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培育钻石协会宣布解散,天然钻石协会获注资——从行业组织命运看钻石市场分化
创始人
2025-07-21 15:01:08
0

引言:行业组织的命运分野

国际培育钻石协会(IGDA)在今年夏季的突然解散与天然钻石协会(NDC)获得非洲联盟强力支持的对比,成为观察钻石产业格局变迁的最佳窗口。这两个组织的不同境遇并非偶然,而是两种钻石价值体系在市场检验下的必然结果。当我们冷静分析全球钻石消费市场的最新动向,会发现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消费者对真正价值的追求正在重塑行业格局。

▲IGDA主席Joanna Park-Tonks指,由于财务和运营限制,国际培育钻石协会宣告解散。

第一章:培育钻石的成长瓶颈

1.1 从IGDA解散看行业支撑难题

2025年7月的第一周,国际培育钻石协会(IGDA)发布声明宣布立即解散,主席Joanna Park-Tonks在给成员的信中坦言:“无偿自愿的商业模式已无法维持。”遗憾的是,这个成立于2016年,并旨在推广培育钻石的组织,最终却因为无力组建专业运营团队而宣告终结。《JNA亚洲珠宝》获得的内部消息也明确显示,IGDA的管理人员拼尽全力,但最终仍未能将其发展为具有持续造血能力的商业实体。

针对此事,行业观察家马克·约翰逊明确指出:“IGDA的困境反映了培育钻石行业的根本性挑战——其商业生态难以形成自我维持的价值循环。当行业领袖都无法从中获得合理报酬时,这个领域的长期发展确实令人担忧。”

1.2 产能过剩引发的价格雪崩

根据保罗·金尼斯基钻石行业报告,2022年至2023年间,培育钻石零售价暴跌47%,批发价降幅更是达到59%。印度苏拉特培育钻石加工中心的数据显示,目前1克拉培育钻石的出厂价已跌破300美元,距离2016年的初始价格萎缩了近80%。这种价格自由落体直接导致多家培育钻生产商缩减产能或转型。

“当消费者发现去年购买的培育钻今年价格腰斩时,他们的二次购买意愿会大幅降低。”国际珠宝分析师丽莎·怀特评论道,“这与天然钻石百年稳定的价值曲线形成鲜明对比。”

1.3 技术门槛降低带来的同质化困局

除此之外,不得不提到培育钻技术门槛的持续降低也为其带来了困扰。随着中国、印度多家新厂商进入培育钻石生产领域,HPHT(高温高压)与CVD(化学气相沉积)技术专利陆续到期。摩根士丹利行业报告指出,到2025年全球培育钻产能可能超过需求量的300%。缺乏技术壁垒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新加坡珠宝展上就曾出现过不同厂商的培育钻石在相同证书下色差达三个等级的质量纠纷。

1.4 培育钻市场快速扩张后面临的规范缺失问题

同时,培育钻市场在初期迅速扩张后并没有及时建立独立且权威的标准以规范市场也为IGDA的解散埋下了隐患。今年6月,GIA执行副总裁兼首席实验室研究官汤姆·摩西(Tom Moses)表示:“市场上超过95%的培育钻石在颜色和净度上高度趋同,这使得原本为天然钻石设计的精细分级系统对培育钻石而言显得不再适用。”

因此GIA(美国宝石研究院)宣布从今年第三季度开始,GIA 将不再沿用传统的4C标准(克拉重量、颜色、净度和切工)对培育钻石进行分级,而是明确标注送检钻石为培育钻石,并依据颜色、净度和工艺等综合指标,将其划分为“高级”(Premium)和“标准”(Standard)两个类别。(通过与颜色、净度等相关的多种指标共同定义),对于品质未达标的培育钻石,则不予评定等级。

GIA此项政策调整与IGDA的解散虽无直接因果关系,但共同反映了培育钻石行业面临的标准混乱与市场分化问题,加剧行业整合难度。也正是因为行业内部缺乏共识,生产商、品牌商和鉴定机构之间未能形成统一标准,才进一步导致组织难以维系。

▲图源LinkedIn

第二章:天然钻石的价值深化

2.1 非洲联盟的战略赋能

IGDA宣布解散的同月,非洲联盟宣布向天然钻石协会(NDC)注资2800万美元用于全球推广计划。这个覆盖博茨瓦纳、南非等主要产钻国的政治实体明确表态:“支持天然钻石产业就是支持非洲数百万矿工家庭的生计。”这项投资将用于改善矿区基础设施、推动溯源技术研发和可持续开采认证。

