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如何过?看看古代书法家的“避暑攻略”,字字给人清凉感
创始人
2025-07-23 19:31:52
0

随着三伏天的到来,各地气温直线上升,面对炎热的夏日,众人纷纷减少出行,在家吹空调、吃冷饮,很多网友好奇,现代人对付酷暑,有空调、冰棍,古代尚无高科技,炎炎夏日他们如何度过呢?今天就看看古代书法家的“避暑攻略”,字字给人清凉感。

第一幅:王羲之《今日热甚帖》。王羲之乃是“书圣”,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面对炎热暑期,写出不少名帖,除了此作,还有《大热帖》《毒热帖》等,这幅法帖采用草书,是寄给友人的一封书信,告知他们取消聚会,字迹婉转俊丽、遒和瘦劲,随着篇幅递进,逐渐奔肆,把热燥的感觉,还原纸面。

第二幅:颜真卿《中夏帖》。颜真卿号称“亚圣”,推崇篆籀笔法,与王羲之的“秀逸”对立,字字雄强刚健,适用碑作,恰好夏天,有人请他写碑,热感实在难消,于是他撰写书信,希望清凉之后,再为之书写,字体虽然偏小,但是古朴野逸之风,毫不减弱,极具奇宕、拙质的美感

第三幅:李邕《晴热帖》。李邕早于颜真卿,乃是首开“雄壮”书风的人,董其昌认为“右军如龙,北海如象”,其字比肩王羲之,此作又称《三数日晴帖》或《检校帖》,藏于《淳化阁帖》之中,暑热时期,写给友人的书信,线条瘦硬飞动,如游丝飞空,十分骏健潇洒,严谨中增添灵动

第四幅:蔡襄《暑热帖》。蔡襄位列“宋四家”之一,相比米芾、苏轼等人,他对于古法的临学更深,此帖讲解他的消暑方式,通过引用凉茶,降低燥热感,其字飞动婉转、遒和古朴,融合隶书笔意,更显质感醇厚,同时也有宋朝“尚意”之妙,独具个性。

第五幅:唐伯虎《吴门避暑诗》。唐伯虎乃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他的《落花诗册》,美国估值超过100亿,此帖描绘他在苏州城避暑时,所见所感,保留一贯的唯美之风,用笔刚柔尽备,时而圆融凝厚,时而方劲锐利,对比鲜明,凸显视觉效果,为之赋予动势。

第六幅:文征明《城居烦暑》,与唐伯虎一样,他也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书法水平比之更高,为“文人书法”的代表,其字典雅温润,一派君子之气,此帖亦是如此,哪怕面对暑热,也丝毫不显慌乱、烦躁,笔笔流逸畅达,排布齐整,且不显呆板,出尘脱俗,如仙人降世。

您对上述法帖有何见解,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大... 1912年大清王覆灭,若给它开据死亡证明书,填写日期可能要更提前一些,写上1860年! 以防有人骂我...
原创 朱... 中国历史上坐皇位最易者莫过于隋文帝篡北周政权,而相反的,历史上坐上皇位最难的莫过于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
原创 晚... 清朝有一种官职,叫做“御前大臣”。御前大臣,是在康熙年间设置的。这个职位既没有品秩,也没有俸禄,一般...
品质研究 | 茶叶香气研究进展... ▲ 安茶(安徽)干燥工艺 01 茶叶中香气的变化和形成机理 大多数芳香化合物以非挥发性前体物质或者糖...
原创 战... 由于原有战国史料的分散残缺,年代错乱,真伪混杂,考古发现的新史料因此显得特别重要,不仅可以补充原有史...
原创 朱... 在永乐十三年(1415年)2月22日,这是一个滴水成冰、大雪纷飞的一天。朱棣问锦衣卫头子纪纲:“解缙...
原创 印... 说到近代史,相信大家想到的都是中国积贫积弱、惨遭西方殖民者侵略这一段痛苦的历史,在这一段历史中我们清...
股票行情快报:力量钻石(301... 证券之星消息,截至2025年7月25日收盘,力量钻石(301071)报收于30.26元,下跌0.72...
原创 唐... 安史之乱后,虽然唐朝在此次动乱当中遭受到极大打击,整体国力大不如前,但 唐朝政府依然维持了大一统的局...
原创 唐...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提起三藏法师唐玄奘,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三藏法师俗名陈祎,洛州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