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三伏天的到来,各地气温直线上升,面对炎热的夏日,众人纷纷减少出行,在家吹空调、吃冷饮,很多网友好奇,现代人对付酷暑,有空调、冰棍,古代尚无高科技,炎炎夏日他们如何度过呢?今天就看看古代书法家的“避暑攻略”,字字给人清凉感。
第一幅:王羲之《今日热甚帖》。王羲之乃是“书圣”,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面对炎热暑期,写出不少名帖,除了此作,还有《大热帖》《毒热帖》等,这幅法帖采用草书,是寄给友人的一封书信,告知他们取消聚会,字迹婉转俊丽、遒和瘦劲,随着篇幅递进,逐渐奔肆,把热燥的感觉,还原纸面。
第二幅:颜真卿《中夏帖》。颜真卿号称“亚圣”,推崇篆籀笔法,与王羲之的“秀逸”对立,字字雄强刚健,适用碑作,恰好夏天,有人请他写碑,热感实在难消,于是他撰写书信,希望清凉之后,再为之书写,字体虽然偏小,但是古朴野逸之风,毫不减弱,极具奇宕、拙质的美感
第三幅:李邕《晴热帖》。李邕早于颜真卿,乃是首开“雄壮”书风的人,董其昌认为“右军如龙,北海如象”,其字比肩王羲之,此作又称《三数日晴帖》或《检校帖》,藏于《淳化阁帖》之中,暑热时期,写给友人的书信,线条瘦硬飞动,如游丝飞空,十分骏健潇洒,严谨中增添灵动
第四幅:蔡襄《暑热帖》。蔡襄位列“宋四家”之一,相比米芾、苏轼等人,他对于古法的临学更深,此帖讲解他的消暑方式,通过引用凉茶,降低燥热感,其字飞动婉转、遒和古朴,融合隶书笔意,更显质感醇厚,同时也有宋朝“尚意”之妙,独具个性。
第五幅:唐伯虎《吴门避暑诗》。唐伯虎乃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他的《落花诗册》,美国估值超过100亿,此帖描绘他在苏州城避暑时,所见所感,保留一贯的唯美之风,用笔刚柔尽备,时而圆融凝厚,时而方劲锐利,对比鲜明,凸显视觉效果,为之赋予动势。
第六幅:文征明《城居烦暑》,与唐伯虎一样,他也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书法水平比之更高,为“文人书法”的代表,其字典雅温润,一派君子之气,此帖亦是如此,哪怕面对暑热,也丝毫不显慌乱、烦躁,笔笔流逸畅达,排布齐整,且不显呆板,出尘脱俗,如仙人降世。
您对上述法帖有何见解,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