“天然钻石背后是真实的社会经济发展故事。”NDC新任CEO大卫·凯利在约翰内斯堡的发布会上强调,“每颗钻石都承载着矿区社区的希望,这是任何实验室都无法复制的价值。”

▲德比尔斯和安哥拉签署支票。(DMCC)

2.2 稀缺性价值的科学验证

根据戴比尔斯集团2018年发布的《钻石行业洞察报告》可知,新发现的钻石矿床数量自2000年以来显著下降,且现有矿山的储量因开采年限面临自然递减。地质学家团队在加拿大北极圈矿床的研究证实,形成于33亿年前的钻石金伯利岩管正面临开采难度指数级上升的问题。这种不可再生的稀缺性直接反映在价格上——Rapaport数据显示,过去十年高品质1克拉天然钻石的实际年化收益率达到3.7%,跑赢同期通胀率。

2.3 消费心理的理性回归

贝恩咨询《2023全球奢侈品报告》揭示了一个趋势:在经历培育钻石的新鲜感后,65%的受访者表示会更加重视珠宝的“传承价值”。伦敦哈罗德百货珠宝部经理艾玛·伯顿分享了一个典型案例:“有位客户用培育钻石婚戒的预算补差价换购了更小但天然的钻石,她说’希望女儿未来能认出妈妈当年的选择’。”

第三章:市场数据的无声证言

3.1 零售终端的渠道选择

美国珠宝商协会(JSA)2023年调查显示,87%的独立珠宝店已停止扩大培育钻石库存,其中23%完全退出该品类。著名连锁品牌Kay Jewelers在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确认,将把培育钻石产品从主柜台移至次要展示区。“消费者终究分清了’价格’和’价值’的区别。”CEO杰夫·杰克逊如是说。

3.2 投资市场的态度转变

自2024年起,全球最大的钻石投资基金Diamond Circle Capital宣布不再接受任何培育钻石作为抵押物。其投资委员会指出:“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与无法预测的贬值曲线,使其不具备资产保值功能。”而与此同时,苏富比拍卖行创下了12.3克拉蓝钻4390万美元的成交新纪录,印证了高端市场对天然钻石的持续追捧。

3.3 世代价值观的渐进演变

尽管初期培育钻石在千禧一代中取得过进展,但麦肯锡《Z世代奢侈品消费白皮书》显示,18-25岁群体对“真实起源”的关注度比五年前上升了19个百分点。“他们比我们想象的更在意物品背后的故事。”报告主笔克洛伊·杜邦总结道。

结语:时间的检验标准

正如上周发布的《WWD天然钻石白皮书》所说,钻石行业正经历着价值重估的自然选择。当喧嚣褪去,真正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依然是那些承载着地球亿万年记忆的天然结晶。这不是简单的商业竞争,而是对永恒价值理解的代际对话。在这个故事里,每个消费者都在用自身的选择进行无言的投票——到底是想拥抱转瞬即逝的科技产物,还是珍藏历经沧海桑田的自然奇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清代前、中期,农民争取永佃权和减租抗租的斗争遍及全国。这一时期的永州,农民的反抗斗争不断发生。 顺治...
原创 “... 《——【·前言·】——》 “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惨烈的叛乱之一,其规模之大、影响之深,至今仍令...
原创 开... 他因为心怀报国之志,便拿起了笔杆子书写革命;他又因为怒恨战火“弃文从军”。他就是钟期光将军。这般高勇...
原创 谁... 清朝晚期,随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平息,曾国藩因其在镇压叛乱中的杰出贡献,迅速崛起,成为手握重兵的两江总督...
原创 出... 1990庚午年,农历3月初五,重庆铜梁县安居镇柏自福的家中,到处都挤满了人,连院外的田坎上都人满为患...
三国杀:不怕小红帽的界魏延?谋... 大家好,这里是你们的老朋友手杀菌!大家都知道三国杀是有多个版本,国内使用的版本和国际服还是有着一定的...
原创 历... 在我们还是一张白纸的年纪,老师们便用铅笔在上面书写,勾勒出一个个历史人物的形象。那时我们对世界一无所...
《新华日报》的“子弹”从哪里来... 在重庆新华日报总馆旧址陈列馆,有一项体验印刷报纸的趣味活动。周恩来曾对报童说:“每一份新华日报都是射...
原创 本... 旧上海有三大亨:杜月笙、黄金荣、张啸林。这三人在上海滩的势力非常大、黑白通吃,权势滔天。其中黄金荣还...
原创 历... 提起1952年11月15日至27日举办的“碧潼战俘营奥林匹克运动会”,很多人都认为是韩国战俘跑赢了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