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早期,涌现出的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文有郭嘉,诸葛亮为代表的智谋之士;武有关羽,张飞为代表的威震四方的名将。说起张飞,世人皆称为“猛张飞”,《三国志》中多有称赞张飞的篇幅“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三国演义》中更是把张飞描写的十分威猛,就连关羽在曹操面前说张飞“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吓得曹操把张飞的名字直接写在衣服上,有事没事就看一眼。
但张飞在三国猛将里可不是唯一的“张姓”,还有两位。这三位姓“张”的猛将皆是三国名将,张飞隶属蜀汉“五虎上将”,其他两位也不简单,隶属曹魏“五子良将”。
第三名,张郃。
张郃是曹操帐下少有的文武双全的将才,原本是袁绍帐下“河北四庭柱”之一;只可惜袁绍有眼无珠,不识张郃之才。张郃多次被袁绍轻慢,毅然投降曹操,也促使了袁绍覆灭。
曹操帐下多“降将”,张郃也是一员降将;但曹操识人用才比袁绍好得太多,张郃作为一名降将,非但在曹营没有冷遇,相反的却有充分的发挥空间。攻乌桓、破马超、降张鲁,张郃屡建奇功,其军事才能更是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直到三国后期,张郃依然是对抗诸葛亮北伐的重要力量。
张郃用兵素以“变化多端,依地理遂得精妙”著称,就连诸葛亮也对张郃用兵另眼看待。219年,张郃率军迎战刘备,定军山一战,上将夏侯渊战死,刘备获胜居然不高兴,还抱怨说“死的又不是张郃,一个夏侯渊何以欢喜?”可见,刘备多么“痛恨”张郃,也从侧面证明,张郃用兵十分了得。
张郃在三国“张”姓猛将中位列第三,基本属于实至名归。
第二名,张飞。
说起张飞,那可有得说了,三国中了不起的名将,与关羽齐名,并称蜀汉“五虎将”之列。张飞生的豹头环眼,须眉皆炸,天生一副“猛男”相貌;论武艺更是勇冠三军,曾与第一猛将“吕布”大战一百多回合不分胜败;一声吼,当阳桥下河水倒流,吓死曹操本家亲戚“夏侯杰”;三千兵马取武陵……等等,说起战功除了关羽,蜀汉中恐怕再没人能敌张飞。
张飞在三国“张”姓猛将中位列第二,这个名次说起来一直很有争议,再看看第一是谁。
第一名,张辽。
张辽,曹魏“五子良将”之首。张辽本是吕布帐下大将,但吕布有勇无谋,识人还不如袁绍,因此一直籍籍无名。直到白门楼,曹操得张辽高兴地手舞足蹈,此时张辽才真正的被世人所知。
张辽同张郃一样,也是“降将”身份;同样的,在曹营中张辽充分发挥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与关羽同解白马之围,降昌豨,攻袁尚,斩乌桓,讨辽东、平淮南,其累累战功比张郃有过而无不及。
尤其是合肥大战,张辽只率800人攻打江东之主“孙权”所率的十万大军;张辽在孙权万马军中左突又闯,如入无人之境,直打到孙权所在的帅旗之下,吓得孙权“持戟自保”。
这还不算完,张辽八百破十万之后,又来一套七千破十万。这一仗彻底击溃江东大军,险些活捉孙权,从此江东盛传“张辽止啼”,看来不仅是孙权怕张辽,就是东吴民间小孩也怕张辽。
孙权对张辽的恐惧算是落了病,直到曹丕称帝后,张辽得了大病,有人建议孙权趁机攻打,孙权竟然不敢;估计张辽是抱着“你不打我,我就打你”的态度,带重病还斩了东吴大将“吕范”。
张辽在三国“张”姓猛将中暂且排在第一位,但这个第一是有争议的,毕竟张辽和张飞都是三国时期的一代名将,无论战功还是武艺都堪称“超一流”,遗憾的是两人并没有正面交过手,因此到底谁技高一筹还真不好说。
你觉得这个第一应该是蜀汉“张飞”,还是曹魏“张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