关于王柳云,是清洁工画家,也是作家
创始人
2025-08-01 01:00:50
0

2025年5月,在北京作协新会员的见面会上,我见到了王柳云。相比于在网上爆火时期,她的形象有一些变化,头发长长了,不再是马尾加板寸的“艺术家发型”,眼神也柔和很多。我扭头跟她打了声招呼,她很快就和我热络起来。她讲普通话带有明显的湖南口音,但说话时总是铿锵有力、神采飞扬,甚至不惜带上动作,有时简直可以称得上手舞足蹈,极具感染力,我常听得入迷,就随她漫无边际地说。我听她聊画画,聊读书,聊写作,聊家庭,聊在北京的生活,聊成长经历,聊她的孤独和不屈。从这些故事里,我看见了一个丰富有趣的灵魂。

2021年,GQ的一篇报道《一个农妇,与她的美术课》,让王柳云开始走进大众视野。2022年,她一边在北京的大厦里做保洁一边画画的视频走红网络,“清洁工画家王柳云”火了。“像是在废墟里极力绽放的一朵奇特的花”,这是我对王柳云的初印象,一个忽然在网络上爆火的充满传奇色彩的王柳云。

后来,听说王柳云有一本书交到了我们出版社,王柳云来过社里几次,我多次看到过她匆忙的身影,大踏步走来又离开。那个时候,我才知道,在“清洁工画家”这个标签之外,王柳云还在写作,她写诗歌、散文,也写小说。

尘埃的重量

扫帚尖挑起一粒尘埃,

它轻得没有名字,

却在阳光下显出山的形状。

我日日俯身与它们对话,

看它们堆积、飘散、沉入泥土——

原来最卑微的,

才压得住生活的秤砣。

当风试图卷走一切,

只有贴着地面的尘埃知道:

轻,是另一种重。

重到铁锈爬满脊梁,

重到脚印陷进水泥,

重到一声叹息,

就能把整个黄昏砸进泥土里。

这是王柳云写于2021年的一首诗,质朴、有力,是来自日常生活的切身感悟。王柳云很在意写作者这个身份,当得知自己如愿加入北京作协的时候,她向我描述时依然难掩激动。目前,她已经出版四部作品,非虚构作品《青芥人生》《月光不迷路》《走过一片海》,以及新近出版的小说《风吹起了月光》。

面对写作,她有时表现得自信勇猛,她悄悄告诉我她的心里还有很多故事,可以酣畅淋漓地写两个长篇,一天写一万字不在话下。有时又显得羞涩谦逊,她说写作之路才刚刚开始,她没有接受过系统训练,要抓住一切机会学习。

在培训班上,她是为数不多的几乎没请过一次假的学员,每节课都认真地听讲、做笔记,课后再兴致勃勃地和我们讨论。我记得培训第一天是作家李洱来讲“小说中的成长”,以海明威的短篇小说《杀人者》为文本范例,讲述小说中人物的成长。课后,王柳云感慨以前也读过这个小说,但囫囵吞枣一样,觉不出什么,听完李洱老师的分析,才知道小说原来还可以这样读、这样写,“把我困惑的一些东西点通了”。这堂课给她的启发还包括,她开始想要写有深度的文学作品,“以前二十几天写完一本书,以后不能这样了,还是要写有深度的文学作品”。看来,作家王柳云开始以更高标准来要求自己了。

王柳云

随着和她更多的接触,我越来越发现,王柳云就是一座宝藏,她开始写作绝不是因为一时的心血来潮,我甚至感觉她为此做了一生的准备。在随走随聊中,她提到过《红楼梦》《诗经》《史记》《简·爱》等书籍,我才惊异发现,王柳云竟然读过这么多的书,然后紧接着就是羞愧,羞愧自己原先多少带有一点潜在的偏见,或是被她的身份标签所“欺骗”。我问怎么读这么多书?她讲起小时候,哥哥常从学校里带来一些杂志,她还跑去大姐家找书看,后来长大了去县城图书馆借书,高中辍学后四处打工谋生,没那么多钱买书,但也常常抽时间去书店蹭书看,“就沿着书架一本一本地读,拿来便读,像牛囫囵啃草一样”。

王柳云最喜欢《红楼梦》,读过不下五遍,光细致研究性地读就读过三遍。外国文学作品中,她尤其喜欢俄罗斯文学,比如高尔基《我的大学》、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等,这些作品对她来说就像生活中苦痛的良药,抚慰她的心灵。“我看了那么多俄罗斯的苦难文学,有时就觉得自己生活中的苦根本不算什么。”

而这样的读书习惯在她生活的村子里并不多见,“在农村,如果你拿一本书看,就会被嘲笑,他们会说你装什么样”,于是她就成了一个别人眼中的“怪人”,一个格格不入的人。也许王柳云生来就是一个特别的人,她的特别在于她从没在贫困中失去自己,她是在泥泞中依然仰望星空的人。可是与周围环境的格格不入,也曾让王柳云一度感到孤独和痛苦。我看到她在一个采访中感叹:“我想,我应该跟李白有一点像,不是吹牛,为什么像呢?自己一辈子活在云端,没有到凡间来,所以这样痛苦。”

人至中途,王柳云终于找到了对抗痛苦的途径:画画和写作。当她开始拿起笔写作时,以往的经历都成为滋养她写作的矿藏。《风吹起了月光》是她出版的第四本书,却是她最初开始动笔写的第一本书。在爆火之前,她就已经开始写作,在工作的间隙,她一有空就跑到楼梯口,或大厦旁幽闭的树下,断断续续写一个长篇,一个关于女孩成长的长篇小说,这个故事一直存在她的手机里。

