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因为心怀报国之志,便拿起了笔杆子书写革命;他又因为怒恨战火“弃文从军”。他就是钟期光将军。这般高勇人士及他的家人本应享受一切荣耀,可他的儿子们想参军却被拒之门外,这是为什么呢?
钟期光最早任职于政工部,负责思想教育宣传工作。为了提高人民整体素质,钟期光还担任教员,教人们识字、读书。
有一次,红军要转移阵地,需要有人扰乱国民军视线。钟期光则主动担当起这项任务,于当地打起了游击战,掩护红军转移。
当地大部分的红军离开了,这块地方就成为军力较为薄弱的区域。国民军便趁火打劫,安排大批士兵攻打此地。
钟期光立即带着士兵们进行躲避,这其中的艰难是不可言喻的。他以身犯险,几乎要落于敌军手中,好在他幸得群众相助,安全抵达目的地。
国共关系缓和后,钟期光的职位又有了一次改变。自上次军编改制后,他再次回到了政工部,负责多个根据地的思想教育。
他常常会书写一些革命文章,用于宣传革命思想。这些文章言辞犀利、逻辑清晰,群众响应激烈。更有甚,部队将这些文章打印成册,全军阅读、传览。
解放前夕,钟期光任华野政治干部,与粟裕将军算作同僚;1949年后,由刘帅推荐,钟期光于军校担任政治主任;多年后,刘帅主张模仿苏军建设军队,可这一项建军方案却被许多人反对,后直接被定性为左倾错误,钟期光因此受到牵连,被迫害降职。
特殊时期来临,钟期光的日子更加不好过。他直接被免职,开始接受全面的调查。作为一名正义之士,钟期光自然接受不了这样的怀疑。他的内心与身体都遭受着委屈,感到无比的痛苦。
而他的孩子们也因此失去了许多机会。钟家二子想要效仿父亲入军报国,却被连连拒绝。二子愤懑,寻上了父亲曾经的同僚粟裕。粟裕得知此事,为二子担保,助他们参军。
不久后,钟期光于狱中犯病,所幸得到周总理紧急帮助,但也因此落下病疾。复职后,他逐渐升任中顾委员,得以继续为国效力。但是,他的身体大不如前,83岁的他心脏病发,离开人世。
虽然钟将军逝世,钟家的传承却没结束,柯蓝则是例子。她是钟老的孙女,演绎了无数影视作品,多为宣传正义与社会力量,如《人民的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