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千古第一贪”和珅的书法,推翻“字如其人”,美得令人语塞
创始人
2025-06-29 16:30:41
0

看过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宰相刘罗锅》的朋友,一定对剧中的“反派”和珅印象深刻。他玩弄权术、讨好乾隆、贪污纳贿但同时又能力出众、处理事务敏捷妥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物。他在狱中自缢后,嘉庆帝曾评价他:“小有才,未闻君子之大道也。”

和珅,姓钮祜禄氏,乾隆十五年(1750年)生,满洲正红旗人,承袭三等轻车都尉。这些身份听着虽然显赫,但到他这一辈时已经相当没落了,他与弟弟和琳幼年时吃了不少苦。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和珅授上虞备用处侍卫、銮仪卫侍卫,因才思敏捷、办事机灵得到皇帝赏识。

此后,和珅“火箭式”升迁,1775年升为户部侍郎、军机大臣兼内务府大臣,1780年授户部尚书、御前大臣、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和议政王大臣。身居高位长达20余年,乾隆几乎对他是无条件的袒护。

除了业务能力过硬外,和珅还擅长迎合乾隆的喜好,这在书法上便能看出。康雍乾三代君主对米芾赵孟頫董其昌的书风极为推崇,和珅便广泛收集并临摹这些名家的法帖,诸如米芾的《蜀素帖》、赵孟頫的《行书千字文》《与山巨源绝交书绝交书》、董其昌的《岳阳楼记》等都是由和珅献给皇帝的。

和珅极善楷、行二体,还多次奉命抄写经文,北京故宫就珍藏着他的真迹《无量寿经》。此作是他奉敕所写,写好后被乾隆秘藏,全文精致典雅,以楷书写成,花边瓷青纸更增添了几分庄严与贵气。当时的达官显贵中,人们把和珅与董诰钱沣并称“三书家”。

和珅的字起收笔温润含蓄,露锋轻落、收笔微顿,尽显“馆阁小楷”之圆润内敛,横画起笔藏锋逆入,行笔中锋,无过于凌厉的圭角,契合官场文书端庄不佻的审美。提按分明,筋骨丰沛,较馆阁体又更显书写意趣。捺画重按后渐提,收笔略作自然波磔。

结字中正宽博、端庄匀称,中宫松紧适度,以“清”字为例,左部紧缩上提,右部拉长,形成“左高右低”的稳定感,通过细微变化打破呆板,展现“在规范中求灵动”的特点。偶有欹侧,以增加动势和张力,整体依旧重心稳健,较欧楷“险绝取势”更显稳中求正。章法疏密得宜,墨色枯润自然,没有半点狂怪。

和珅这幅字非常符合乾隆时期的宫廷审美,以大气典雅为主,如果结合当时宫内的瓷器纹饰,就更加体会到了。和珅的字虽然比不上同为奸臣巨贪的蔡京秦桧严嵩,但依然能推翻“字如其人”这一观念。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司... 1948年9日,由许世友、谭震林指挥的济南战役,华野共动用了14万兵力,经中央军委批准,这14万兵力...
原创 定... 宋仁宗景祐五年(1038年),李元昊称帝,建立西夏王朝,从此拉开了宋夏战争的序幕。李元昊凭借着自己高...
原创 《... 作为影视剧作品中独立团的政委,赵刚这个人几乎是一个完美的形象。他的原则性强、各方面的能力也很突出、凡...
原创 晚... 在清朝,两广总督可是一个级别很高的官职。清朝一共设置了11位总督,其中有直隶总督,东三省总督,两江总...
研讨会|重审明清禅宗的活力——... 在现代佛教史的叙述脉络之中,对于明清佛教,尤其是禅宗有着两种较为刻板的印象,一种是认为汉传佛教在唐代...
回顾黑人弃儿被浙江奶奶收养11... 2010年年底的一天,浙江省兰溪市柏社乡里一对祖孙行走在乡间小路,这看起来很平常的一幕却让周围的村民...
原创 广... 我国是一个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的国家,因此在我国的历史上,很多地方的名字都是有其历史的。地名在一定程度上...
原创 九... “在这里,我就是王法!”刚上任的辽宁省长岳岐峰怎么也不敢相信,这些话竟然是从一群穿着警察制服的人口中...
原创 三... 前言: 一部《三国演义》勾起了多少人的英雄梦。 演义中羽扇纶巾的谋士,长枪白马的武将给原本的汉末乱世...
原创 大... 大禹治水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大鱼为了能够治理黄河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这种精神是需要我们学习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