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骆公的艺术世界与精神力量
创始人
2025-05-25 11:31:31
0

▲ 读书的少女(油画) 37.7×46厘米 20世纪40年代 李骆公

在艺术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开拓者以独特的创造精神重塑传统的边界。李骆公正是在20世纪中国艺术转型期留下深刻印记的探索者。李骆公是难以被简单归类的艺术家,他既是篆刻家、书法家,也是油画家、教育家,更是一位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不断突围的思想者。近日,由北京画院、天津美术学院、广西书画院、桂林画院联合主办的“铁笔撼山岳——李骆公艺术研究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幕。展览精选了李骆公的120余件(套)作品,涵盖油画、篆刻、书法及交游四方面内容。

李骆公(1917—1992),福建福州人。原名李英,后改名李立民,笔名黑沙骆,晚年以“骆公”名世。这一名字的演变本身便暗示着艺术家不断自我革新的精神轨迹。1936年,李骆公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师从刘海粟、关良等现代艺术先驱,这段经历为他打下了坚实的现代艺术基础。1941年,李骆公赴日本留学,进入日本大学艺术科深造,主修现代画,在这里他接触到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潮流,尤其是受到表现主义与抽象艺术的影响,这为他后来的艺术风格奠定了基础。1944年,他从日本毕业归国,在哈尔滨进行大量油画创作。新中国成立后,李骆公创立河北师范学院美术系(天津美术学院前身),在艺术教育领域培养了大批人才。在肩负美术教育重任的同时,李骆公始终保持对艺术的探索,既坚持传统艺术内涵,又大胆吸收西方现代艺术的养分,这种鲜明的艺术品格也深深烙印在他的作品中。

李骆公的艺术视野呈现出鲜明的跨文化特质,其创作脉络的拓展与早年的海外经历密不可分。1941年至1944年留学日本期间,李骆公先后师承野口弥太郎、猪熊弦一郎、里见胜藏三位日本现代派画家。其中野口弥太郎与里见胜藏作品中鲜明的东方美学特质,以及当时日本艺坛所吸纳的欧洲现代艺术思潮,打开了李骆公的艺术视野,为其日后独特的创作语言埋下了重要伏笔。李骆公于1942年至1944年创作的《自画像》正是这一阶段的代表性探索,画面中既可见蒙克式笔触的颤动,又隐含东方肖像画对神韵的追求,堪称早期中西艺术语汇融合的珍贵案例。

然而,李骆公并未止步于对西方现代艺术的简单模仿,而是在深入理解其内核的基础上,进行了创造性地本土转化。20世纪40年代归国后,李骆公在东北创作期间尝试将表现主义的强烈笔触、抽象艺术的绘画法则与中国画的写意精神相融通,逐渐形成兼具现代性与东方美学的独特风格,创作出《哈尔滨街景之一》等一系列代表性油画作品,以简练的线条和块面结构表现城市景观,在保留具象元素的同时融入写意手法,展现出独特的现代风格。这种创作理念不仅超越了当时中国艺坛常见的“西画东渐”模式,更预示了后来“油画民族化”讨论中的诸多关键命题。这种开创性的艺术探索,既为其日后艺术语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彰显了他对东西方艺术融合的独到见解。

李骆公对篆刻艺术的探索始于传统,却突破了传统程式的桎梏。在继承“印宗秦汉”传统的同时,大胆融入了当代视觉结构与表现技法,开拓了“现代篆刻”的新方向。

▲ 我有我法(篆刻) 1980年 李骆公

▲ 肖形印(篆刻) 1960年 李骆公

李骆公的篆刻艺术扎根传统却突破陈规,他独创的“斧劈刀法”在保持金石古朴浑厚特质的同时,运用大刀阔斧般的凿刻技法来强化线条力量,刻意保留刀刻的痕迹,使创作过程本身成为作品审美的一部分,真正诠释了“铁笔撼山岳”的艺术境界。他的篆刻作品如《漓江烟雨》《念奴娇·赤壁怀古》等,突破了传统篆刻均衡平稳的章法范式,以强烈的视觉张力和运动感重构印面空间。这种对传统艺术形式的革新实践,打破了明清以来文人篆刻的精致化传统,回归金石的本源——那种未经修饰的、粗粝的、充满力量感的美,使传统篆刻焕发出新的时代气息。这种对“金石气”的追求,不仅体现在他的篆刻里,也贯穿于他的书法和绘画之中。

李骆公在书法领域同样也实现了开创性的突破。他的书法融合了甲骨文的象形性、汉碑的厚重感和狂草的奔放,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书写体系。他的“篆草”体打破了篆书固有的匀称结构,以夸张的变形和强烈的节奏感及象形的书写呈现,赋予了书法新的生命力。在《蝶恋花·答李淑一》《龟虽寿》等代表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将绘画的构图意识、篆刻的空间处理融入书法创作,形成了独特风格。这种形式实验,使中国书法突破了写字的局限,进入了抽象表达的现代艺术领域。

在20世纪中国艺术发展的多元格局中,李骆公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他既未陷入全盘西化的迷思,也不一味固守传统模式,而是在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中开辟出一条独具个性的艺术道路。李骆公在金石篆刻的现代诠释、书法文字的抽象处理,以及跨文化的创新融合等方面探索形成了他独有的艺术风格——兼具民族特质与现代精神的艺术范式。他的作品,无论是篆刻、书法还是油画,都保持着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同时又饱含着对当代精神的炽热求索。在今天这个艺术多元又容易迷失方向的时代,他的探索为“传统如何现代化”提供了另一种可能,其成功实践也提醒我们:真正的创新,从来不是对传统的否定,而是在对传统深刻理解后的重新诠释。

李骆公的“铁笔”,既能在坚硬的石头上刻下永恒的印记,也能在时代洪流中破浪而行。今天,在全球化和本土化交织的当代艺术语境中,李骆公的艺术遗产愈发彰显其价值。他那既深植传统文脉,又开拓创新境界的艺术智慧,正如他刻刀下的金石,历经岁月淬炼,历久弥新。

2025年5月25日《中国文化报》

第2版刊发特别报道

《李骆公的艺术世界与精神力量》

↓ ↓ ↓ ↓ ↓ ↓ ↓ ↓ ↓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从艺术欣赏到价值重塑:让美育生...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杨宝光 随着上海交通大学(以下简称“上海交大”)菁菁堂的幕布缓缓落下,掌声、欢呼...
耐磨刚玉陶瓷 这是(18897993153)整理的信息,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耐磨刚玉陶瓷是一种非常耐用的材料,它具有...
真让泽连斯基赌赢了?俄罗斯突收... 据中国青年网援引路透社报道,欧盟方面当地时间20日表示,就乌克兰危机对俄罗斯采取四项新制裁措施,其中...
韩国大选最新民调出炉,李在明当... 据光明网综合韩联社、路透社等媒体报道,韩国大选于当地时间18日晚举行首场电视辩论。 共同民主党总统候...
官方算分!切尔西如何进欧冠:赢... 北京时间5月25日晚,2024-25赛季英超第38轮将打响,五队竞争剩余的三个欧冠名额。切尔西官方发...
米兰国际家具展:传承与创新交融... 中国经济报导:威尼斯、马勒与19世纪玻璃温室的精神回响,灵感源自卢基诺·维斯孔蒂(Luchino V...
原创 印... 据报道,印度国防情报局召集70国外交官举行闭门会议,高调通报"朱砂行动"战果,却刻意将中国排除在邀请...
官方披露:石家庄市中院原院长李... 据河北省纪委监委5月25日消息:日前,经河北省委批准,河北省纪委监委对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原党组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