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的肖像:中外博物绘画艺术展”在四川大学博物馆开幕
创始人
2025-05-22 13:00:24
0

人民网成都5月22日电 (记者刘海天)5月22日,由四川大学博物馆主办的“自然的肖像:中外博物绘画艺术展”正式拉开帷幕。本次展览讲述从古埃及到现代中国数千年间博物绘画的历史,汇集了来自全球各地的博物绘画、版画和古籍等珍贵展品及标本300余件,是近年来全国范围内较大规模、体系最完整的博物绘画艺术展。

据了解,展览分六大板块,以时间和技艺为轴,带领观众穿越时空,领略人类与自然的隽永对话。

展览的开篇“文明肇建”讲述人类早期文明对自然的记录,包括古埃及的壁画、古罗马马赛克艺术、中国秦汉时代工艺美术中的自然图景等。

“手绘自然”则展示了西方世界从中世纪至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抄本中的动植物插图,如中世纪《动物寓言集》中的动物神话插图、抄本《草药志》中的植物形象等;

“东方世界”的内容则包括中国传统本草图谱和花鸟画作品中的动植物图绘,如明代柳如是的写生草虫册页、清代仿元代张中的《九蟾图》手卷、出自清宫的珍稀的异域禽鸟的绘画,以及帮助欧洲人了解中国博物学的外销通草画等等。

“梓工椠图”以东西方古代木刻版画为核心,包括国内首次展出的15-17世纪欧洲最成体系的草药志插图;同时,汇集了一批江户时代及明治之后日本出版的各类博物学木板印刷博物学谱录。观众不仅可以领略其中鲜明的区域文化特征,也可以感受到文化交融的时代特色。

“凿铜为谱”板块,整体上呈现出工业时代自然科学的视觉化进程。其中,精选了17-19世纪欧洲经典的博物学铜版画,通过精细的版刻墨线及绚烂的手工上色,使读者回顾这门艺术在博物学发展过程中留下的辉煌成就;展出了大量西方各国的石版画作品,既有遵从传统的手工上色版画艺术,也有19世纪末开始流行的套色石版画作品。

“中华新风”聚焦了中国现当代博物绘画,汇集了从民国到21世纪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博物绘画作品,既有传统工笔的延续,也有科学绘图的创新。

据介绍,本次展览的展品来源广泛,除了海内外私人藏家的珍贵藏品和本馆古代绘画,还有来自浙江自然博物院、成都博物馆、成都自然博物馆 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的博物画作和自然标本。展品中不乏首次在华亮相的世界知名博物版画作品。展览还特别设置了互动体验区,观众可通过AR技术“复活”古画中的动植物,或亲手尝试雕版印刷自然万物,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

作为一场高规格的艺术盛宴,展览还将举办系列学术讲座和导览活动,邀请博物学、艺术史领域的专家学者深入解读展品背后的历史与科学价值。

展览信息

时间:2025年5月22日—2025年8月8日

地点:四川大学博物馆负一楼临展厅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 9:00—17:00(周一闭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雍... (竹山解说《雍正王朝》第18期) 对于康熙主导的“朝廷百官议举新太子”运动,在竹山看来,最终达成预期...
原创 宋... 1161年秋,大金江南国主宋高宗赵构,在听闻金海陵王完颜亮率大军南侵的消息后,立刻吓破了胆。尽管前线...
原创 别... 作者:吴凡 无论是德云社相声里耳熟能详的老梗——“蒙古国海军司令”,还是现实中仅有3条船、7名船员,...
原创 刘... 据《三国志》记载,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在扫平北方之后,便亲自领兵80万攻打东吴,他要结...
原创 封... 说到封神里的妲己,许多人都会把她当成一个祸国殃民的妖女。 但封神里的妲己,准确来说并不是一个人,而是...
原创 海... 《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十六年 ( 1383) 正月,明朝派遣梁民出使琉球。同年九月,梁民“以货币往...
原创 美... 美国的《大西洋月刊》,是一本有关文学、政治、科学与艺术的权威杂志,是美国最受尊敬的期刊之一。 20...
原创 国... 世界曾经有四大文明古国,然而有三大古国在历史进程中文明都已经中断了,只有中国的文明依然能够保存至今。...
原创 苏... 中国古代有句话叫做“好汉架不住人多,双拳难敌四手”,意思是再强大威猛的人,其实也是很难打败人多的。这...
一次性出土百余件玉器!红山文化... 今天(22日)上午,在中华文明的璀璨星辰—“红山文化”命名70周年研讨会上,赤峰市敖汉旗元宝山红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