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下艺术的征途,徐迎庆:尊重人工智能但不迷信它
创始人
2025-05-25 16:00:53
0

封面新闻记者 王一理 摄影 阿胥

“不管是翻阅新华字典还是大英百科全书,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下,其实大家对人类智能和人工智能都有着非常相似的表述和定义。我们当下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所谓的智能社会。”

5月24日下午两点,清华美院《艺术公开课》在阿来书房举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主任徐迎庆,以《艺境·蓉韵——科技赋能下的艺术创作与教育》为题,带领观众一起探讨当下科技赋能艺术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主任 徐迎庆

讲座伊始,徐迎庆首先通过一组数据展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趋势 ,从而引出AI科技助推下的内容生产代际变革。

“人类智能对人工智能有着叶公好龙的复杂心理。”2022年,一幅由人工智能经过900次迭代创作的作品,在科罗拉多艺术节上获得一等奖,这一事件引发争议,部分人认为人工智能作品不应拥有知识产权。在徐迎庆看来,此现象反映了人类对人工智能既期待又担忧的复杂心态,“或许可以把人工智能艺术单独分类,但建议对它要有更宽容的态度。”

未来人类是否会被人工智能替代?徐迎庆表示:“面对人工智能,尊重但不要迷信。”他认为,从工业革命以来,很多工作被机器替代了,但成千上万的新发明产生的同时也带来了众多的工作岗位。“我们需要做的是如何去学习和掌握人工智能的工具,更好、更多、更快地去创造新的工作机会,而不是整天担心人工智能会替代部分现有的工作。”他说。

按照清华美院惯例,每一次艺术公开课的课堂,都将有嘉宾对谈环境,这次在阿来书房的讲座也不例外。本场讲座的对谈嘉宾由在成都生活创作的当代艺术家朱可染,与巴黎HEC商学院中国区首席代表徐颖共同参与,以沉浸式艺术对话构建起全民美育的创新路径。

讲座现场

当被问到科技的发展是否会使传统绘画受到挑战这个问题,徐迎庆称,“艺术创作的实质是把人们对世界的感悟表达出来,在这个表达过程中,创作者和欣赏者的情感交流和互动是今天的人工智能尚不具备的。”

讲座结束后,徐迎庆接受了封面新闻记者的采访,谈及通过科技手段创作出来的产品是否会淡化了人的主体性这一话题,徐迎庆表示,人工智能的参与不会改变一些艺术作品的本质,“比如人工智能自动生成的东西,它可能确实是一个科技产品,但如果人工智能和人一块合作生产,那这就不太一样了,因为人的一些情感表达已经被揉进去了。”

据悉,清华美院《艺术公开课》是一门面向社会公众开设的艺术普及类的系列公益课程,已举办了多期。课程内容涉及艺术设计、美术创作、艺术与科学、美育等多个方向,旨在向公众介绍当下艺术的前沿研究、发展与思考。

上一篇:李昕:书法的行迹

下一篇:张铁林书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清朝对我们最大贡献是什么?# 清朝到底好不好?其实这也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清朝固然有它的优点,比...
原创 赵... 战国七雄,分别是秦、韩、赵、魏、楚、燕、齐七个国家。对于战国七雄的结果我们也都知道,最后是秦国统一六...
原创 为... 在国际社会上,恐怕没有哪个国家像韩国那样“独一无二”:它的国土是美国画出来的,经济是财阀把持的,连文...
原创 《... 30回合之内,能击败林冲的三大猛将。 1、玉麒麟卢俊义 卢俊义是林冲的师兄,学艺时间比林冲更长。 林...
原创 解... 解放军里职务最低的开国将军:一直到本人去世,最高职务仅为师长 世人皆知开国将帅的赫赫功勋,却鲜有人知...
原创 康... 在看纪录片圆明园的时候,我们会产生一种错觉,那就是当时的清朝,明明是封建时代,可是里面却充斥着各种西...
原创 朱... 声明丨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明太祖朱元璋,...
原创 《... 第十名:刘知远 兵器:四口柳叶飞刀 坐骑:乌骓马 没有受过正规训练,一马四刀的绝技在战场上傲视群雄。...
原创 贪... 巨贪曝光,震惊四座 今天,咱们来聊聊那个巨贪——李建平,一出手就是30个亿的大手笔,简直比抢银行还...
原创 乔... 提起乔家大院这四个字,人们往往首先就会联想到,当时那部火遍大江南北的影视剧作品——《乔家大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