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我们说到,有豪情、有胆量、有魄力的沛县小民刘邦押送服徭役的民夫到咸阳,见识到秦始皇的车驾出行时的盛大场面之后,喜欢上了押送民夫这项工作,此后的很多年,刘邦多次往返沛县和咸阳之间,乐在其中,乐此不疲。直到有一次,他接到了一个与往常不同的押送任务,那么这次任务是什么呢?
这一次,刘邦要押送的民夫并不是普通的农家子弟,而是一些危险分子,说白了,就是一些有刑罚在身,身背重案,光脚不怕穿鞋的罪犯。
而且,此次押送的目的地并不是刘邦熟悉的咸阳城外的阿房宫,而是需要修皇陵的骊山。
这就意味着刘邦要跳出之前自己熟悉的舒适区,前往一个他自己都不知道的陌生的地域。
更糟糕的是,一代雄主秦始皇此时正处于病死沙丘的前夕,大秦帝国表面上还维持着平静,实际上早已人心思变,暗流涌动,危如累卵。
就好比一艘大船行驶在遍布暗礁的水域,随时都可能翻船。
图片来自网络:骊山风光
这时候,作为好友兼同事的萧何对刘邦暗暗感到担心,因为这次去咸阳执行任务可能会有危险。
而刘邦本人明显也感觉到此次气氛与往常不同,但是挡不住多年来刘邦自告奋勇地往返咸阳,积累了良好的口碑,大家又都拥护他,所以刘邦也不好推辞,只能硬扛着接下了任务。
果然,刘邦押送着服徭役的人,出发没多久,就有人开始逃跑,队伍走到沛县丰邑西边的大湖“丰西泽”时,刘邦押送的徭役已经跑了一大半。
而“丰西泽”的位置仍属沛县境内,离目的地还早着呢,可是逃跑的人也没有办法追回来啊。
看到这个情况,心大如刘邦这样的人,心里也开始犯嘀咕,要是按这个速度,不要说到骊山了,再走几步路这些犯人就都跑光了。
图片来自网络:江苏徐州沛县汉高祖刘邦原庙
而依照严苛的秦律,刘邦自己也难逃一死。
既然注定是一死,与其到骊山去送死,还不如顺水推舟把大家都放了,干脆自己也逃吧,说不定还能捡回一条命。
就这样,刘邦在“丰西泽”就把剩下的,还没跑路的徭役们都给全放了,准备开始他的亡命天涯之旅。
而这些徭役大都是江湖人士,大家看到刘邦这么讲义气,心里也很感动,一些人当场就表示要跟着大哥刘邦干事业。
于是,刘邦带着这十几个强悍的江湖人,开始了他的流亡生涯。
说是流亡,其实就是落草为寇,而这落草的地点便是芒砀山。
实际上芒砀山是两座山,包括芒山、砀山两山,在现在安徽省砀山县的东南部,芒山在北,砀山在南,两山之间的距离也就八里而已。
芒砀两山算是江苏北部丘陵的一部分,海拔并不高,山间古树繁多,密林茂盛,杂草丛生,地势蜿蜒起伏,确实是一个辗转栖身,占山为王,藏匿躲避的好地方。
很快,刘邦放了徭役的消息便传到了家乡,这让妻子吕雉担惊受怕极了。于是,坐不住的吕雉把年幼的女儿、儿子交给二老,踏上了前往芒砀山寻夫的行程。
围绕着刘邦头上有很多神奇的传说,其中最出名的一个便是,刘邦的头上始终会出现五色祥云。
虽然这个传说可信度不高,但反正妻子吕雉是信了。
由于吕雉经常往来于沛县与芒山、砀山之间,渐渐地刘邦的家人也就都知道了刘邦其实就在西南方的芒山、砀山上。
图片来自网络:芒砀山风光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
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就在草寇刘邦带着一帮人在山上浪迹的时候,芒砀山外的世界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大秦帝国的创立者秦始皇在第七次东巡的路上病死于沙丘。而继承皇位的秦二世胡亥胡作非为,为非作歹,倒行逆施,继续高压统治。
大秦帝国各地人心惶惶,怨声不断,民不安枕。终于,席卷天下的大泽乡起义爆发了。
起义军席卷各地,杀官员,据城池。当时每天都会传来官员被杀的消息,而当时的沛县县令是个老滑头,看到这么多同仁被杀,未免兔死狐悲,日夜苦思,既害怕自己会被起义的农民军杀掉,又害怕会遭到秦朝政府的清算,毕竟自己作为大秦帝国的公务员,有职责维护社会稳定啊。
但是当时的社会形势风起云涌,他作为一个小小的县令显然也无能为力啊。
思来想去,沛县县令终于决定“随大流”,干脆跟着造反的农民一起,反了得了。
于是,沛县县令把萧何和监狱官曹参找来商量。而萧何一听,觉得直接造反这事风险太大,因为以秦朝官员的身份造反的话,即便你敢做啊,不见得别人敢相信你啊。
于是,萧何又给县令出了一个主意,与其自己造反,还不如把流亡在外面的沛县人都召集起来,利用他们的力量号令百姓,县令您就坐在幕后操控大局好了!
