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立下不朽功勋的萧何也难逃此魔咒
创始人
2025-07-16 22:02:49
0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立下不朽功勋的萧何也难逃此魔咒。自古帝王的心是最难揣摸的,刘邦手下群英云集,也是三教九流都有,表面上他都能应对自由,豁达大度,把大家紧紧团结在一起,但是他却有一颗极度纠结的内心。

萧何可以说是刘邦的左膊右臂,从刘邦“斩蛇起义”时起就心甘情愿地追随他,长时间在后方谋划军需物资、调剂钱粮、招集士兵支援前线作战,是刘邦高度重视和依赖的大管家。萧何对刘邦最后战胜项羽、建立汉朝起了重要作用,名列功臣第一,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刘邦也曾对他动了三次杀念。

第一次是在汉高祖三年,萧何和往前一样留守关中,一边筹划前方军需用品,一边加强关中防备。刘邦此时正和项羽在现今河南荥阳一带作战,双方相持不下,战事呈胶着状态。这期间,刘邦多次派使者带着礼物回到关中,上门去慰问萧何,感谢他在后方的辛苦操劳。这一反常举动引起萧何手下门客鲍生的注意,于是赶紧对萧何说:“在战场上正饱尝战斗之苦的汉王,怎么会派人多次来慰问你呢?你想过没有这是什么原因?”。

萧何本来没有多想,但听他这么一问,脸色凝重起来,看着鲍生等他往下说。“这是因为汉王对你心存疑虑啊,不放心你在关中,怕你生变。你应多多选出一些能征善战的子侄,让他们去前线与汉王并肩作战,这样才能免除汉王心中的疑虑,更加信任你”。于是萧何采纳了鲍生的建议,派出众多自已的子侄到前线,果然汉王大喜,从此对萧何很是放心。

第二次是在汉高祖十一年,刘邦在外领兵作战,淮阴侯韩信在关中叛乱。吕后采纳萧何的计谋斩杀韩信与长乐钟室,并被夷灭三族。刘邦得知韩信被杀后,就派使臣回来加封萧何为相国,并加封五千户邑民,还选派500名士兵护卫他。

众多大臣都向萧何道贺,唯独陈平私下却对萧何表示哀悼说:“相国现在就要有大的灾祸了,你不知吗?皇上在外征战,而你留守关中,没有战场上的急难,却获皇上的封赏,这不是宠信相国,而是因为韩信刚因谋反被杀,皇上对你有戒心了,怀疑你的忠心。我建议你恳辞封赏不受,并把家产全部捐出来充作军费”。萧何听了陈平的建议,高祖刘邦果然大为高兴。

第三次是在汉高祖十二年秋,英布叛乱,刘邦带兵亲征,期间多次派人回来打探萧何的动静。萧何这次和以前平叛一样,在后方组织百姓捐钱捐物支援前方。这时有亲信对他说:“你灭门之日不远了,你身为相国,功盖群臣,皇上没法再提升你的官职,但你入关以来,十多年中深得民心,还在为百姓着想办事,皇上担心你在关中谋反,所以才多次派人来,相国要保命不如低价强购百姓的土地,并且不付现款而是赊账,从而让自已名声受损,才能躲过此难”。萧何采纳此计,高祖平叛归来,百姓沿途拦驾控拆,控告萧何低价强购民田还不给现款,高祖听后心里很是高兴,对萧何放下心来。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关键时刻旁人一句话就能点醒梦中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朝... #头条创作挑战赛# 每到王朝没落之时,公主们往往过得比王子们更加不幸。 被教导的如同菟丝花一般的女...
原创 正... 建国三十二年的历史,一直是读者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由于大家所处的立场、认识水平以及社会阅历的不同,就...
原创 立... 文 / 子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存压力,这和实力、地位有时候也没太大关系,比如,即位之初的唐高宗李治...
原创 浅... 文|文史充电站 编辑|文史充电站 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
原创 埃... @埃及金字塔 ? @西方伪史 ? @中外纵横史 ? @寒萧99 ? 谈谈埃及金字塔反自然风化规律的现...
原创 商... 阅读文章前,劳烦您点击一下“关注”,以便您更好的参与分享和讨论,非常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商代是中国...
原创 契... 契丹八部阿保机,白马青牛神仙后。夜读读吕思勉公《隋唐五代史》 正所谓,一民族,一团体,其兴也有缘,...
原创 罗...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这么一句话,“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其实这里的“罗马”指的不是今日我们所熟知的意大利...
原创 清... 前言 古时候,很多穷苦人家的孩子都非常向往皇宫里边的生活,因为那里的格格吃穿不愁,那里的阿哥更是有话...
原创 史... 史上最无私的营救:救了62个美国人,却有25万人牺牲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于我国人民而言是最为残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