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5月19日电 (记者 王笈)中法文学“相逢”与人的“相逢”——《相逢:我眼中一甲子的中法友谊》新书发布会暨读者分享会近日在上海思南文学之家举办。
《相逢:我眼中一甲子的中法友谊》新书发布会。 主办方供图
《相逢》一书从法国“吴建民之友”协会主席徐波的视角出发,以一段段别开生面的交往故事,全方位展现了中法两国在人民情感、文化交流和社会联系中积累的深厚友谊。作为中法文化交流使者,徐波亲历中法之间诸多大事,既是见证者,也是推动者。4月25日,他被法国政府授予“法国艺术与文学司令官勋章”,以表彰其在艺术与文学国际交流领域作出的杰出贡献。
本场发布会的特邀嘉宾——著名作家毕飞宇也与法国文学有着深厚渊源。他的法文版小说《上海往事》《雨天的棉花糖》《青衣》等在法国广受欢迎,2004年被法国读者票选为最受欢迎的中国作家,2017年被授予“法国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
《相逢:我眼中一甲子的中法友谊》。 主办方供图
当天,毕飞宇和徐波以“中法文学‘相逢’与人的‘相逢’”为题展开了精彩对谈。毕飞宇认为,《相逢》一书在今天的语境下非常重要、及时。“徐波用自己数十年的经历现身说法讲述中法之间相互了解、相互支持的故事,这是一部有承担的作品,徐波是一位有承担的作者。”
在毕飞宇看来,“相逢”的关键是人,法国文学中带有人性最基本的善和构成人性最基本的爱。他回忆起自己年轻时阅读《悲惨世界》的震撼,“一个作家通过文学,让遥远的东方年轻人在他的作品中相逢,最终相逢的是人的灵魂、人内心的良知,决定了这个年轻人未来写作的走向,这个精神的底子是雨果帮我打下的。”
《相逢:我眼中一甲子的中法友谊》新书发布会。 主办方供图
徐波表示,全球化及网络世界已将中法两国连接在一起,“现在可能需要我们做的,是寻找一种新的文明‘相逢’路径和一种精神上的新的‘源头活水’”。2024年初,他参与组织举办中法建交60周年“甲子晚宴”;同年7月组织举办中法文学相逢论坛;最近正筹备第三届中法中学校长论坛。在这一系列活动中,中法各界人士的积极响应和热烈支持令人感动。
历史上也有很多“相逢”的故事。徐波提到,在上海,法国神父饶家驹曾在二战时期保护了数十万中国人。“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上海纪念饶家驹,相信这张‘友谊牌’能够拨动两国人民的心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