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手艺:竹编里的匠心
创始人
2025-07-13 15:02:14
0

走在乡村的集市上,常常能看到竹编的身影:竹篮、竹筐、竹席、竹篓…… 这些由竹子编织而成的物件,朴素实用,带着淡淡的竹香,藏着老艺人的匠心与智慧。

竹编的第一步是选材,老艺人会挑选生长多年、粗细均匀的竹子,这样的竹子韧性好,不易折断。砍回来的竹子要先放在阴凉处晾干,然后用特制的工具将竹子劈成粗细一致的竹篾。劈竹篾是个技术活,既要力气又要技巧,手腕用力均匀,才能让竹篾薄如蝉翼,却不易断裂。有的竹篾还要刮去外皮,露出里面洁白的部分,让编出来的物件更美观。

编织的过程更是考验耐心。简单的竹篮用 “一上一下” 的平编法,复杂些的则有斜纹编、花纹编等。老艺人的手指灵活地穿梭在竹篾之间,时而挑、时而压,原本零散的竹篾在他们手中渐渐有了形状。编到转角处,竹篾要巧妙地转弯,保证物件的牢固和美观。一个小小的竹篮,往往要花上大半天时间才能编好,每一个针脚都凝聚着心血。

竹编物件不仅实用,还透着自然的美感。竹篮用来买菜,环保又结实;竹筐用来装粮食,通风防潮;竹席铺在身下,夏天睡着清爽凉快。以前的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几件竹编用品,它们陪着人们度过一个个春夏秋冬,见证着生活的点滴。

如今,机器生产的塑料制品渐渐取代了竹编,但仍有一些老艺人坚守着这门手艺。他们说,竹编不仅是谋生的技能,更是一种传承。看着那些粗糙的竹子在手中变成精致的物件,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满足。偶尔有年轻人来学习竹编,老艺人们总是倾囊相授,希望这门手艺能一直传下去。

竹编里的匠心,是对自然的敬畏,对手艺的执着。那些带着温度的竹编物件,不仅方便了生活,更让我们在快节奏的时代里,感受到传统手艺的温度与力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怎样到RCEP成员国投资”新... 新书揭幕仪式。广西人民出版社供图 7月5日,由广西出版传媒集团主办,广西人民出版社、广西国际法学研究...
原创 溥... 溥仪的一生历经波折,从紫禁城被赶出来后,辗转全国各地,不过他还是很幸运的。清代皇族不仅没有遭遇大规模...
原创 1... 1984年,慈禧太后的棺木被重新开启,发现其遗体已严重腐败,表面粗糙如干牛粪,这一景象被永久记录在了...
原创 秦... 公元前260年,在一个漆黑的夜晚,秦国大将白起用巧用诈术,把赵国45万战俘活埋了。 这是司马迁老先生...
原创 陈... 在开国将领中,陈赓大将是很特殊的一位。他不但战功赫赫,而且非常幽默。 比起大多数将领的不怒自威,陈赓...
原创 曹... 在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时期,并不是像三国演义中讲述的那样,从整体上来说,魏国的势力更加强大。这很好理解,...
原创 曹... 提到三国时期的刘备,人们脑海中很容易就会自动浮现出一句歇后语:刘备摔阿斗 ——收买人心 。那是在建安...
原创 1... 1971年,约翰和伯克从伦敦 飞到非洲 肯尼亚, 想要看一眼 当年 他们放归自然的小狮子 。 他们没...
原创 司... 三国时期,各方势力的博弈也造就了很多经典的战役,也有很多的计谋流传至今,仍然被人津津乐道。 而其中诸...
原创 溥... 北京,这个地方对溥仪来说是无比的熟悉,可他已经很多年都没有来过了。当年的溥仪还是一位有着一腔热血的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