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新探·夏游西藏|皮央石窟:藏在土林里的艺术宝藏
创始人
2025-07-29 19:30:54
0

沿着219国道,一路向西,当车开到西藏阿里地区扎达县东嘎村皮央组时,眼前的地貌已悄然换了人间,原本苍茫的旷野被层层叠叠的土林接替。

循着蜿蜒石阶攀上山顶,一旁岩壁密布蜂巢般的洞窟,映入眼帘的是古老的艺术宝藏——皮央石窟遗址。

俯瞰皮央石窟群(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丁增尼达 摄

推开木门,踏入山顶的一处洞窟,光线幽暗。待瞳孔慢慢适应,四周轮廓渐次清晰,参观者才猛然意识到,自己早已置身于一片璀璨夺目的艺术星河之中。

这方洞窟不大,不过十二三平方米,却像被时光悄悄封存的宝匣——石壁之上,壁画如流水般铺陈开来:人物衣袂翩跹,奇巧的纹样蜿蜒流转,狮子的雄健、孔雀的斑斓、大象的憨拙皆跃然壁间。

皮央石窟壁画局部。

“这些壁画,是1000多年前画上去的。”77岁的东嘎村村民仁增旺扎拄着拐杖,向游客耐心讲解。尽管已从文保员的岗位上退休,但20多年来守护石窟的习惯早已刻进了生活。他的身影仍不时出现在石窟间,像往常一样,讲述这些千年壁画背后的故事。

“你们看,这些壁画颜色多鲜亮,千年不褪色!因为用的全是矿石做的颜料。”据仁增旺扎介绍,皮央石窟分布于前山与后山,石窟数量接近千座,其中5座内绘有壁画。有研究表明,这里出土的铠甲片、战刀等文物,与古格遗址中的同类器物高度相似,皮央石窟在千年前或曾是古格王国的一处重要方城。

仁增旺扎在石窟内检查是否有渗水、坍塌等风险。新华社记者 丁增尼达 摄

古格王国在西藏经济与文化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其遗址所在地扎达县,曾是古代西藏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埠之一,商旅云集,文化荟萃。

据土林-古格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主任格桑仁增介绍,皮央石窟壁画便诞生于这样的历史土壤之中。石窟壁画绘画技法娴熟,风格浪漫奔放,无论是人物形象的神采飞扬,还是动物纹饰的灵动生趣,都映射出多元文化的交汇与融合,缔造出一种兼容并蓄、独具一格的视觉语言。

2013年经国务院核定,皮央石窟与相距2公里的东嘎扎西曲林寺遗址一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皮央和东嘎石窟遗址。

“这里的每一幅壁画都在讲故事。”来自成都的游客黄敬听感叹道。趁着暑期假期,她带着孩子,一家三口踏上了阿里的文化探索之旅。

仁增旺扎和游客进行交流。新华社记者 丁增尼达 摄

如今,随着阿里地区文旅产业发展提速,“藏在深山人未识”的孤独遗址——皮央石窟,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札达县正以皮央和东嘎石窟打造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为目标,持续推进文旅资源整合,努力打造这一独具特色的石窟群。景区配套设施也在不断完善,步道、标识牌逐步增设,入口区域新建了停车场,开设了藏式茶馆、便利店和文创商店,为游客提供更便捷、丰富的游览体验。

东嘎村皮央组,坐落于皮央石窟脚下,与千年石窟遗址为邻。新华社记者 丁增尼达 摄

“我们打算在当地民宿留宿一晚,体验更完整的藏西文化之旅。”黄敬听说。

在苍茫的土林之间,皮央石窟悄然迎来新的目光与脚步。当历史与现实在这里相遇,一段段文明的故事,正在重新被发现与讲述。

策划:王黎、李欢

记者:潘一景、黄智琪、丁增尼达

视频:黄智琪

海报设计/动图制作:潘一景

新华社国内部、新华社西藏分社联合制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来凤:“订单式”培训进茶园 精... 为推动乡村茶产业发展,提升茶农制茶技能。连日来,恩施州来凤县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组织了一批资深制茶...
原创 大... 上一次我们说到阿里不哥和忽必烈争夺汗位并非因为汉化问题,其本质是权力之争,这一说法受到网友们的一致认...
原创 隋... 隋唐战斗力爆表的五大好汉,秦叔宝第五,第一碾压李元霸 隋唐时期,可谓是武将如云,天底下各路英雄际会,...
出土于秦始皇兵马俑坑的神秘兵器... 全文共4229字 | 阅读需9分钟 “铍”被认识的历史 古人对于“铍”字的训诂意见,传统上以东汉许...
原创 专... 雅利安在经典波斯古经《阿维斯陀》中,是国王费里顿的小儿子。费里顿在暮年三分帝国,雅利安执掌中南部,演...
原创 奕... 提起北宋武将世家,呼、杨、高、郑为人耳熟能详,然而正史记载中,真实的武将世家为:曹、高、杨、种、折五...
原创 北... 傅作义早在涿州之战爆发的前一年,就曾率晋军第八团困守晋北孤城天镇达3个月之久,由此就可以看出傅作义在...
拓展博物馆的“文化半径”(人民... 龙国贻 历史文化的滋养,不仅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历史回眸之中,也在可感、可知、可参与的日常生活之中...
原创 日... 日本,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和重要的国际角色,却在军事力量的展现上显得尤为特殊——它没有传统意义上的“...
原创 揭... 李渊六叔李祎,他的史料很少,只知道在隋朝时为上仪同三司,没等到李渊建国就去世了,被追封郇王爵位。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