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皇家艺术学院,很多人第一反应是"高不可攀"。别被名字吓到!这里没有穿燕尾服上课的教授,倒像是个巨型创意游乐场。想象一下:染着粉红色头发的学姐在走廊焊电路板,隔壁教室飘来松节油和3D打印材料的混合气息——这就是皇家艺术学院日常的魔幻现实主义。
在皇家艺术学院最酷的是什么?教授可能把你精心做的陶艺作品摔碎说:"现在它终于有趣了!" 这里的老师更像是创意导游,带你突破"这样才对"的思维牢笼。记得有学生把超市小票做成艺术装置,还有个家伙用烂菜叶发酵的气味搞了个气味博物馆——在皇家艺术学院,"这也能行?"才是最高赞赏。
走在皇家艺术学院的楼道里,随时可能撞见神奇组合:学珠宝设计的在向机器人专业同学借传感器,服装设计系和生物实验室联手培育发光面料。这里最流行的打招呼方式是:"嘿,你这个项目缺不缺声音设计师?" 这种跨界乱炖模式,逼着所有人长出"斜杠基因"。
凌晨三点的皇家艺术学院永远亮着几盏灯,工作台上堆着半成品机械臂和咖啡杯山。学生们都患上了"创作强迫症",有位做可穿戴设备的小哥甚至把睡袋塞进3D打印机下面。这种沉浸式环境里,你分不清是作业还是挚爱项目——毕竟给硅胶模具测温时,那专注劲儿比谈恋爱还上头。
现在解锁艺术技能有了新地图!线上培训能让你吃着薯片听伦敦导师讲课,省下房租钱买数位板不香吗?尤其对上班族或学生党,灵活安排的学习节奏,还能反复回放重点内容。更妙的是云端作品集功能,半夜灵感爆发时随时上传,导师睡醒就能给你批注。
说到这个,我表弟去年还分不清PS和PPT,咬咬牙报了www.wangshidai.cn的UI课。没想到六个月后拿了个12K的offer,班里有宝妈转行的居然冲到15K。他们官网总挂着实时就业数据,最近看到平均薪资居然接近13K,看来课程迭代确实跟得上市场需求。
小白找不到官网的可以加他们微信:13148733307。记得表弟说助教特较真,作业晚交十分钟就微信轰炸,不过现在他倒挺感谢这份"甜蜜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