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朱旦华同志,是原江西省政协副主席,其第一任丈夫是毛泽东的弟弟毛泽民同志;在毛泽民牺牲后的建国初期,她又嫁给方志敏烈士的堂弟、曾任江西省省长兼省军区第一政委的方志纯为妻。她一生的经历虽然坎坷,但始终用言行坚定革命意志、践行廉洁奉公的好品质。
《朱旦华,是如何用言行坚定革命意志,践行廉洁奉公好品质的呢》文章是纪念第74个国庆节的第二篇,将分为上、下两篇发布,上篇说的是:朱旦华同志在战争年代的事迹。
一.毅然奔赴延安,立志要跟党走
朱旦华,原名姚秀霞,于1911年12月26日出生在浙江省慈溪县庄桥镇。她出生于一个没有朝代的特殊年份,因为1911年清朝政府已经被辛亥革命推翻,而中华民国政府尚未成立。
朱旦华的父亲原来在上海当学徒,后来与亲朋一起做土布生意,并将全家迁到了上海。朱旦华的母亲生有三女七男,朱旦华排行老二。由于上海市场同行竞争激烈,朱家的土布店被挤垮了,生活异常艰难。
朱旦华小学毕业后,为节省学费又不耽误学业,就考上了免交学费的上海务本女子中学师范科。由于她学习勤奋,很快成了学校的优等生。毕业后,她留在学校教务处当办事员,工资全部交给母亲养家糊口。
从小艰苦的生活经历,让年轻的朱旦华养成了吃苦耐劳、勤奋学习、勇于承担家庭重任的好习惯。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彻底打乱了朱旦华的平静生活,随着上海务本女中的停办,迫使她必须另找出路。
就在彷徨之时,突然有一天,朱旦华收到了一位好友从延安寄来的信,她看后非常兴奋,就把信交给了地下党办的《解放周刊》。该刊在以“陕北来信”为题发表出来以后,吸引了许多上海进步青年与文化人士。朱旦华更是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向革命圣地延安。
朱旦华的举动与迫切奔赴延安的心情,被东北抗联将领李延禄的女儿李万新知道后,立即资助了她七十元钱,作为去延安的路费。于是,她绕道浙江的宁波、金华,江西的南昌、九江,湖北的武汉,历经千难万险,终于在1937年冬到达延安,进入陕北公学学习。
陕北公学是一所培养革命干部的学校。党中央的领导同志毛泽东、张闻天、朱德、陈云等和许多著名的理论家都到这里讲课。虽然生活十分艰苦,但朱旦华对这里的学习环境很满意。在延河水、小米饭的喂养下,在马列主义的熏陶下,朱旦华像许许多多进步青年一样,茁壮成长起来,并且确立了坚决跟着共产党闹革命的志向。
二.极力宣传党的政策,组织募捐支持抗日
1938年2月,因为表现出色,朱旦华在陕北公学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陕北公学毕业后,她听从党的安排,和28个毕业生一道,去了当时的统治者是盛世才的新疆开展工作。
起初,为了得到苏联的援助,盛世才接受了中国共产党联合抗日的主张。他还提出在新疆实行"反帝、亲苏、民平、清廉、和平、建设"的六大政策,同意在迪化(乌鲁木齐)设立八路军办事处(不公开挂牌),并请共产党派干部去帮助他。
来到新疆后的朱旦华,被分配到省立迪化女子中学任教导主任。不久被推选为新疆省妇女协会常务委员兼宣传部长、秘书长,新疆省政务委员会委员。她把学校当作传播革命思想、培养进步青年、壮大革命力量、支援抗日前线的重要基地。
朱旦华制定了"诚毅团结、勤肃紧张、敏活健壮、精勇创造"的十六字校训,在教学中,她着重于讲"反帝、亲苏",向学生灌输马列主义思想,从而使迪化女中的师生们,开始树立起了革命人生观和世界观。
朱旦华组织学校师生业余歌咏队、话剧团,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上街宣传演出。她还编辑发行《妇声半月刊》、《新疆妇女》等刊物,宣传马列主义理论和抗日救亡运动;宣传妇女解放;介绍苏联,因而被称为"朝气蓬勃、奋勇向前的新女性"。
朱旦华还想方设法找到当时在新疆的文艺界名流赵丹、徐韬、叶露茜、俞佩珊、鲁少飞,以及从延安来的于村、白大方等人,请他们来迪化女中,辅导女中话剧团演出了《朔风》、《妇女解放三部曲》、《乱世男女》、《雷雨》、《屈原》、《北京人》和《武则天》等剧目。结果通过她们的演出,竟然募集资金买了一架飞机支援抗日。
三.组建革命家庭,接受战争洗礼
在革命战争年代,许多革命者都是把革命事业放在第一位,全身心地投入到火热的战斗和工作之中,很少有人和有条件去考虑个人的婚恋问题。朱旦华就是其中之一,她在工作上有使不完的劲,但关于找对象的事却一直没有考虑过。
1938年冬,朱旦华参加了新疆省政务委员会工作会议。会上,新疆省财政厅代厅长周彬,提出改革,势必会触犯新疆各层官吏的直接利益,在座的大多数人不同意。会议一下冷了场。而朱旦华感到是件大好事,她大胆起立发言支持。新疆省主席盛世才也随之表态,周彬提出的方案终于通过了。
会后不久,朱旦华接到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的通知前往,主任邓发向朱旦华介绍说,财政厅代厅长周彬是个老布尔什维克,他是毛泽东同志的大弟弟毛泽民,曾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行长。
在1938年2月时,党中央决定毛泽民到苏联去治病,因中苏边境发生传染病,交通中断,盛世才邀请他留下来帮助整顿财政。他在新疆化名周彬。正是这次财政会议,让朱旦华引起毛泽民同志的好感和关注。之后,邓发做了朱旦华和毛泽民的“红娘”。
1940年5月,从苏联治病归来的毛泽民和朱旦华在新疆省政府礼堂举行了文明婚礼。婚后他们的生活简朴、甜蜜而繁忙。在毛泽民忘我的工作中,新疆金融财政一天天走向正轨,成为中国战火连天中的难得乐土。
1941年2月14日,毛泽民和朱旦华唯一的孩子毛远新出生。毛泽民给孩子取名时说:“按韶山毛氏族谱牒序:我这一辈是泽字辈,我们的孩子属远字辈,他又出生在遥远的新疆,就叫远新吧。”“远新,好!多么形象又有意义的名字!还是韶山的派名呢!”朱旦华忍不住亲着孩子小脸蛋笑着点头。
正当朱旦华与毛泽民组建的家庭其乐融融,他俩的前景一片光明之际,随着新疆省主席盛世才的“变脸”,一场灾难突然降临到他们的面前。要知后事如何,请听下篇分解。
《朱旦华,是如何用言行坚定革命意志,践行廉洁奉公好品质的呢》下篇主要叙述解放后的朱旦华,是怎样践行廉洁奉公可贵品质的,敬请大家持续阅读。
本文由“老吴侃国学今用”原创,欢迎关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