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的史诗,文明的密码:这本让人“叹为观纸”的新书出版
创始人
2025-07-16 14:02:50
0

每天都在使用的纸张,是如何从两千年前的简朴发明,一步步成为连接古今、沟通世界的文明密码?近日,国家图书馆副研究馆员赵洪雅的力作《叹为观纸:中国古纸的传说与历史》经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将重塑人们对纸张的日常印象,带领读者进入一个令人“叹为观纸”的世界。

揭秘纸的“前世今生”: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之旅

本书以严谨的史料考证为基础,辅以114幅珍贵图片,带领读者全方位探寻纸的源与流、美与用。全书分为三大篇章,层层深入地揭示了纸张的传奇历程。

在第一部分“积厚流光”中,作者探寻了纸张的起源、发明,以及它如何取代缣帛和竹木简,成为中国古代通用的书写载体。读者将了解到,中国最早关于“纸”的文字记载竟与一场西汉“宫斗剧”有关;古人的纸张何其金贵,唐代抄经生盗纸甚至会招致牢狱之灾,甚至连坐亲人;而平头百姓与皇家在纸张颜色上的讲究,也令人称奇。

第二部分“经世济民”深入剖析了纸张对日常生活、宗教信仰、文化教育和经济贸易的深刻影响。读者会看到纸如何成为读书人的“青云梯”、帝王的“身份符码”、抄经生的“生计工具”,甚至往生极乐世界的“入场券”。书中讲述的每张纸都有其独特的命运,反映了特定的社会结构、经济文化状态,令人深思。

在第三部分“走向世界”中,本书追溯了纸张和造纸术向东、西方传播的宏大历史。从日本的“纸祖女神”,到“丝绸之路”如何被称为“纸张之路”,再到造纸术因战俘阴差阳错地传入欧洲的传奇故事,本书为读者揭示了纸张走向世界的波澜壮阔。

为什么这本书能让人“叹为观纸”?

本书不仅仅是枯燥的纸史介绍,更是一部充满鲜活细节的“纸”背后的人类故事。它能让人唏嘘,也能让人感叹,甚至让人不自觉地回想起纸张的褶皱、厚度、重量等物理上的实际感受,再次思考“纸”这种日常之物对自身的意义。

为什么人们总是离不开纸?电子屏难以取代纸的部分是什么?如果没有纸,我们的生活又会发生怎样的改变?这些问题,读者都将在阅读中找到自己的答案。

本书运用细致入微的白描手法,掀开了斯文·赫定、贝格曼、黄文弼等人在大漠探险的真实场景面纱,将西域考古的生动细节和严谨的史料记载一同展现给读者,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荒野上大师们的精神光辉,仿佛置身于那段充满传奇色彩的考古历程。

作者赵洪雅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现就职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兼备深厚的专业素养和出色的通俗写作能力。

国家图书馆原常务副馆长张志清推荐道:洪雅作为古籍保护的专业人士,她的这本小书史料翔实,文笔精彩,引人入胜。著名藏书家韦力则表示,对于纸张的研究,早已成为显学,如何能将科学观念化为更易为人们接受的当代语言,前人对此做过深入探讨,赵洪雅的这部专著,是纸史研究领域专业与通俗的结合。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赵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025紫陶茶具哪个牌子好?这... 作为一个在茶具行业混了多年的“茶具达人”。今天,想和大家聊聊一个老话题:2025年了,你要买紫陶茶具...
原创 2... 韩国总统李在明纠结十多天后,最终婉拒中国抗战胜利阅兵邀请,还给出了两个看似“合理”的理由。但真正让青...
原创 战... 文/ 子玉 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 说李世民是古代帝王群体中的天花板应该没毛病,因为这人文治和武...
原创 魅... 栎阳城位于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考古队先后在这里确定了3座古城,并确定3号古城就是文献记载的秦汉...
原创 围... #历史开讲# 于公元前81年颁布的《科尔涅利乌斯法》之前出现的主要司法改革法令在性质上一脉相承,它们...
原创 卫... 哈喽,大家好,欢迎来到轻尘说历史,我是轻尘。 自古以来,功高震主者绝大多数结局悲惨,能够功成身退的人...
原创 三... “魏和尚不死,到了和平年代,一定是悍匪。” 在《亮剑》中,李云龙和魏和尚的关系可不仅仅只是上下级...
原创 以...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原创 “... “马嵬驿兵变”背后的主谋是谁?是太子李亨?还是禁军大将陈玄礼?又或者是另有其人?这个在历史上还是比较...
原创 晚... 【码头上的乞丐】照片中的老人是一个生活在码头上的乞丐,穷苦民众中的一个,没有人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