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后街买菜,暮色朦胧,寒风拂面,却递来一缕缕淡淡的茶香,让凛冽的寒冷减轻了几分。是临街的那户人家,屋里已亮起了灯,门口有个炉子,炉子上有个陶罐,煮着茶,咕嘟嘟唱着歌。这户人家有古意。每到冬天都会在门口生起炉火,炉子上总放着个陶罐,炖肉、熬粥、煮茶,一街的香。
由炉火想到,从前没有空调,没有暖气,古人是怎么度过漫漫寒冬呢?就是这古意悠悠的炉火呀。
从前光阴慢,人们在炉火上煲汤做饭,煮茶温酒。尤其是煮茶,翻开一本本古人的诗词,到处萦绕着醉人的茶香。
唐代李中的《冬日书怀寄惟真大师》,细细描摹出一幅暖暖的图景。他写道:“落壁灯花碎,飘窗雪片粗。煮茶烧栗兴,早晚复围炉。”
严寒的天气里,从早到晚就安安静静地坐在屋子里,围着炉火,兴致盎然地煮煮茶,再烤上一些香甜的栗子。简简单单的生活,氤氲着芬芳和甘甜。
“落日疏林数点鸦,青山阙处是吾家。归来何事添幽致,小灶灯前自煮茶。”这是宋代陆游的《自法云归》。傍晚时分,走在那条悬铃木林荫道上,往家赶,西边的落日隐隐约约还能看到,一弯淡月已经挂在了树梢,我就常想起这首诗。
我们向往诗和远方,却更热爱家中这壶热腾腾的茶香。即便城市生活,早已没有了炉火的存在,但哪怕只是用玻璃杯,倒上一撮茶叶,泡一杯最清清简简的热茶,坐下来,喝一会茶,看几页书。这片刻的宁静和轻松,仿佛让粗糙的生活有了一层光芒和诗意。
读到明代董纪的《雪煮茶》,其中一首这样写道:“梅雪轩中雪煮茶,一时清致更无加。销金帐底羊羔酒,莫向陶家说党家。”煮茶这件小事里,藏着一个人的可爱有趣。
陆游也有一首雪水煮茶的诗《雪后煎茶》,更有意思了。“雪液清甘涨井泉,自携茶灶就烹煎。一毫无复关心事,不枉人间住百年。”把茶灶都搬过去了。
人们常说茶越喝越淡,这淡是味道上的淡,更是人生之态的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