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绘画名作:
东晋 顾恺之 的 《女史箴图卷》:《女史箴图卷》是西晋广武侯张华所写,文字内容是关于女子的德行操守,以教化训诫为目的。顾恺之将文中故事以图画的形式加以描绘,使之通俗易懂。现存《女史箴图》最早的画本是唐代摹本,原为清宫旧藏,现藏于大英博物馆。此卷为宋人摹本,全图有画11段,分别为“樊姬感庄”、“卫女矫桓”、“冯婕妤挡熊”、“班婕妤辞辇”、“防微虑远”、“知饰其性”、“出其言善”、“灵监无象”、“欢不可以渎”、“静恭自思”、“女史司箴”。本卷为白描人物,笔法流利,线条细劲连绵,比高古游丝描又多了几份挺健,更接近李公麟一派。人物形象有古意,此卷宋摹本较唐摹本画面内容多两段,对了解《女史箴图》母本及其流传,以及早期人物画法的演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女史箴图卷》
《女史箴图卷》
唐 韩 晃 的 《五牛图卷》: 《五牛图》是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珍品。麻纸本,纵28.8厘米,横139.8厘米,无款印。画中五只不同形态的牛,从琐的角度表现了牛的生活形态和习性,结构标准,造型生动,形貌真切。这幅《五牛图》是一幅纸本设色画,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用纸作画的作品。
《五牛图卷》
《五牛图卷》
《五牛图卷》
《五牛图卷》
《五牛图卷》
唐 阎立本 的 《步辇图卷》:《步辇图卷》乃唐操阎立本所画。阎立本是唐代著名画家,擅长工艺,多巧思,工篆隶书,对绘画、建筑都很擅长。所画题材广泛,除宗教画外,人物、马车、山水、台阁皆擅。《步辇图卷》,绢本设色、纵962.5px、横3225px,是一幅真实记录并再现一千多年前古代藏族与中原地区友好往来的历史画卷。
《步辇图卷》
《步辇图卷》
南宋 梁 楷 的 《泼墨仙人图轴》:
梁楷,南宋画家,祖籍东平(今属山东),居钱塘(今浙江杭州),从贾师古学画,山水、人物、花鸟兼善,但今人多见其传世之人物画,其《八高僧故事卷》及《释迦出山图》中的树石山水,显示其山水画的功底非常深厚。宋宁宗嘉泰(1201-1204)时为画院待诏,并赐佩金带。然其性格豪放不羁,“敝屐尊荣,一杯在手,笑傲王侯”,不能忍受画院的规矩,遂将金带悬壁,离职而去,人称“梁风(疯)子”。多作释道、鬼神,有两种几乎截然不同的风格,一种是“细笔”,取法吴道子、李公麟,衣褶用尖笔作细长撇捺,转折劲利,称“折芦描”;一种是“减笔”,继承五代石恪的简括,以寥寥数笔横扫,墨色淋漓飘逸,对后世简笔写意画的发展影响极其深远。
《泼墨仙人图轴》
《泼墨仙人图轴》
《泼墨仙人图》(见图)便是其传世名作。此画以高度集中概括的简练手法,用蘸墨大笔,寥寥几笔,如墨泼纸,信笔而成,描绘出一个醉醺醺的神仙形象来。此画极为生动,堪称神定气足,达到了水墨画的极致。画上有题诗云:“地行不识名和姓,大似高阳一酒徒,应是琼台仙宴罢,淋漓襟袖尚模糊。”梁楷的这种泼墨画法为后世禅宗画开了先河。此画曾经乾隆、嘉庆两朝内府收藏。
元 黄公望 的 《富春山居图卷》:
《富春山居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纸本,水墨。始画于至正七年(1347),于至正十年完成。该画于清代顺治年间曾遭火焚,断为两段,前半卷被另行装裱,重新定名为《剩山图》,现藏浙江省博物馆。被誉为浙江博物馆“镇馆之宝”。后半卷《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前半卷《剩山图》纵31.8厘米,横51.4厘米。后半卷《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纵33厘米,横636.9厘米。
《富春山居图卷》
元 倪 赞 的 《六君子图轴》: 元 倪瓒,纸本 墨笔,纵61.9cm,横33.3cm。倪瓒,初名珽 ,字元镇,号云林子,幻霞子等..擅画水墨山水,对明清文人山水画有较大影响,元四家之一。
《六君子图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