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2大理由拒了中方阅兵邀约!4个月后,李在明将迎来“终极审判”?
创始人
2025-07-16 21:03:50
0

韩国总统李在明纠结十多天后,最终婉拒中国抗战胜利阅兵邀请,还给出了两个看似“合理”的理由。但真正让青瓦台举棋不定的,是特朗普政府的阴晴不定和国内保守派的虎视眈眈。这场外交拉锯战,暴露出韩国在中美博弈中的致命软肋。

当中国通过外交渠道询问李在明是否出席9月阅兵时,韩国舆论场一度沸腾。毕竟这是尹锡悦时代跌入冰点的中韩关系首次出现回暖信号。

但青瓦台长达十几天的沉默早已预示结局。

环球网消息称,韩国总统室高层最终婉拒了中国的邀请,给出了两个理由:

其一,接下来的2个月里,已经排满了访美和访日的行程,没有额外的时间。

翻开李在明的行程表确实密密麻麻:7月冲刺华盛顿争取拜登会晤,8月安排日韩峰会,9月还要再赴美国参加联合国大会。

表面看确实没有时间了,但所谓"时间冲突"不过是托词,真正让韩国不敢轻举妄动的,是特朗普政府对华政策的摇摆。

7月刚传出中美互相降低关税的消息,转头五角大楼就逼着日澳表态"台海冲突站队"。这种精神分裂式操作,让韩国根本摸不准白宫红线在哪里。

更关键的是,李在明政府正在和美国谈判收回战时指挥权,这个节骨眼上,青瓦台连多走一步都要掂量三遍。

简单来说就是,对于现在的韩国来说,美日同盟是更优先级的位置。

其二,要求中国“外交对等”。韩国认为,上一次,时任总统的文在寅已经主动访华,现在,该轮到中国领导人访韩了。这种说法显然就是一场政治表演。

2017年文在寅主动访华,是因为朴槿惠部署萨德亲手砸烂了中韩互信。如今尹锡悦在台海问题上反复横跳,李在明却指望中国先递橄榄枝,显然是不可能的。

李在明虽口头承诺“不介入台海”“加强经贸”,却未在行动上纠正前任错误,反而以“外交礼仪”为由拒绝示好,恐让中韩关系雪上加霜。

不过,青瓦台似乎也不得不演这出戏——最新民调显示李在明支持率飙升至64.6%,正是靠巧妙平衡各方势力。

若此时高调访华,保守派必然给他扣上"亲华卖国"的帽子,前脚首尔反华游行刚被镇压,后脚总统就飞往北京,这画面想想都让幕僚们头皮发麻。

从更深层看,韩国的犹豫暴露出美国对盟友的隐形控制。无论是贸易谈判中的施压,还是外交行程的“顺序政治”,都显示韩国所谓“同盟”实质是主从关系。

例如,美国要求韩国加入“芯片四方联盟”围堵中国,韩国政府立即配合,导致韩国半导体业对华出口暴跌;而在军事上,韩国连战时指挥权都未收回,又如何能在中美间保持平衡?

李在明的困境在于:若对华示好,可能招致美国在贸易或安全领域的报复;若完全倒向美国,又将失去中国这一最大贸易伙伴。

值得注意的是,李在明并非毫无作为。他拒绝在贸易问题上对美屈服,并重启中韩自贸协定谈判,显示出务实倾向。但这类经济举措能否突破政治枷锁仍是疑问。

韩国学者指出,美国正通过“价值观同盟”捆绑盟友,要求他们在中美间选边站。在此背景下,李在明若想走中间路线,需展现更大魄力——比如在涉华核心利益上明确表态,或推动中韩高层互动破冰。

否则,韩国恐继续沦为大国博弈的棋子,而非独立自主的“全球枢纽国家”。

要知道,地缘政治从来不相信借口。

11月APEC峰会将在韩国庆州举行,这或许是李在明挽回中韩关系的最后机会。文在寅当年顶着美国压力,上任三个月就闪电访华,才换来中韩经贸黄金期。

如今韩国汽车、半导体对华出口连续六个月暴跌,又被特朗普加征25%钢铁关税,经济困局比2017年更严峻。

中国驻韩使馆最近罕见公开要求韩方保护侨民安全,既是警告也是测试——若李在明连基本安全承诺都兑现不了,所谓"加强经贸合作"的承诺谁会当真?

更深层的考验在于战略自主性。

文在寅能周旋于中美之间,关键是有对美国说"不"的勇气。而李在明现在连阅兵邀请都不敢接,暴露出韩国战略界的致命伤:既想靠中国赚钱,又怕得罪美国保安。

这种骑墙策略在单极世界或许可行,但在中美科技战、供应链脱钩的今天,迟早要付出代价。

韩国产业研究院最新报告显示,若失去中国半导体市场,韩国年损失将超460亿美元,这个数字足以让任何总统夜不能寐。

历史总是惊人相似。当年萨德危机时,现代汽车在中国销量一夜腰斩,乐天玛特直接破产清算。如今韩国车企再度面临中国新能源车的碾压式竞争,三星存储芯片库存堆积如山。

李在明在竞选时高喊"重建中韩信任",但政治信誉就像瓷器,摔碎后再修复总会留下裂痕。

APEC峰会前这四个月,将决定他是成为文在寅2.0,还是又一个被中美角力碾碎的尹锡悦。毕竟在大国博弈的棋盘上,没有哪个棋子能永远左右逢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大... 商鞅变法之后,秦国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而秦国得以统一六国,嬴驷、嬴稷、嬴政三个阶段可以说最为重要。 ...
原创 梁... 梁思成要保护北京古城墙,郭沫若为何坚决要拆?专家:他没错 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我们中国很多城市都有这厚...
原创 毛... 毛主席曾经三次警告美国,让美国也不得不掂量一下这话语中的分量,面对超级大国,毛主席展现出了自己非凡的...
原创 唐...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任皇帝,生于公元598年,亡于 公元649。李世民出身在陇西成纪,即今天的甘肃...
原创 红... 1966年12月的北京城,一名青年学生当着众人的面,亲自一拳将我国位居十大开国元帅的彭德怀殴打在地,...
原创 益...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 师纂(zuan)是三国时期曹魏...
原创 孟... 01 叶赫那拉·孟古哲哲,是努尔哈赤的第三位大妃,皇太极的生母,在皇太极称帝后,将其追尊为皇后,她也...
原创 朱... #历史开讲#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
原创 司... 三国的历史大家应该都清楚,是曹魏、蜀汉、孙吴这三大国家互相争斗的一段历史内容。在当时曾出现许多位赫赫...
原创 秦... 这是发生在 秦国统一之前 的历史疑案: 据文献记载, 秦王嬴政在即位的第九年(公元前238年)前往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