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赵力文 通讯员 荀丹阳 视频/韩沛芸
“药香入翰墨,诗笔写春秋。”7 月 21 日,一场意义非凡的新书发布会在三门峡市的颐享中医堂盛大举行,主角正是张选民精心创作的《国药千图鉴》。这部饱含耄耋药人智慧结晶的书籍,以独特的诗歌形式为读者徐徐展开一副中药材宝库的生动画卷。
71 岁的张选民,来自卢氏县五里川镇。在长期从事农业农村工作的岁月里,他对中医药文化的热爱从未消减。工作之余,他热衷于寻觅草药、品鉴研究,并以文字歌颂。退休后,张选民更是全身心投入到中草药研究与文学创作之中。
这位在山区扎根近四十年的老干部感慨道:“从乡镇干部到本草诗人,这无疑是一段奇妙的转型历程。”
历经十载的精心打磨,张选民终于完成了这部堪称 “中药诗歌” 的鸿篇巨制《国药千图鉴》。全书分上下两部,由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近四十万字,收录了 1396 种草药。它以诗歌搭配精美配图的形式,生动阐述中药材的特性、形态及主治功用等知识。此外,张选民还收集并改编了濒临失传的剧本《药性巧合记》,将药物拟人化,通过念白、对话与唱词,把药性原理以脸谱化的方式进行定格与升华。
发布会上,张选民翻开书页,深情分享写作感悟:“写连翘时,它旺盛倔强的姿态跃然眼前,于是便有了‘满山林间到处有,三月黄花迎春忙’;采药时不幸被蛇咬,有感而发写下千里香‘风湿骨痛破伤风,牙疼蛇咬煎服帮’……”
面对一位农业工作者 “为何将本草写成诗” 的疑问,张选民坦言:“在山林采药时,听到草叶沙沙作响,仿佛草木在倾诉。草药知识晦涩难懂、传承不易,我只是尝试用朗朗上口的诗句,替它们发声。”
中国中医药生命科学院院长刘学双在该书后记中给予高度评价:“用诗歌的形式写,我们国家没有这么大部头的中医药科普诗歌书籍……” 这部《国药千图鉴》,不仅是张选民个人心血的凝聚,更是为中医药文化传承与科普事业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