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骊山印社开展公益篆刻培训活动 弘扬传统文化 助力艺术普及
创始人
2025-07-24 17:01:02
0

阳光讯(记者 赵生杰 通讯员 杜浩明 梁柳)青砖黛瓦的农家小院里,金石相击之声清脆悦耳。7月23日,来自省内外的20余名学员相聚在秦岭脚下,开启一场穿越时空的金石之约。这是陕西骊山印社在西安市鄠邑区李家岩村骊山印社培训中心开展的公益篆刻培训,邀请了篆刻名家授课,助力学员深耕篆刻艺术,提升创作水平。

据了解,此次培训为期一周,由陕西骊山印社名誉社长董扬、社长郑朝阳等多位兼具深厚艺术造诣与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共同参与教学。老师们结合自身多年的创作与教学心得,为学员提供专业、细致的指导,从篆刻的基础技法到创作要点,进行全方位的讲解与示范,不断提升参训人员的篆刻技艺和创新能力,让学员们真正体悟到“方寸之间,气象万千”的篆刻意趣,全面提升艺术素养和独立创作能力。

“在这次活动中,我学到了很多刀法、笔法、技法等篆刻的技巧。和前辈老师进行学习,这次篆刻活动对我意义非常大。”学员谢宗颐说。

此次培训,既是骊山印社传承篆刻艺术、履行文化责任的具体体现,为篆刻书法爱好者搭建了学习交流的平台,也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了新活力,让传统文化绽放光彩,对推动篆刻艺术的普及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我们这次的活动主要是为了提高篆刻能力,弘扬传统文化,争取在这个阶段取得好成绩,坚持把篆刻做好。每年都将举办此活动,希望大家踊跃参加。”骊山印社副秘书长黄兴华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汉朝飞将军李广,怎么成了这些胡... 全文共3058字 | 阅读需7分钟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说的是西汉飞将军李广。李广...
首次向公众开放明十三陵永陵、思... 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明十三陵,是明朝13位皇帝的陵寝所在地。日前,明十三陵永陵、思陵首次开放公众预约参...
原创 元... 前言 一个横跨欧亚的庞大帝国,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就分崩离析。这就是元朝的命运。从1271年建立到...
朱襄氏:炎帝的别名,又被称为“... 朱襄氏是燧人氏风姓后裔的一个重要支脉,也是大伏羲氏的一个较大的部落,其活动区域主要分布在今河南南阳市...
原创 阿... 阿里是阿拉伯帝国的第五位哈里发,也是最后一位正统哈里发。在他之前,阿拉伯帝国哈里发的产生方式为贵族协...
原创 董... 文 / 子玉 人的认知、能力和行为应该随着地位的上升而不断提高,如果停止更新,那么,突然涌来的名利对...
原创 美... 你知道美国现在有多少中国人吗?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移民美国的中国人远比想象中要多得多。 数...
原创 按... 副标题:一场辛酉政变,彻底将中国近代史推向引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本文中所有的图片均来源于互联网,倘若...
始建于明代的大慧寺将于近期启动... 新京报讯(记者吴为)12月13日,海淀区北下关街道举办大慧寺文化遗产焕活研讨会,记者从海淀区获悉,大...
原创 如...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因为提问者将必然性和偶然性浑为了一坛,认为如果这个词可以对一个君王任意使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