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簇燃烧了60年的蓝色火焰!打卡重庆长寿“地火村”奇观 一簇燃烧了60年的蓝色火焰!打卡重庆长寿“地火村”奇观
创始人
2025-06-25 16:30:23
0

6月25日是全国土地日。当人们谈论起土地保护,目光常投向良田沃土,然而在重庆长寿新市街道“地火村”,一片看似贫瘠的土地下藏着一簇燃烧了60余年的蓝色火焰,是土地资源中难得的一道奇观。


春冬时有村民在“地火”上架锅。袁志龙 摄

走进东门村,数个不起眼的土坑里,跃动的火焰不分昼夜、无惧风雨地燃烧着。这股自20世纪50年代燃起的“地火”,已经成为当地一道奇异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打卡”,见证这片大地深处涌动的能量。

这持续燃烧的“地火”并非远古遗迹,而是源于一次工业勘探的“无心插柳”。时间回溯至20世纪50年代,一支油气勘探队在此钻井勘探。当发现天然气储量稀少、缺乏商业开采价值后,队伍对钻井进行了回填处理。


“地火村”燃起的火苗。袁志龙 摄

然而,“地火村”的故事就此开始:微量的天然气并未就此沉寂,它们沿着钻井周边因技术局限或地质变动形成的岩石裂隙,持续不断地向上逸散。当这些气体偶然间被点燃,一片稳定燃烧的火源就此诞生,并由此开启半个多世纪的“燃烧之旅”。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页岩气分院副院长、总工王锦喜告诉上游新闻记者,长寿“地火”的形成诠释了三个不可或缺的要素——稳定的气源、畅通的通道、有效的点燃。地下的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是基础燃料;钻井处理遗留或地质变动产生的裂隙网络,为气体提供了抵达地表的通道;气体渗出后接触空气,一旦遭遇明火或高温,便被成功点燃。綦江区新盛街道虽有天然气逸出,但因逸出口位于水塘中,隔绝了与氧气的充分接触,未能形成壮观的“地火”奇观。

按照他的分析,这簇跳动了60余年的火焰,其影响是双面的。一方面,持续逸散的甲烷是强效温室气体,可能导致局部土壤酸化,火焰周边长期高温炙烤,使得土地寸草难生。另一方面,对东门村村民而言,“地火”曾是生活的一部分,提供了煮饭烧水的便利。如今,它更是化身为独特的旅游资源,吸引游客在安全距离内体验“地火烧烤”,感受大地蕴藏的神奇能量,为当地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守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既在看得见的良田之上,也在那些看不见却同样珍贵的‘地下宝藏’之中。”王锦喜说,在全国土地日审视这簇“地火”,它不仅是地质奇观,更像一面镜子在无声地提醒:要科学勘探、开发、保护每一寸土地之下的资源,最大限度减少对地表生态的干扰与资源的浪费是“节约集约用地”理念向地下空间的延伸。

上游新闻记者 郭发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存银行不如买银行!银行ETF再... 财联社7月9日讯(记者 闫军)银行板块又让人高呼看不懂了,一边是逐渐承压的基本面,一边是股价势如破竹...
意大利考古专家:意中世界文化遗... 多名意大利考古专家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意大利和中国应继续围绕世界文化遗产开展合作,帮助两...
原创 李... 李斯,是秦朝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背后英雄。他的人生轨迹,从一名普通士子到成为秦始皇的左右手,...
原创 彭... 1953年夏天,罗荣桓因为身体不好,在北戴河疗养。 这天,彭德怀过去看他,两个人都是井冈山时期的老战...
原创 他... 长征可以说是我们中国红军历史上的伟大奇迹,确实估计之后无人能创造出如此辉煌的壮举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原创 苗... 长城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军事防御工事之一,在历史上拥有非常高的地位。人们在形容一些军事防御工事的...
原创 明... 明朝建立在元末农民起义的基础上,朱元璋迅速崛起,陆续平定了张士诚、方国珍、陈友谅等割据政权,准备一统...
原创 司... 我们都清楚历史是写给胜利者的,作为皇帝,是不会承认自己的错误的,在古代以儒家的仁义之道,君为臣纲的思...
原创 中...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由于有些历史片段离我们太远了,所以导致在界定上有些模...
原创 淮... 下面这张照片,大家肯定都很熟悉了,是当年淮海战役时,我军总前委的五位成员: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