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州:夏日一荷倾城 苏州夏日阳澄湖 苏州夏日
创始人
2025-07-29 11:30:30
0

清晨的白塔西路,青石板路还带着夜露的微凉,荷叶的清香已顺着巷口蔓延开来。75岁的陈如珍将最后一束荷花递给穿汉服的姑娘,竹筐里的莲蓬沾着水珠,像一串碧绿的小铃铛。“15块六朵,送俩莲蓬!”她的吆喝声混着游客的快门声,在粉白相间的荷花丛中荡开。这个始于农特产品临时疏导点的市集,如今成了苏州夏日最动人的风景——从太湖东山的荷塘到古城的街巷,从阿婆的竹筐到游客的镜头,一朵荷花串联起的,不仅是古城的烟火与诗意,更是一条看得见、摸得着的增收链。


卖花阿姨正在捆绑的荷花花束 图片来源/苏州新闻

亭亭立影 一荷阅尽姑苏秋夏

凌晨三点的太湖西山岛,淡青色雾气浮在如镜的水面上,周阿姨的胶鞋踩进荷塘,惊飞几只白鹭。她伸手掐断一枝含苞的荷花,荷叶上的露珠顺着指尖滑进袖口,凉意轻触肌肤。“得趁太阳没出来摘,花骨朵才精神。”她将荷花插进盛水的竹篮,层层裹上湿毛巾,如同呵护睡醒的娃娃——这水灵灵的荷,花可赏,叶可茶,莲藕入菜,莲子清心,一身皆是馈赠。这样的清晨,在东山、西山的荷叶碧浪间从不缺席。陈如珍指甲缝嵌着荷塘泥色,清点竹筐时向游人低语:“这花苞泡茶清香解暑,莲芯虽苦祛火最好——老祖宗的智慧都在荷塘里了。”她轻抚待放的花苞,眼角的皱纹里漾着千年传承的笃定。

这笃定源自时光长河的浸润。苏州植荷史可溯至唐代,白居易任刺史时泛舟城河,留下“绕郭荷花三十里”的诗行,将田田荷叶融入姑苏肌理。宋代《吴郡志》记载的“莲荡”,如今仍在阳澄湖西岸延展为万亩荷塘。至明清鼎盛时,护城河上形成“荷花浜”市集,采莲船满载晨曦从娄门鱼贯而入,带着露珠的荷花与市井叫卖声相和,在橹声灯影里绘就“水港小桥多,人家尽枕荷”的姑苏长卷。

当陈如珍们的竹篮在三小时后晃进白塔西路时,她们摊开的不仅是带着太湖潮气的荷瓣,更铺展了一卷流动的《姑苏繁华图》。青石板路上,阿婆布满泥痕的手将花茎折成玫瑰的刹那,千年水韵与当下烟火在荷香中完成接续——这朵穿越时光的花,始终在古城血脉里亭亭而立。


清晨刚刚入市的荷花 图片来源/苏州新闻

一叶轻舟 载满水巷晨昏温情

竹篮在三小时的颠簸中晃出细碎水声。当晨光漫过白塔西路的青石板,八十余个荷摊次第绽放:荷叶铺作翡翠桌布,荷花在矿泉水瓶里亭亭玉立,莲蓬串成碧玉风铃。穿旗袍的女士与金发游客在花影间流连,卖花阿婆忽从布袋里抽出剪刀,三两下将荷花翻折成玫瑰,引得孩童雀跃——姑苏人的巧思在荷瓣间流转。

这满街芳菲背后,藏着城市治理的温情注脚。2020年姑苏区设立农产疏导点,原为枇杷杨梅遮风挡雨,未料荷花成了主角。“起初天天巡逻防占道。”城管队员小李回忆,“后来发现阿婆们收摊时,连片荷叶都舍不得落下。”

如今“执法袖标”已换成“服务红马甲”。队员们帮搬竹筐、洒水降温,上周还用铁丝替阿婆修补裂开的篮子。“现在巡逻像走亲戚。”小李指着正教游客拍荷花的阿婆笑道,“听她们讲今早荷塘飞来了白鹭。”无锡游客陶女士轻转腕间莲蓬吊坠,与刚买的鲜莲蓬碰出清响。“高铁出站就撞见荷香。”她展示手机里收获百赞的九宫格,“别的市集卖喧闹,这儿卖的是苏州夏天的魂。”阿婆指尖的塘泥、游客发梢的荷香、城管马甲上的汗渍,在千年古城里酿成比露珠更晶莹的温情——当第一缕秋风掠过太湖,这些细碎光点便会沉入护城河底,待来年盛夏再化作新的花苞。