而沛县县令一听,觉得这个主意甚好,不仅可以壮大自己的力量,万一造反不成,自己即便无法三下五除二推了个干净,起码还有转圜的余地,简直是一箭双雕的好计策啊!
图片来自网络:函谷关
于是,沛县县令就问,“沛县有哪些逃亡出去的人呢?”萧何此时就向县令推荐了刘邦。
而此前,刘邦“亡,匿,隐”的消息已不是什么公开的秘密。《史记·高祖本纪》记载,“高祖即自疑,亡匿,隐於芒、砀山泽岩石之间”。意思是刘邦这时候躲在芒、砀山的密林高山深处。
县令对此也心知肚明,所以立刻派人找到吕雉的妹夫樊哙,让他通知刘邦赶紧回来。
而在芒砀山的刘邦听到县令召唤自己回去,苦熬多时的他顿时有一种“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感觉,内心欢喜,激动,毕竟外逃多年了,终于可以回家见见老婆孩子了。
但是,这时县令却打起了退堂鼓,心想,刘邦回来后自己控制不住,到时候爬到自己头上来怎么办?
虽然秦王朝现在焦头烂额,但军事力量还是很强大的,毕竟帝国30万北部军团还毫发无损地立在那里呢,万一陈胜、吴广起义失败,那么造反的人可就没好果子吃了。
图片来自网络:秦始皇陵内部想象图
本来就想着两头下注的县令,经过反复思量后,听到刘邦一行人即将回沛县的消息,突然下了一道命令,“关闭城门,禁止刘邦党徒进入县城,倘若有人内应,格杀勿论!”
这个突如其来的命令,顿时让萧何和曹参目瞪口呆。
不是才刚说好要造反吗?怎么事到临头反倒改变了主意,这简直就是翻脸比翻书还快啊!
而当时萧何的身份是主管人事、总务的“主吏”,曹参的身份是辅助主管狱讼的“狱掾”,都是县里有头有脸的人物。两个人都是聪明人,私下一合计,现在自己帮着县里造反,回过头来即便县令可以逃过一死,自己肯定吃不了,兜着走啊!
于是,两人二话不说,不打招呼,摸黑逃跑,径直就投奔刘邦去了。
本来思乡情切,心情极好,归心似箭的刘邦听到县令反悔的消息,脑子顿时炸了,明明说好一起干大事,到头来却被摆了一道,于是刘邦奋笔疾书写了一封信,用箭射到沛县城墙上。
但是这封信不是写给县令的,而是写给沛县百姓的,这封信对天下形势分析得头头是道,简直堪称经典倡议信啊!
图片来自网络:骊山风光
信里说,天下百姓受秦的苦已经好久了,现在沛县百姓为沛县县令守城,而天下的形势却是“诸侯并起”,起义的人马已经遍地开花,早晚会杀到沛县来的。如今大家唯一的出路只有我们团结一心,杀了县令,推选一个可信之人,响应天下诸侯号召,这样才可能保全一家老小啊。
否则,就只能洗干净脖子,等着被杀了。
而此时,沛县老百姓正愁没出路,没活路,大家都很焦虑,害怕,恐慌,毕竟是个人都想活着,活着才有希望啊,所以看到刘邦的信后,沛县老百姓积极响应,一齐动手,杀县令,开城门,接刘邦。
没等刘邦进了城之后,大伙都赶紧劝刘邦担任沛县的起义领袖,刘邦虽然心里还是很想当这个领袖的,内心不由一阵暗爽,但表面上还是得克制一下,推辞一下,礼让一下。
这就是古代“三让王位”的套路,明明很想要,就是要先让一下,刘邦这个时候就显示出了他当皇帝的天赋啊。
但最终,刘邦还是推辞不过大家的一再坚持,最后便愉快地、勉为其难地顺从了民意,被推举为“沛公”。
于是“沛公”刘邦,在县里挑选三千子弟,正式开始了反秦起义,从此正式踏上了秦末农民战争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舞台。这一年,刘邦四十八岁。
其实细数下来,刘邦与秦始皇算是同一个时代的同龄人,刘邦只比秦始皇小三岁。
只不过,跟秦始皇相比,刘邦的命差了一些,投胎水平差了一些,拿到的牌差了一些。
而虽然刘邦年轻时活成了一个混混,但是他的理想也不是做一个混混,而是做一个,游侠。
图片来自网络:秦始皇陵