时间到了2023年,有朋友送她一套余秀华的诗集,她一下就被打动了。她说,她写得真好啊!她也想写出这样的文字,她还好奇余秀华是在哪里出版的书。“她是大才子,我也跟她比一下,我一看书封,‘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马上就掉眼泪了。我就发了个微信给周志轶老师,他说帮我查一下,查好后我就导航,天哪,这么近啊,我就一边掉眼泪一边走过去。”

王柳云向来做事果决,一往直前,当下她就立马去了出版社。接待她的是一位98年的年轻编辑张玄喆,起初王柳云给她看的是微博上发的一段段小短文,玄喆看后被震撼了。可如果将这些零碎片段的文字出版是有难度的,这时一位有经验的编辑正好走进来搭了一嘴说:“我们需要长篇。”王柳云忽然想到一直在写的那个长篇,小心翼翼地说:“我有长篇。”当时说的声音很小,“像蚊子叫一样”,王柳云和我说的时候,羞涩地笑了。

王柳云打开她的手机给我看,这个长篇就像一个个疙瘩蜷缩着拥挤着存在她的手机里,原来她写作是写在微信里,而且当时还不会换行。而这个长篇就是《风吹起了月光》,一个书名很像散文或诗歌的小说,这是王柳云坚持的书名。小说讲述了一个名为陈月华的女童饱含艰辛的成长史,在这里,王柳云向读者展现的是她看到的,一个温暖与残酷并存的乡间世界,一个烟火气浓重的人间。

王柳云/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有时,我会觉得自己从她身上也获取了某种力量,她不惧困难一往直前的勇气,她抓住一切机会学习的信念,她永不服输的一股劲,她在泥泞里还心怀他人的悲悯,潜移默化地感染了我。

因为《风吹起了月光》,我和王柳云的交流变得更多了。前几天,我问她现在的生活状态,她说住在通州宋庄,在附近的一个小区打扫卫生,每天八小时,工资大三千。我去拜访她的时候,走进一个新小区,一个朋友免费给王柳云借住的房子,房间里满是花草绿植,都是王柳云养的,其中最让她满意的是一盆海棠,“这个花太好了,它可以一年开花开到头,不需要什么营养,只要有阳光和空气,它可以野蛮生长”。这种花的生存状态让我不由想起王柳云的成长经历,无论在怎样的环境里,她一直在野蛮生长。

王柳云的活动区域主要在次卧,画板、颜料、书占了大部分空间,靠墙处放着一张窄窄的小床。我问出名这件事有没有影响她的生活,她说肯定有影响,比如这个房子有人免费给她住,比如有很多陌生人来买画,比如她开了个微博已有12万粉丝,比如她写的书能出版……可是出名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她的生活,她还得打工养家糊口。无论如何,相比以前,王柳云的眼睛里有了更多的光,因为在扫地之外,她拥有了更广阔的世界,一个用画里的月光和写作里的星空铺就的浩瀚无垠的宇宙。

王柳云不喜欢别人给她贴标签,她在热度最盛时就说出:我是王柳云!不是什么“清洁工”!据说有一家很有名气的平台想邀请她去做活动,因为需要她身穿清洁工的衣服上台,她立马拒绝,她说不希望别人一看到这个人就只知道她是一个清洁工,后来又有些后悔,“她不会把我删了吧”,当然后来又联系上了,这是后话。该怎么概括王柳云呢?在《青芥人生》的序言里,王柳云写道:“青萝卜、青榨菜,指的都是青芥……它如此平凡,平凡到不被想起,但它又内含辛辣、倔强与坚毅,去病抗逆为家常便饭,由来那么简单且执着生生不息。”在我看来,她就如同青芥一般,平凡、辛辣、倔强、坚毅,且执着生生不息。

我忽然想起同事评价王柳云是一个浓人,一个浓烈的人,热烈、勇猛,永远充满能量,比如现在她对于写作有了为之昂扬奋斗的目标,“我当然希望更广大的众人认识我,认知我的文字,我写书的目的还有渡人渡己之意愿。当然啦,渴望广大人们的喜爱能让我获得大奖”。王柳云大笑。

最近她刚买了《我的阿勒泰》,她告诉我正在读,很受启发,她忽然也想这么写北京。一个写作的王柳云如何被看见、被喜爱?我知道她正为这个而生生不息地努力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日... 120多年前的甲午战争,是中日两国近代国家地位和双边关系的转折点。此前,日本做为中华帝国的文化附庸,...
原创 古...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 古代两军征战是不可避免的,...
原创 唐... 李渊,字叔德,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县)人,为唐王朝开国皇帝,是西魏太尉李虎之孙,北周御史大夫、安州总...
原创 最...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近代以来,因为科技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那是极大的推动了世界的进步和发展的,人...
原创 精... 精品清朝历史小说《大清话事人》,诡道流仙侠新书《诡道神话》,番茄嫌疑复仇文《怒海镇渊》,精品都市文娱...
原创 上... 什么地方才能不长草呢?就算在沙漠之中,也阻止不了草的生长。可在千年前秦始皇修建了这样一条路,即便是过...
原创 新... 1942年前后,侵华日军不但在军事上对抗日根据地实行疯狂“扫荡”,还从经济上实施严密的封锁,企图将根...
原创 他... 一提到晚清政府,无数人都会情不自禁地叹息。但是清朝在列强环伺,积贫积弱的情况下,依旧在左宗棠的领导下...
原创 黑... 黑人有自身的种族天赋,他们身材比例好,运动天赋高,并且身体强壮,体力好。 可即使他们天赋异禀,也难逃...
原创 清...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面,人口数量都是衡量一个王朝兴衰与否的标准,人口急剧增长的时候,王朝就处于鼎盛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