百米花市实景图 图片来源/苏州新闻

田田荷韵 香沁水巷富盈袖

陈如珍的钱袋子越来越鼓了。这个在东山新潦村种了一辈子荷花的老人,过去总把荷花当“添头”——卖莲蓬时顺手送几朵,“花不值钱,没人特意买。"如今她的竹筐里,荷花成了主角,莲蓬反倒成了“赠品”。“15块六朵,一个夏天多挣一两万呢。"她数钱时,指关节因为常年泡在荷塘里有些变形,却把钞票捻得整整齐齐。

荷花的香气,还飘进了古城的商铺橱窗。平江路”花无缺”花店的蒋文雅正往发簪上粘花瓣,蚕丝做的荷花瓣薄如蝉翼,沾着细碎的金粉,在阳光下像刚从枝头摘下来。"这三款发簪,每天能卖20多对。她指着墙上的照片,穿汉服的姑娘们戴着荷花发簪站在市集里,背景正是陈如珍的摊位,“游客买了花,再配个发簪,拍照更出片。"

位于相城区的“荷塘月色”湿地公园,是全国最大的荷花观赏基地之一。这里种植着405种荷花,形成“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壮美景观。景区巧妙利用历史文脉,将春秋时期春申君黄歇种藕、范蠡养鱼的传说融入景观设计,让游客在泛舟采莲时触摸到2500年的水乡记忆。文旅融合的创新举措更让这里人气爆棚。景区推出“点饮料送门票”的跨界营销模式,不仅带动景区日均接待量超10000人次,更让周边农家乐、民宿收入增长30%以上。

荷花的经济价值远不止于观赏。在平江路沿线,餐饮店将荷花入菜,推出“荷花宴”套餐;拙政园片区的茶馆、书店把荷花元素融入文创,从荷叶书签到手绘团扇,形成独特的“荷文化”消费链。更深远的是,荷花激活了城市空间的“化学反应”——游客手持荷花漫步平江路打卡,带动沿线消费;摄影师驻点拍摄“人面荷花”主题照,衍生出摄影服务新业态。“荷花经济”不仅体现在产业链延伸,更在于其对城乡发展的全面赋能。相城区沈周村以“太空莲”为媒,规划409亩的沈周园田园综合体,将荷花种植与沈周文化、科普教育结合,预计带动就业超200人。

“荷花经济”正在全城扩散。昆山亭林路、重元寺等地纷纷复制“荷花市集”模式,将赏花、采摘、手作体验串联成线,形成“荷花生日”“姑苏早点来”等文化IP。苏州大学传媒学院教授曾庆江指出:“荷花经济不仅是产业创新,更是文化认同的具象表达。当游客把荷花带回家,也就把苏州的诗意生活带向了远方。”从田头到全城,苏州的荷花折射出的不仅是江南的诗意,更是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希望之光。

夜幕降临,护城河上的荷花船亮起星星点点的灯笼。年轻的汉服爱好者们乘画舫穿行其间,衣袂与荷叶共舞。这朵从《诗经》里开出来的荷花,正以新的姿态续写着”江南可采莲”的千年传奇。荷花不仅是苏州的夏日限定浪漫,更成为激活文旅经济的”金色花瓣”。

文/焦萍

资料来源:人民网、新华日报、苏州新闻、央视新闻、苏州发布、苏州文旅、吴中发布、苏州日报、现代快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浅... 所谓度牒,是国家给依法有资格得到公度,而作为僧道出家的僧侣发放的凭证,用以证实其僧侣的资格,通常其上...
原创 为... 王莽,历史上有名的“大人物”,于公元前45年12月出生,又于公元23年离开人间。字巨君,家世显赫,后...
原创 一... 教科书上是这么描述墨西哥的:“国土面积接近两百万平方公里,是世界面积第十四大的国家,总人口已经超过1...
原创 八... 黑云寨的匪首谢宝庆抢了晋绥军的辎重队,358团楚云飞大叫“我看他是活得不耐烦了”,为此要调兵荡平谢宝...
老照片 1963年乌克兰克里米... 1963年,乌克兰克里米亚塞瓦斯托波尔市,街头的一组雕像,为首的正是苏联的创立者列宁。 塞瓦斯托波...
原创 汉... 上一期我们说到,有豪情、有胆量、有魄力的沛县小民刘邦押送服徭役的民夫到咸阳,见识到秦始皇的车驾出行时...
原创 在... 前言: 这个问题其实不难理解,且听鲜花为您一一道来,在汉末三国时期的蜀国,朝廷将军的等级是为重号将军...
原创 七... 嗨!大家好!我是虫子天下!只谈小说,不谈历史! 可能有人会说,七擒孟获的故事,与魏延后来叛蜀的故事,...
原创 谋... 中国古代关于“上中下”三策的记载,最早见于被誉为中国第一兵书的《孙子兵法》,“谋攻篇”有云:“故上兵...
3人盗挖南宋时期古墓被判刑 2023年11月,杨某、童某、李某三人在江西贵溪市某山场平整林地时,铲到了一处古墓葬的石头盖板,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