刘邦也有自己的偶像,那就是战国四大公子之一的魏国信陵君。信陵君魏无忌,好贤养士、窃符救赵、广交豪杰的事迹享誉列国,即便是死后,信陵君的传奇故事广布于天下民间,成为很多江湖子弟的偶像,这其中自然也包括刘邦。
因此,刘邦在乡里也聚集了一帮浪荡少年,俨然以大哥门主自居,模仿的就是信陵君一般的游侠的风范。
而信陵君去世以后,继承他江湖大哥地位的,是一个叫张耳的人。张耳曾经是魏国信陵君的座上宾,后来他在外黄这个地方娶了一个富婆,也像信陵君一样,仗义疏财,广收门客,广交豪杰,门下游侠之士云集。一时间,外黄这个地方,也就是现在河南民权县西北,成了当时的游侠聚集之地。
刘邦听说张耳的事情以后,梦寐以求,慕名心动,心驰神往,决心前往外黄投奔。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刘邦去了外黄没几个月,他的游侠梦便破灭了。
这是因为秦始皇统一了六国,秦帝国的高压统治之下,已经没有游侠的生存空间了。
无奈之下,刘邦只能选择回家,就这样,刘邦的游侠梦就这样被秦始皇给生生浇灭了。
但风水轮流转,秦始皇唯我独尊,英明神武,杀伐决断,开创了偌大基业,但无奈死得太突然,在沙丘落得个尸体与咸鱼为伴的下场。
不仅如此,秦始皇还没能选好接班人,留下一个极不靠谱、只会作妖,不会做事的秦二世,很快,就把这个国家折腾得烽烟四起。
图片来自网络:秦始皇陵兵马俑
而率先起兵反秦的就是“有鸿鹄之志”,打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口号的陈胜。
公元前209年,陈胜和他的小弟吴广在大泽乡起义,起义军摧枯拉朽,势如破竹,节节胜利,不到一个月连克铚县、酂县、苦县、柘县、谯县等五县,很快把起义的火种播种到了陈胜自己的家乡河南。
在家乡河南,陈胜的起义军先攻下了战略要地陈县,也就是现在的今河南淮阳。陈胜在打下陈县后,就定都陈县,国号为“张楚”,“张楚”就是张大楚国的意思。
但是虽然打着的旗号,陈胜的起义军并不以恢复楚国故土为目的,而是要推翻推行暴政的秦王朝,解救天下的穷苦百姓。
而陈胜的这个旗号一打开,各地纷纷以“张楚”军名义响应,起事,杀死当地的官吏,以此响应陈胜的号召,各地起义军遍地开花,星火燎原,形势简直一片大好啊!
图片来自网络:《史记-陈涉世家》原文
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信心爆棚的陈胜也准备一鼓作气灭了秦朝。
于是陈胜任命吴广为假王,假王就是代理的王,因为张楚政权只能由一个王,那便是陈胜王。吴广就成了仅次于陈胜的二号人物。
那么假王吴广,率领起义军主力,兵势浩大,浩浩荡荡,向西攻打荥阳,取道函谷关,直捣秦都咸阳。
同时陈胜命令宋留领兵打南阳,入武关,准备迂回攻取关中。
紧接着陈胜又任命武臣、邓宗、周市、召平等为将军,分别北渡黄河,进攻原来赵国的地区;向南攻取九江郡,深入淮南地区;进攻广陵、魏国旧地,攻取长江下游、黄河以南的大梁等地区,简直是上下联动,四面出击,天下一盘棋啊!
但让陈胜没料到的是,此时起义军的进展受到了严重的挫折,那便是吴广久攻荥阳不下,大军西进受阻。
图片来自网络:武关秦楚分界墙遗址
陈胜十分着急,决定另外派周文为将军,率兵西征,利用吴广大军牵制秦军主力的条件,绕过荥阳,直取函谷关。
周文也没有辜负陈胜的期望,这年九月,周文率领十万起义军势如破竹,攻破了天险函谷关,一路打到戏水,也就是现在的陕西临潼,准备把秦朝的大本营来一个“一锅端”。
可就在这个时候,又一个意外出现了,原来手足无措的大秦帝国突然跳出了一个超级名将,挡在起义军西进的路上,那么,这个超级名将是谁呢?他又是怎么阻挡起义军的呢?
我们下一期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