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展出的部分印刷作品。(雅昌供图)
深圳新闻网2025年5月26日讯(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魏沛娜)5月21日,以“智启未来:永续艺术脉动”为主题的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雅昌艺术中心分会场开幕。
本届文博会,在数字浪潮重塑文化版图的背景下,雅昌在科技与艺术的交汇处构建智能化、全球化的艺术生态,为公众展现文化传承的当代路径。据介绍,“智启未来”体现雅昌在人工智能大语境下对艺术发展之路的探索,通过数字技术保存艺术,通过艺术品印刷、艺术数据综合服务、艺术云印、艺术IP应用等多元实践激活文化血脉,让艺术与大众日常生活同频共振。
在本届文博会上,雅昌与中科紫东太初(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佳能(中国)有限公司、宁波博洋控股集团、茑屋投资(上海)有限公司、平安臻颐年(上海)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画然美育文化创意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市左印视觉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广东树华科技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深圳出版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等知名机构及行业领军企业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这些合作围绕文化全产业链展开,包括文化数字化与数据资产入表和交易、艺术科技与智能应用、文化教育与美育服务、艺术产业与空间运营等多个方面。雅昌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推进艺术数据标准化建设,深化技术协同研发与跨界资源整合。
值得一提的是,雅昌艺术中心分会场聚焦艺术数字化保存,重磅推出一系列前沿技术成果:艺术家艺术数字文献系统,打破时间与空间的桎梏,为艺术作品及创作手稿等资料构筑起永久保存的数字港湾;与行业伙伴联合开发的高精度矩阵式三维重建系统,集成高清建模、快速采集和大尺寸文物无损数字化技术,全方位提升文物数字化的效率与质量,为文物的大规模展示、推广和保护开辟了低成本、高品质的全新路径。
除了前沿技术成果外,雅昌还不遗余力地将创新延伸到数字文化产品领域。活动现场集中展示的雅昌艺数盒子、雅昌百灵等产品,以多元内容与交互设计为载体,将艺术教育与文化传承融入数字生活场景,让传统文化与红色精神以更加鲜活的姿态触达大众。而在沉浸式艺术体验领域,雅昌同样不断突破边界,打造出一系列妙趣横生的互动项目。例如《红楼梦生成式粒子系统》,把画中人物变成百万级的动态粒子流,开创了文化遗产数字化呈现的新方式,等等。
活动现场,雅昌推出“香港印制大奖”作品展,精选公司历年获奖作品,不仅彰显了精湛的印刷工艺,更通过技术赋能,让艺术通过高品质的载体实现更广泛的传播;“艺术大书展”深度融合艺术与文旅主题,以书籍艺术作品为纽带,将艺术融入生活场景,打造永不落幕的纸上盛宴;雅昌联合《BranD》打造的印刷新动力设计展,聚焦设计师与印刷厂的协作创新,突破工业标准化藩篱,赋予纸媒独特的工艺与设计之美,为艺术传播注入创意动能;“胡马依北风——王争平摄影书展”凭借雅昌“雅映”技术,精准复刻蒙古马摄影作品的黑白神韵,重新定义艺术出版的品质高度;“阿拉克收藏视角——非洲当代艺术展”,汇聚非洲13国艺术家的多元创作,搭建起跨文化对话的桥梁,拓宽艺术传播的文化边界。
在文化创新的火热实践中,雅昌以“全民共创”为核心理念,持续激发文化消费新活力。在本次文博会,雅昌艺术云印聚焦大众需求,推出少儿美育、旅拍作品综合解决方案等创新项目,打破艺术创作与消费的壁垒,让每个人都能成为文化创造与消费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