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南山开启穿越千年敦煌之旅,“大成敦煌——敦煌文化艺术大展”即将启幕
创始人
2025-07-23 00:31:58
0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涂竞玉

继莫高窟158窟涅槃佛像、莫高窟275窟交脚弥勒佛等大型展品平安入驻南山博物馆展厅后,“大成敦煌——敦煌文化艺术大展”布展工作近日迎来新进展。随着全部文物顺利抵达,展览进入布展冲刺阶段,7月26日将如期为粤港澳大湾区观众献上一场震撼心灵的敦煌文化盛宴。

布展现场,展厅主体已搭建完成,文物点交、文物入柜及壁画上墙等工作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在文物交点区,工作人员佩戴口罩与手套,屏息凝神地将一件国家一级文物——《佛说大药善巧方便经》从特制木箱中取出,轻轻安放于案台后缓慢展开,反复确认文物状态。这件唐代宫廷写经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其楷书纯熟,章法严谨,笔力遒劲,书法极佳,充分展示了唐人写经体小楷书法的风采,是敦煌写经中的精美之作。尤为珍贵的是,《佛说大药善巧方便经》不见于现行各经藏收录,唐以前和唐以后均不见此经流行,藏经洞出土的是孤品。

展厅另一侧,布展团队小心翼翼地将莫高窟259窟禅定佛安置于朱红色墙面的洞窟背景中。禅定佛像是莫高窟塑像代表作之一,佛像结跏趺坐,两眼前视,嘴角露出一丝发自内心深处的微笑,神情恬静和悦。禅定佛内心活动表现深刻,传递出强大的平和与安静,是敦煌石窟中不可多得的上乘佳作。

穿行于展厅,已上墙的壁画临本精美绝伦,涵盖莫高窟壁画各类题材,勾勒出敦煌艺术的恢弘气象。此次展出的壁画几乎都是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敦煌研究院的前辈艺术家们临摹,部分壁画至今已有六、七十年的历史。这些临摹品直观反映了老一辈莫高窟临摹艺术家对壁画内容、艺术形式、风格特征的把握,和绘画造型、色彩素养等方面的能力,是他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与千年壁画对话的结晶。

其中,“敦煌守护神”常书鸿临摹的莫高窟257窟《鹿王本生》,这幅横卷式的连环画从两端向中间发展,突出了画面中央九色鹿昂首挺立向国王陈诉,是敦煌早期故事画中的优秀作品。“敦煌少女”常沙娜临摹西魏第288窟《白衣佛说法图》,画中佛像衣纹犹如出水薄纱,即画史著名的“曹衣出水”,笔法刚劲稠叠,壁画临本保存完好,晕染痕迹犹在,有立体感,保留了犍陀罗佛像衣纹的影响。 “大漠隐士”段文杰临摹的莫高窟263窟《降魔变》 是“复原临摹作”,通过对原作进行科学分析、深入研究 ,试图还原色彩的本来面貌。这类复原临摹是研究敦煌艺术不可或缺的探索手段,不管是绘画技艺还是复原作品,都向接近壁画真实的原貌迈进一大步。

作为华南地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展品最丰富、文物数量最多的敦煌文化艺术大展,“大成敦煌-敦煌文化艺术大展“,汇集205件套珍贵展品,包括6个复原洞窟,4件临摹彩塑,60余幅壁画临摹品,80余件套珍稀文物真迹,全方位展现敦煌文化的深邃内涵与不朽魅力。此次展览展品数量庞大,布展时间紧迫,自布展工作启动以来,策展团队、文博专家群策群力,力求为观众呈现恢弘壮丽的敦煌艺术奇观。

策展人介绍,文物顺利抵达进场后,在保证文物安全的原则上,如何尽可能把文物魅力展示出来,是一个巨大挑战。“展馆温度、湿度、照度等均有严格要求,文物入柜、壁画上墙,观众欣赏的黄金视角与欣赏距离空间,都经过反复考量和不断调整,希望给观众更好的观展效果“。大展前的布展工作还将继续围绕文物入柜、壁画上墙、灯光调试等展开,开展前的讲解志愿者培训、文创等各项准备工作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山海相约,期待大展如期开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新城市中标结果:关于【东莞市茶...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信息整理,7月24日公布的《关于【东莞市茶山镇2025年度城镇开发边界...
原创 他... 汉高祖刘邦育有8个儿子,但是最终继承皇位的却是最不受宠的儿子刘恒,刘恒即汉武帝。他在位的时候,低调朴...
原创 燕... 燕青是梁山上少有的拥有大智慧的好汉,他目光长远,比卢俊义强太多。 在征讨方腊归途中,燕青私下劝谏卢...
苏莱曼东游记关于唐朝中国的记录... (说明:这本书是唐朝的阿拉伯商人写的游记,原名叫印度中国见闻记,记述了从波斯湾出发,途径印度、东南亚...
原创 贺... 1974年9月19日,《为贺龙同志恢复名誉的通知》由中央发出。1975年5月,贺老总的夫人薛明,上书...
原创 九... 导读: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帝皇四子爱新觉罗·胤禛接过大清皇位,是为雍正皇帝。随着新皇登基,时间跨度长达...
原创 苏... 80年前,格鲁吉亚强人的死亡结束了对宗教少数派的迫害和臭名昭著的“医生案” 苏联独裁者约瑟夫·斯大...
原创 揭... 武松是一个不世出的英雄豪杰,武松力能打虎,不但力气大而且武功高强,在《水浒传》里是一个耀眼的明星。 ...
原创 三... 这个出自三国演义,这里我们就用演义来分析。 想要知道诸葛亮为何说出这样的话语,首先我们要了解他到底做...
原创 毛... 南京长江大桥,是新中国建造的第三座横跨长江的铁路、公路两用桥梁。它在1958年勘定,1960年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