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丨《你的物品,是你的内心》——舍不得扔的,从来不是那件旧衣服
创始人
2025-07-09 21:08:46
0

书籍实拍

书名:《你的物品,是你的内心:一位心理治疗师的手记》

作者:安静

凌晨一点,你又一次盯着衣柜发呆。那件“以后瘦了能穿”的牛仔裤,塞在角落三年;双十一买的好几件小衫吊牌未拆,却总觉得自己“没衣服穿”;前任送的围巾藏在抽屉最底层,像一块不敢触碰的疤。你叹了口气——明明读过无数整理术,为什么还是治不好“囤积癖”?

心理治疗师安静在新书《你的物品,是你的内心》中给出答案:“整理收纳从来不只是家务,而是一场直面内心的手术。”

作为专业心理治疗师兼日本收纳协会顾问,她将荣格心理学与整理术相融合,带读者揭开一个真相:“你舍不得扔的从来不是物品,而是它承载的某个自己。”

“断舍离”成为新的“信仰”,

我们为何依旧焦

近年来,#极简主义 这个话题频频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和万千追捧,网红博主晒出“空无一物的房间”,点赞过万;B站上的整理视频也收获高分流量:“挑战扔100件东西”“跟着收纳师学叠衣”。可评论区总有人苦笑:“每次整理完,过三天又乱了”“扔东西时心痛得像在割肉”。这揭开了当代人最深的悖论——“物质从未如此丰裕,心灵却前所未有地荒芜。”

商务印书馆的新书《你的物品,是你的内心》的作者、心理治疗师安静曾犀利指出:整理术不该是新的焦虑来源。当你在物品取舍间痛苦挣扎,其实是在与自己的潜意识博弈。

内页展示

物品心理学:

你的家,是你内心的投射

结合多年的心理咨询经验,作者指出了物品与心理的深层关联

执念型囤积:保存童年课本、前任礼物,本质是对逝去时光的悼念。

焦虑型囤积:囤积纸巾、药品,暴露对“匮乏感”的过度防御。

自我惩罚型极简:扔掉所有舒适旧衣,可能暗示“我不配拥有更好的”。

书中特别分析常见场景

塞爆的衣柜挂着“社会角色”与“真实自我”的冲突;

积灰的书架堆砌着“理想人生”“现实拖延”的鸿沟;

杂乱的玄关:折射出对外界压力的无意识抗拒

内页展示

那些物品教我的事

极简不是终点,清醒才是。整理即疗愈,书中案例里的抑郁症患者,通过清理堆满药瓶的床头柜,重获对生活的掌控感。我们可以每天清理1平米的空间,慢慢找回对自己人生的掌控感。关键不是扔掉什么,而是选择留下怎样的自己。

给每件物品拍照,建立“电子记忆库”。

举办“物品告别仪式”,比如给旧情书举办一个小小的焚信仪式。

书籍实拍

如果整理完房间,还想整理潜意识——同作者新书《你的隐秘,梦知道》同时上市,正在热卖中:从反复出现的梦境中解码焦虑源头外在的混乱靠收纳,内在的困惑靠解梦,治愈本就是一场双向奔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民... 这些年,关于民国大师陈寅恪用日语大骂日本鬼子并且让日军首领向他道歉的故事传得神乎其神,引起后人质疑。...
原创 海... 寸心惟为主,百计只安民 很早以前就知道海瑞是一清官,这当然是拜文革所赐,在我还是孩提的懵懂中,文革便...
原创 前... 对于那段历史不可否认的是二战时期的德国,有着全世界最精锐的士兵和坦克部队,这些战力是一战那段历史结束...
原创 汶... 2008年5月12日,我们永远难忘这一天带给我们的伤痛,同时,也将永远铭记那些英雄们在这一天带给我们...
原创 慈... 1908年10月21日,被囚禁的光绪帝驾崩,第二天下午2时许慈禧太后也在自己的仪銮殿中去世,傀儡皇帝...
原创 清... 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但没有承认新中国的合法性,还在经济技术上封锁中国,在政治外交上...
原创 辽... 别看这个村庄不大,但是人家村里人的姓氏,绝大多数都是爱新觉罗。单凭这一点,就一个字:牛。 虽然,大清...
原创 7... 前言 当年在朝廷之中很有话语权的重臣李善长最终的下场可以说是很惨的,当年在朝廷之中李善长愈发的嚣张跋...
原创 一... 历史上朱元璋的名声并不好,也有人说这是清朝人故意在黑他,但是无论如何关于朱元璋的一些基本事实是无法改...
原创 元... 在了解了中国古代史的内容之后,不难发现人们都对完成统一大业的封建君主和封建王朝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