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证明孔子是韩国人,韩国学者亮出3大“铁证”,网友2字精辟回复
创始人
2025-07-22 11:32:41
0

在国际社会上,恐怕没有哪个国家像韩国那样“独一无二”:它的国土是美国画出来的,经济是财阀把持的,连文化都是从别国“偷”来的。

为了让自己的面子稍微过得去,韩国一直在“抢先”申请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继他们将“江陵端午祭”据为己有后,又想要证明孔子是韩国人。

对此,中国网友只是送给他们2个字,却狠狠地打了韩国人的脸!

弱小卑微的藩属国

说到韩国在“申遗”这件事上的疯狂,还得从韩国的基本国情说起。提到韩国,有网友给出顺口溜,概括了中国人眼中的韩国:

“领土基本是弹丸,历史基本是杜撰;外交基本是无奈,战争基本是失败;地位基本是属国,心理基本是狭隘;科教基本是输血,体育基本是耍赖;相貌基本是整容,性格基本是作态;文化基本是抄袭,吃饭基本是泡菜。”

而在喜欢看韩剧的小女生们看来,韩国又是一个浪漫美丽、文明友好,到处都是俊男美女,不知道转过哪一个街角就会遇到爱情的国家。

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印象,都偏离了真正的韩国。

从地理位置上看。韩国位于亚洲东北部的朝鲜半岛,国土三面环海,东隔日本海与日本群岛遥遥相望,南面黄海,西临渤海与中国一衣带水,北方则与朝鲜沿北纬38度线划分出朝韩边界。

从卫星地图上看,韩国是个很小的国家,且地形多以山地和丘陵为主,仅有小块平原点缀在群山之间,气候也由于西伯利亚寒流的影响而格外湿冷,并不适合人类居住。

从历史沿革上看,韩国独立建国只有不到一百年的历史。

究其原因,乃是朝鲜半岛历来地狭人稠,大韩民族也因为资源匮乏而长期处于落后且弱小的境况,以沦为大国的附属国的方式来艰难求生。

而韩国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中国的附属国:汉代,朝鲜半岛被汉帝国划分为4个郡县:玄菟郡、乐浪郡、真番郡、临屯郡。

当时居住在朝鲜半岛上的卫满朝鲜王朝的君主与汉帝国交恶,汉武帝派兵攻打,杀死了当时的朝鲜王右渠,灭亡了卫满朝鲜,此后朝鲜半岛并入汉帝国版图。

此后,朝鲜半岛一直处于分裂状态,多个民族在其上建立了高句丽、百济国、扶余国等小国,但仍然从属于汉帝国。即使后来汉帝国灭亡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朝鲜半岛依然生活在强大的中原王朝的庇护之下。

到了唐代,新罗王朝统治了整个朝鲜半岛,并向唐帝国俯首称臣。唐帝国以其开阔的胸襟接纳了新罗王朝,并与之友好往来,这一时期朝鲜半岛从唐代学习了先进的科技与文化知识,生产力大大提高。

此后,不论朝鲜半岛上发生了多少次内部战争,但对于整个东北亚的历史来说,它的影响约等于“茶壶里的风波”。

穷人乍富不甘示弱

不过,别看朝鲜半岛一直依靠依附大国求生存,但他们并不满足于藩属国的命运。

和我们的东南亚邻居越南一样,朝鲜半岛上的国家和民族也怀着对大国崛起、繁荣富强的渴望,且由于总是无法满足,而变得越发强烈而畸形。

这从朝鲜半岛的历史上可见端倪。虽然实力弱小、地位卑微,但朝鲜半岛民族却一直在若有若无地挑衅着周边的大国:对汉帝国发起战争,在唐帝国的边疆挑衅,不为元帝国进贡……因此,他们屡屡因为“不听话”,而被一顿痛打。

而到了明末清初,这个在大国博弈中总是“又菜又爱玩”的弱小民族,才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发源于白山黑水之间的满族攻入山海关,并在极短的时间内入主中原,建立了大清帝国。

然而,满族的女真人入主中原后,很快便被汉民族同化,不再认同自己是朝鲜半岛民族的一员,对曾经的同胞不理不睬。朝鲜半岛上的李氏王朝,依旧偏安一隅弱小无助。

而到了近代,清帝国在西方列强的铁蹄下崩溃,失去依靠的李氏王朝沦为了其东方劲敌日本的殖民地。二战后,朝鲜半岛陷入了长期的被瓜分和分而治之的状态:冷战局势下,朝鲜战争爆发,国土被美国以“三八线”分为朝鲜和韩国两半。

靠近苏联与中国两大社会主义大国的朝鲜,长期依赖于中苏的扶持,并建立社会主义共和国;而三八线以南的地区,则在美国与日本的保护下建国,成为资本主义韩国。

作为美国在东北亚部署的同盟国,被资本主义阵营大力扶持的韩国一下子获得了不少外部援助,政治、经济、文化水平显著提升,迅速跻身发达国家的行列。

同时,为了让自己的国家看上去像是一个正常的独立国家,韩国人结合汉字和朝鲜文字的特点,发明了韩文,规范了韩语,又将中国的太极八卦图稍作修改,印制在国旗上。他们还很快谱写出了自己的国歌,并将首都定在汉城,后又改名为首尔,表示与“汉”没有关系。

