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逸飞雕塑《东方少女》与油画《拱门与桥》入藏浦东美术馆
创始人
2025-07-17 21:31:51
0

今天,艺术家陈逸飞的雕塑代表作《东方少女》与水乡系列油画《拱门与桥》分别由陈逸飞家族及陈逸飞文化发展专项基金正式赠予浦东美术馆,成为美术馆永久馆藏。此刻,《东方少女》的身影与浦江夜色同框,艺术与时代在这里再次汇聚。

浦东美术馆馆长李旻坤表示,陈逸飞的作品是上海乃至中国现当代艺术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篇章,是构建完整、有深度的本土现当代艺术收藏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在陈逸飞的‘大美术,大视觉’理想中,美不仅停留于画布之上,更融入城市血脉、时代肌理、公众生活之中。《东方少女》代表着城市精神的具象化,而《拱门与桥》则以诗意笔触重塑江南意象。两件作品共同传递出陈逸飞所追求的精神高度与文化厚度。”

《东方少女》由陈逸飞家族捐赠

此次捐赠的两件作品,堪称陈逸飞艺术生涯的重要坐标。《东方少女》创作于2000年,是陈逸飞创作中难得一见的雕塑作品。少女身姿轻盈、右手执扇、左手提笼,神态优雅又充满活力。该雕塑诞生于艺术家位于泰康路的工作室,并于2000年参与了法国文化部主办的“现代雕塑回顾展”,在巴黎杜乐丽花园与贾科梅蒂等世界艺术大师作品并列展出。如今静立于浦东美术馆之中,仿若一位跨越世纪的“海派丽人”,唤醒城市记忆。

《拱门与桥》创作于1999年

《拱门与桥》创作于1999年,是陈逸飞极具代表性的水乡系列作品,亦是贯穿他一生的创作主题。画面描绘了典型的江南拱桥场景,黑瓦白墙与水面倒影彼此交织。艺术家在本作中采用了繁复的厚彩磨砂技巧,使画面呈现出细腻的肌理感与柔和的光影氛围,完美再现江南水乡的朦胧意境与流动气韵,寄托了陈逸飞对于故乡的怀念和对于江南人文景观的崇尚。

两件作品虽形制不同,一起生动诠释了陈逸飞以“大美术”拓展艺术边界、以“大视觉”书写时代精神的非凡实践。此次两件经典之作正式纳入浦东美术馆馆藏,可谓是时代精神的延续。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徐翌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一... 1914年7月月底,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事实上,早在一战爆发之前的那些年...
原创 当... 最近,关于印度的话题在世界各国社交网站上掀起了一阵热议。其中,一个有趣的对比是印度与晚清中国的异同。...
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海右居士葛学... 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海右居士葛学功书法草书六尺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全诗 原创海右居士 —— 葛学...
原创 赵... 自《千字文》将“起翦颇牧”并称以来,人们对白起、王翦、廉颇、李牧这四位将军便有了“战国四大名将”的称...
原创 苏... 在全球历史的长河中,人们常常发现,战胜自己的最大敌人并非外部势力,而往往是自身。这一道理在国家层面尤...
原创 论...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 关注 ”。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
原创 三...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里面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期的历史阶段。读过《三国演义》的朋...
原创 戚... 戚继光是明代最伟大的战术家,大家熟悉的只是他剿灭倭寇的小分队战术。实际上他是明清时期中国战术的最高峰...
文化中国行:北洋法政学堂10月... 文化中国行 天津北方网讯: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天津有着很多见证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的风貌建筑,位于河北...
原创 他... 1912年,隆裕太后宣布《清帝退位诏书》,结束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开始走向共和,进入了一个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