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赏析王羲之字画《兰亭序》
创始人
2025-08-25 20:34:06
0

一、作者:王羲之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说321年—379年),字逸少,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因其官至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

主要成就与地位:

“书圣”: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被后人尊为“书圣”。他的书法艺术代表了魏晋时期的最高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无比的影响。

承前启后:他精研体势,博采众长,将秦汉篆隶之妙融于正、行、草体中,创造了妍美流便、遒逸劲健的新书风,彻底摆脱了汉魏的质朴书风,开创了楷、行、草书的典范。

代表作:除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外,他的著名作品还有楷书《黄庭经》、《乐毅论》,草书《十七帖》,行书《快雪时晴帖》、《丧乱帖》等(其中多为唐代摹本或刻本)。

典故:关于他刻苦学书的故事广为流传,如“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等,体现了他的勤奋。

总之,王羲之是中国书法艺术史上最具标志性的人物,他的风格影响了之后一千多年的书法审美与发展。

二、作品:《兰亭序》

《兰亭序》,又称《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帖》等,是王羲之的代表作,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基本背景:

创作时间: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上巳节。

创作场景: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名士贵族,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举行修禊集会。众人曲水流觞,饮酒赋诗,汇诗成集,王羲之即兴挥毫,为诗集作序,写下了这篇《兰亭序》。

内容:文章不仅记录了集会的盛况和周围的山水之美,还抒发了王羲之对人生短暂、生死无常的深沉感慨。文章清新优美,哲理深远,同时也是文学名篇。

艺术价值与特点:

极高的艺术水准:全篇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字字精妙,笔法变化多端,中锋侧锋转换自如,线条流畅如行云流水。结构上疏密有致,浑然天成。

“重字俱构别体”:文中有多处重复的字(如“之”、“以”、“为”等),但每个重复字的写法都各不相同,各具美态,充分展现了王羲之高超的书法造诣。

情感与技艺的完美结合:作品是即兴之作,充满了当时微醺的酣畅意兴和真情实感。据说王羲之后来多次重写,都无法再达到最初的神韵。这种“无意于佳乃佳”的状态,使得作品具有不可复制的艺术感染力。

后世影响与传奇:

真迹下落:据传《兰亭序》真迹被唐太宗李世民深爱,死后殉葬于昭陵。因此,后世所见的都是摹本和刻本。

最佳摹本:最受推崇的是唐代书法家冯承素的双钩填墨摹本,因卷首有唐中宗“神龙”年号小印,故称“神龙本”,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本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帖的风貌。

文化象征:《兰亭序》早已超越了一件书法作品本身,成为中国文化中优雅、风度、才华和天人合一境界的象征。

总结来说,《兰亭序》不仅是一件无与伦比的书法艺术珍品,更是一件集文学、哲学和历史于一身的文化瑰宝。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第十一届上海公益微电影节启动,... 8月25日,第十一届上海公益微电影节举行启动仪式。电影节以“帮助他人 阳光自己”为主题,推出了“看见...
河南省京剧艺术中心“名师传艺”...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魏 通讯员 姜薇 京剧名家传经典,梨园盛世谱新篇。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河...
原创 刘... 导语: 所谓历史真相,其实是很难去做断定的,尤其是史书上所描写的事件,到底是真实发生的,还是作者想让...
原创 亚... 七旬老翁,楚民范增,初登秦末历史大舞台时,还是相当惊艳的。他怀着对故国(楚国)的深厚感情,去投奔起兵...
春秋第一相管仲:以智慧为剑,开... 春秋,那是一个风起云涌、战火纷飞的时代,礼崩乐坏,秩序崩塌。曾经高高在上、一呼百应的周王室,此时已如...
琉璃河西周燕都考古首次发现内城... 2月28日,琉璃河遗址考古新成果专家评议会举办。北青报记者获悉,享有“北京城之源”美誉的琉璃河遗址,...
国内首场电视声音艺术展背后,东... 在笔者童年记忆里,东芝电视曾是音响的代名词。 上世纪90年代初,从事海员工作的亲戚从日本漂洋过海带回...
商周金文:戉箙卣 商周金文:戉箙卣时代:商代晚期。著录:《殷周金文集成》5101•1—2等。尺寸:高33.3厘米,口横...
原创 夏... 夏桀败给商汤的原因,就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斗争,背后蕴藏着复杂的历史与人物命运。倘若我们将历史当作一场...
多种因素共同促成中华文明连续性 近日,《求是》杂志刊发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巍的文章《从考古看中华文明的连续性》。王巍在文章中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