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介绍:苏剑,主攻小楷,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东莞市书法家协会理事,从事青少年书法教育18年。书法作品曾入展全国第二届楷书作品展、第二届“中国砚都杯”全国书法篆刻大展、广东省第三、四届中青书法篆刻作品展、广东省第四届“南雅奖”书法篆刻作品展等多个国家级、省级、市级书法展,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青少年书法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书法的技艺修炼诚然重要,但唯有从中品尝到满足和快乐,才能在这条笔墨路上一往无前。正值第七届“东莞银行杯”东莞市中小学生书法大赛燃情开赛之际,羊城晚报专访资深书法教师苏剑,畅谈如何在现今“高效速成”的社会,引导青少年静下心来学习、享受书法这门“慢艺术”。
坚持练书法的源头是热爱
羊城晚报:从初学书法到现在成为国家、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的历程,有没有让您印象深刻的转折点?是什么契机让您走上书法教育道路?
苏剑:我的书法是我叔叔带入门的,他是当地有名的书法家。以前他常带我参加书法活动、拜访书法名家,在他的熏陶下就爱上书法,小时候不知道写书法有什么用,但就是喜欢写,一直写到现在。
刚出社会时,我的工作内容跟书法完全无关,写书法也只是爱好。机缘巧合下,我投稿参加了在深圳举办的业余书法比赛,意外获得一等奖,当时有不少人建议我可以往书法这方面发展。因为获奖原因,我也接到了不少学校和机构的书法教学邀请,教学期间发现跟孩子在一起写书法挺有趣的,而且也可以把自己的兴趣当成工作,经过一番考虑,我就辞掉了原本的工作,专职做书法教育。
羊城晚报:作为东莞市书法家协会理事和本地书法教育者,您怎么看待东莞本土的青少年书法教育现状?
苏剑:东莞在书法教育方面可以说是领先的,放到全国也很有影响力。东莞这座城市非常注重书法教育的发展,我在凤岗从事青少年书法教育十几年,见证了从一开始只有我一个书法老师,到现在老师的人数已经翻倍增长。逢年过节,当地政府也会举办一些应节的书法活动,比如春节期间组织孩子们一起写春联,从小培养他们对书法的兴趣。很明显感受到东莞这些年的书法氛围越来越浓厚。
学书法前要先学做人
羊城晚报:您多次获得书法“优秀指导教师”的称号,在日常教导青少年书法时,是秉持着怎样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呢?
苏剑:我认为“心正”才能“笔正”,学习书法前要先学会做人,基本礼仪也要做好,做好一个人才能写好一手字。
还有是因材施教。我会先让学生挑自己喜欢的、想练的碑帖,让他们练上手。练习期间观察他们的下笔和笔性,再逐渐调整练习方向。每个人的笔性不同,写出来的字也会有不一样的感觉。笔性细腻的同学,我会让他们练习褚遂良的字体;下笔较重的同学,就会建议他们练习颜真卿的字体等等,不会让学生固定练习一种碑帖字体。
书法教学时,写得好的学生,我会尽量多赞扬他们;写得不好也没关系,多示范讲解给他们看,也鼓励鼓励他们,才能敦促他们进步。
羊城晚报:在您多年的书法教育经历中,有没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让您特别触动?比如某个孩子从抵触书法到爱上书法的转变,您是如何帮助的?
苏剑:有的学生刚接触书法时很兴奋,但是练了几天就不想练,我会让他们缓一段时间再来。还有的学生一开始比较抵触的,我会让他先拿起笔来随意写字画画,可以是眼前所见的物体,也可以是喜欢的东西,怎么开心怎么来。
一开始的几节课,可能都不会教学生字体,也不会教他们笔画,就让他们画直线、曲线等不同形状的线条图案,让他们接触一下纸张,感受手中这支笔的特性,以此来减少孩子对学习书法的抵触,而后再来教他写字。学习书法,要先感受到快乐,才能坚持学下去。
书法艺术路上没有速成
羊城晚报:有些家长可能会关心“学习书法多久能看到效果”,关于对“速成”的期待,您有何看法?
苏剑:学习书法没有速成。如果非要追求“速成”,天天练一个字,练一段时间,也能把字写好,但孩子就不会写其他字了。写书法需先打牢基本功,一味追求快,写出来的字容易“有形无神”。写字是一个人长久持续要做的事情,大人们也是从小到大一直拿笔写字过来的,不能要求孩子一下子就能达到我们的期望。我们写了那么多年的书法,孩子才刚接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是无法速成的。
文 | 刘凯琪
图 | 受访者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