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泾漪 画作/傅继英
“气定神闲”宛如一汪清澈的泉水,缓缓流淌着东方哲学的深邃智慧。这一表述不仅映射出外在的从容姿态,更是内在精神修为的高度凝练。傅继英老师的书法力作《气定神闲》,以其苍劲有力的笔触,巧妙地将这一精神境界具象化,引领观者在墨香氤氲中领略一种超脱尘嚣的宁静力量。
“气定”与“神闲”看似独立,实则互为表里。“气定”这一概念,源自对生命节奏的精准把握,恰似山间古松顽强地扎根于岩缝之中,任凭风雨侵袭,其枝干依旧岿然不动。又如深潭之水,表面看似平静无波,实则内蕴着包容万象的深厚能量。这种“定”并非僵化不变,而是历经千锤百炼后的从容自如,是“知止而后有定”这一智慧理念的精华所在。
“神闲”则指向精神层面的自由与超脱。当一个人能够超脱于外界喧嚣的干扰,其内心便如同静止的明镜,清澈透明,能够洞察事物的真谛。这种所谓的“闲”,并非消极逃避现实,而是一种以清醒的理智直面世事的姿态,以“不争之争”的智慧化解冲突。正如苏轼所言:“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达到气定神闲的境界,意味着我们已将生命的主动权紧紧握在手中。
傅继英老师的《气定神闲》采用行草书体挥洒而成,其笔锋犹如刀刻斧凿,力道十足而透纸背,同时又不失灵动之韵。字形结构布局疏密得当,既有山岳之稳重,又有流水之流畅,宛若一位智者悠然静观云卷云舒,从容不迫。在创作过程中,傅继英老师将多年的人生阅历融入笔墨之中,每一笔都饱含着对生命的深刻洞察。她认为,真正的强大并非在于征服世界,而在于征服自己的内心。这种感悟在她的作品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傅继英老师这幅画作不仅适宜悬挂于书房、茶室,亦适合置于办公室等需静心思考的空间。在书房中,它宛若一位沉默的导师,时刻提醒着学子们:“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置身茶室,画作与蒸腾的茶香相得益彰,共同营造出“一壶清茗半卷书”的清雅氛围。而在办公室,它则化身为缓解压力的良方,使繁忙的现代人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时刻铭记:真正的成功,并非仅仅在于外在的成就,更在于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傅继英老师的《气定神闲》不仅是一件书法艺术的杰作,更是一面映照心灵的明镜。该作品传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人生犹如逆水行舟,唯有修炼至“气定神闲”的境界,我们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世事中,以优雅的风度迎接每一个挑战,展现出生命的从容与尊严。
上一篇:音乐与油画,太美了!
下一篇:范译贡氏《艺术的故事》前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