经济的腾飞与国际地位的提升,使得韩国人有了宛如穷人乍富、扬眉吐气一般的补偿心理,迫不及待地要向国际社会彰显自己的发达与文明。

而韩国自身的条件又决定了它不可能发展出强大的第一和第二产业,只能致力于第三产业的发展。

于是,韩国人不甘示弱地大力输出自己的文化产品与服务产业:韩剧、医美、化妆品、奢侈品、服装制造、旅游……力争用意识形态上的实力,去占据世人的心灵。

指鹿为马吃相难看

然而,韩国的历史毕竟短暂,且作为藩属国也并不光彩,根本无法吸引历史悠久的其他大国国民。

心虚气短的韩国人为了发展,便强行包装自己的历史文化,打肿脸充胖子证明自己具有无穷的文化魅力。

韩国人自己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历史文化遗产,但周边的国家有啊!韩国人把目光转向了日本,但由于日本文化具有极强的独特性,而日本人对于文化产业的重视程度也不亚于韩国,他们根本无从下手。

韩国人又转向从俄罗斯窃取文化遗产,但俄罗斯文化的魅力比日本还要大,加上俄罗斯人彪悍强势的民族性格,韩国人更不敢造次。

只有中国看似有机会得手了。韩国人开始谋划怎样从中国“偷”来文化遗产,可是文化遗产是无形的,怎么才能让全世界相信那是韩国人的东西呢?狡猾的韩国人注意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个名录设立的初衷,旨在帮助各国、各民族保护本土和本民族的习俗、技术、意识形态等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并为全人类保存集体记忆。

但其中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那就是其申报需要由本国或本民族自主提出,且不能重复申报,也就是让各国对文化遗产进行“抢先注册”。

这一点就让韩国人钻了空子。

他们开始指鹿为马,首先在2005年,他们就将端午节包装成“江陵端午祭”,申报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当时的中国强烈反对,但未能改变这一局面。

不久后,韩国人得寸进尺,又开始宣传“孔子是个韩国人”!

韩国学者信口开河的理由有三:第一,孔子出生的山东半岛是韩国人的人文祖先檀君的国土;第二,韩国人有着浓厚的祭祀文化,而孔子也强调祭祀,和中国人不敬鬼神的传统不符;第三,朝鲜是箕子创建的,箕子是韩国人,那么箕子生活过的山东半岛就是韩国的!

面对韩国人的胡说八道,中国网友不以为然,只回应了两个字“荒唐!”

许多中国网友纷纷为此点赞,并在其后摆出了多条事实证据,证明孔子的中国国籍。

诸如,檀君在朝鲜半岛历史上是否存在还存疑,而其生活年代离孔子整整相差1500多年,用檀君征服山东的例子来佐证孔子是韩国人,无异于把全世界的人都视作东非草原某个部落的人。

而中国人的祭祀活动也很多,祭神祭祖祭名人,都是例子。箕子是中国人,到朝鲜半岛居住又不能改变国籍,而他的后代到底去了哪里,也还是未知数。

在铁证如山面前,韩国人的谎言不攻自破,至今孔子依然是板上钉钉的中国人,且永远都是一个中国人。

文化自信是大国崛起的标志之一,而我们要建立起自己的文化自信,就要重视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好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这样才能免于别有用心的国家的觊觎。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看祭孔大典,你在看什么?专家、... 来源:大众网-大众日报 金秋盛世,礼运东方,大哉夫子,万世景仰。甲辰年公祭孔子大典暨2024全球云祭...
原创 法... 波旁王朝,是欧洲历史上统治过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卢森堡等国家的朝代,至今仍然统治西班牙和卢森堡两个...
原创 0... 2005年的一个秋日,南京郊外的一座庄园里,一位年迈的老人缓缓走进院落。他的目光落在院中一对跪像上,...
原创 欧... 我们知道欧洲甚至是非洲一直都保留着贵族文化而中国为什么没有流传下来贵族文化呢?背后究竟有什么样的原因...
原创 杨... 历史长河中,有些名字如烙印般深深刻民族记忆中, 杨虎城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抗日战争时期重要军事将领,...
追光·故事|同为共富领头雁,朱... 来源:大众网-大众日报 同为共富领头雁,朱村代村有何异同? “1944年1月24日是除夕,500多名...
原创 一... 如果要评选如今社会最为畸形的一种现象,那就是“轻奢”,乍听起来是一个很高大上的词语,但实际上却透露着...
原创 老... 高门大户,名门望族,自古以来就是备受人瞩目的,那些处于厚厚围墙之外的人们,总是在猜测,在这样的深深庭...
原创 此... 在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大臣,他的存在让两位皇帝都感到恐惧,甚至在他去世后,皇帝还废朝三天以示庆祝。...
六朝人怎么玩“拼图” □ 本报记者 于 锋 走进南京博物院,位于历史馆的“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是很多人不会错过的文物。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