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荣芳,(安是福-福是安)江苏常州金坛人,1960年3月出生,1979年高中毕业,当年应征入伍,曾经担任过朱德、刘伯承等元帅家警卫工作。八一年参加“中书学研究会”(简称中书协)85年退役转常州大明公司武保科工作,改革开放后,企业改制,本人下海自办企业(法人)。 8341退役老兵,五十多年来对书法的研究从未间断、从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及狂草书深入研究学习,从二王到苏黄米蔡张旭怀素中吸取营养不断学习,正如他自己所说“书法没有最好,只有不断努力学习才能更好”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播正能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后人树立榜样的力量是无止境的。戴先生题出了倡导《做好中国人 写好中国字》突现出了先生文化涵养和胸怀坦荡。戴先生书法的高光雅致,泼墨挥毫,尽显书法大家,值得发扬光大收藏品鉴。 现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系终身一特聘教授,“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倡导者。 曾被评为常州市“书香门第”家庭。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聘请为 教授级书法艺术顾问。全国中小学生书法比赛评委导师。
墨韵流芳,书道传真——品戴荣芳老师书法艺术
书法,作为中华文化的独特载体,承载着千年的人文精神与审美意趣。在当代书坛,戴荣芳老师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为这一古老艺术注入新的活力,其作品如潺潺溪流,在墨香四溢间诉说着对传统的敬畏与创新的热忱。
戴荣芳老师的书法,开篇便立基于传统经典。观其用笔,追溯二王一路的灵动洒脱,又融入唐楷的严谨法度。在这幅作品中,笔画提按使转间,可见对王羲之《兰亭集序》笔意的揣摩——起笔藏露相宜,行笔流畅自然,收笔简洁利落,如“心”字的婉转、“好”字的舒展,皆得魏晋书风的萧散简远。同时,又吸纳颜柳筋骨,笔画粗细变化中,蕴含着力量感,“福”“寿”等字的厚重,彰显出唐楷的端庄气象,传统根基由此深植,让作品有了历史的厚度与文化的温度 。
在传统滋养之上,戴荣芳老师成功塑造个人风格。其行草书写,节奏韵律独具匠心。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疏密得当、虚实相生。如作品中“心好一切好,心善福寿康”的布局,笔画连绵处如行云流水,断笔处又意脉相连,形成独特的视觉节奏。墨色运用亦见巧思,浓淡干湿交织,或浓墨沉厚如夜,或淡墨空灵似烟,为作品增添层次感与朦胧美,将个人对生命、对美好的期许,融入笔锋墨韵,使书法超越技艺,成为情感与哲思的外化 。
书法之魂,在于文化意蕴。戴荣芳老师的作品,紧扣“心好一切好,心善福寿康”的内涵,以书载道。通过笔墨传递出对人心向善、对美好生活的祈愿,这是传统书法“达其情性,形其哀乐”的当代延续。在书写中,将汉字的形与义、情与理相融合,让观者于墨香中感受文化的浸润,领悟心灵向善的力量,使书法成为传播正向价值观、连接古今人文精神的桥梁 。
在当代语境下,戴荣芳老师的书法具有独特时代价值。一方面,坚守传统,守护文化根脉,让经典书法审美在现代社会延续;另一方面,以个性化创作、贴近生活的内容,契合现代人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这幅作品既可装点厅堂,营造文化氛围,又能以文字内涵慰藉心灵,实现传统艺术与现代生活的共鸣,为当代书坛如何传承与创新提供了生动范例 。
观其用笔,藏露相生,提按有度。笔画起笔时,或轻入若蝉翼掠空,如“多”字首笔,轻盈中蕴含劲道;或重落似巨石镇纸,像“味”字的竖画,沉稳间彰显力量。行笔过程,线条如游丝萦带,又具钢筋铁骨,“言”字的横折,转折处锋毫变换自然,既得流畅之态,又存顿挫之美,让笔画有了呼吸感。收笔时,或戛然而止留余韵,或渐弱出锋引遐想,“为”字末笔的处理,简洁却余味悠长,使整个字在章法中生动起来。这种对笔法的精准把控,源自对传统书艺的深研,从魏晋风骨中汲取灵动,于唐楷法度里获得规整,又融入个人对线条韵律的独特感知,让每一笔都成为传递情感与意趣的符号 。
墨色运用是这幅作品的又一亮点。通篇墨韵丰富,有浓墨的厚重雄浑,如“斯”“为”等字,以浓墨凸显筋骨,让字在黑白色调中成为视觉重心;也有淡墨的空灵悠远,像“言”“味”部分笔画,淡墨轻施,营造出飘逸清透的氛围。干湿变化间,“多”字的湿润笔画与“即”字的稍干笔触形成对比,干湿相生中,墨色的层次转化为情感的层次,浓墨似深沉的思索,淡墨若轻盈的遐想,干湿交错如生活的起起落落,让作品有了温度与情绪,不再是冰冷的文字书写,而是饱含生命力的墨象表达 。
书法之境,最终归于意境。戴荣芳老师此作,文字内容“多言即少味,多欲斯有为”本就蕴含哲理,在其笔墨演绎下,更升华为一种人文意境。笔锋游走,是对“言”“欲”之度的书写思索,墨色晕染,是对“味”“为”之境的艺术诠释。观者赏字,不仅是看笔画形态,更是透过笔墨触摸创作者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在传统书法审美中,追求“达其情性,形其哀乐”,这幅作品做到了——以书载道,以墨传情,让古老的书法艺术在当代语境中,传递出对简约、对节制、对精神富足的向往,实现了技法与意境、传统与现代的深度交融,成为书道人文精神的生动回响 。
戴老师的书法作品,犹如一部部无声的史诗,每一幅都蕴含着丰富的艺术语言与深厚的文化内涵。从字体上看,真草隶篆,样样精通,且在各体之中皆展现出非凡的功底与独特的风貌。戴老师对书法教育的贡献,为书法艺术的传承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他的学生遍布各地,许多人已经成为书法领域的中坚力量,继续传承和发扬着书法艺术。他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书法爱好者,让更多的人了解书法、热爱书法,为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在他的学生中,有的在书法创作上取得了显著成就,作品在国内外展览中屡获大奖;有的则投身于书法教育事业,将戴老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传承下去,培养更多的书法人才。这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充分体现了戴老师书法教育的成果和价值,也为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戴荣芳老师的书法,是传统书法艺术长河中的一朵独特浪花,笔法、结构、墨法的精妙融合,筑就意境之美,既彰显对古典书艺的尊崇传承,又饱含个人艺术探索的温度,为书法爱好者提供了品味传统、感知创新的绝佳范本,也让我们看到书法艺术在当代继续绽放光彩的无限可能,期待其更多佳作,续写墨韵文心的动人篇章 。
(文/田野)
欢迎点赞留言,喜欢老师作品随时留言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