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三国时期的刘备,人们脑海中很容易就会自动浮现出一句歇后语:刘备摔阿斗 ——收买人心 。那是在建安五年(200年),刘备大军被曹操击破,无奈之下只能率众逃亡,大将赵云为了救刘备的儿子阿斗,在曹军阵营中七进七出,冒着生命危险将阿斗给救了回来。
刘备在见到抱着阿斗飞奔而来的赵云时,感动之下直接将阿斗摔到了地上,说:“就因为你这个小子,差点让我失去一个兄弟”,赵云连忙将阿斗给捡起来,流着泪对刘备说:“我就是为您死上一万次,也无法报答您的恩德”,于是后世就有了“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的歇后语流传。
事实上在那一个时代里,不仅仅是刘备说过这样的话,那一个打败他的曹操曾经也说过类似的话,那是在建安二年(197年),曹操率领大军征讨镇守在宛城的诸侯张绣,张绣非常爽快地就投降了,但是曹操入城以后就强行纳张绣的亲婶婶为妾,张绣大怒之下起兵围攻曹操。
曹操在仓促之下无法组织起有效的防御,差一点就死于乱军之中,最终得以成功逃命,主要靠的是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以及大将军典韦,这三个人拼死掩护,将自己的战马让给了曹操,哪怕是身上几十处伤口也绝不撤退,最终三人战死在宛城。
逃出生天的曹操在得知消息以后,流着泪叹息说:“我并不思念长子和侄子,唯独对大将典韦的逝世非常痛心”,这句话与刘备摔阿斗时所说的话其实差不多,不过由于“宁我负天下人,勿天下人负我”在前,以至于流传程度不是很高,也让曹操主动将7个女儿,都嫁给同一个人的事少有人知。
曹操说不思念自己的长子曹昂,那主要是为了收买将士们的心,以便让他们像典韦那样为自己拼命,而他将7个女儿都嫁给同一个人,那又是为了什么呢?如果仅仅是为了拉拢安抚将士们的心,那自然也用不着这样啊,若是嫁给七个人的话,拉拢的人岂不是要更多,为何要将其嫁给同一个人呢?
有专家表示这正是曹操的明智之处,因为他那七个女儿所嫁的人名字叫做刘协,又名为汉献帝,是汉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尽管当时身为傀儡,是被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中的天子,但是依然占据着大义的名分,很多人都利用刘协的名义来反对曹操,刘协也曾经与自己原来的伏皇后商量,请岳父去联系人马来诛杀曹操,也就是所谓“衣带诏”事件。
等到“衣带诏”计划失败以后,曹操见刘协的伏皇后一家都给杀掉,但是他并不敢对身为皇帝的刘协下手,只能够尽量削弱他势力壮大的可能性,并且让他不敢再对自己下手,于是就将自己的7个女儿都嫁给他,让刘协不再有通过妻子联络其他势力的可能性,同时也让自己成为了刘协的岳父。
汉朝皇帝最重孝道,基本上每一个皇帝的谥号中都会加一个“孝”字,曹操既然成为了刘协的岳父,那么刘协自然也就不能够再去杀曹操了,同时天下百姓官员在得知这个事情以后,也感受到了曹大丞相对于大汗皇室的一片忠心,自然又是一片歌功颂德之声。
曹操为何主动将7个女儿,嫁给同一人?专家:这正是他明智的地方!
参考资料:《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