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这4个习以为常的喝茶方式,每一条都是坑,正在伤害你的身体!
创始人
2025-05-18 22:12:43
0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搜狐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昨天中午正准备午休时,突然接到了朋友的电话。

寥寥几句问候,听得出来她的嗓音中略带疲惫。

朋友正在为自己的母亲发愁——老人家吃了过年时冷冻在冰箱里的鸭肉,犯了肠胃炎,她不得不临时请假回家,送母亲去医院。

虽然言语上是抱怨,但更多的是无奈与心疼。

经历过物质匮乏的年代,节省惯了的老一辈人总是这样。

冰箱里放了好几个月的“僵尸肉”舍不得扔,吃出问题来去了医院,不仅要花更多的钱,身体还遭罪,得不偿失。

作为子女,有些怨怼的情绪也正常,肯定不是心疼钱,而是担忧父母的健康。

比起身外之物,父母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如今老人家的身体已无大碍,相信日后也不会再犯了。

但类似这样“省小钱花大钱”的操作,在生活中比比皆是。

就拿喝茶来说,这些年也见识了不少茶友们的饮茶误区。

有些习惯看似微不足道,长期以往对身体却没有好处。

为此,周末特地总结了4种常见的反向喝茶误区,供茶友们自查纠正。

《2》

反向喝茶操作一:爱喝浓茶。

虽说喝茶的口味因人而异,但还是不建议大家喝过浓的茶。

不论是坐杯闷泡出来的浓茶,还是增加投茶量泡出来的浓茶,其中的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都是超标的。

这些苦涩物质的刺激性很强,对肠胃并不友好。

另外,咖啡碱还有提神的作用,摄入过量的咖啡碱,对神经的刺激也很大。

有的茶友一喝茶就失眠,与过浓的茶汤脱不了干系。

喝茶,以浓淡适宜为最佳。

喝惯了滋味浓重的茶,味蕾的灵敏度下降,再喝滋味鲜爽的新茶就喝不出滋味来了。

标准容量110毫升的盖碗,投5克干茶冲泡出来的茶汤浓淡正好。

在此基础上,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适当调整,但切忌过浓。

香清甘活的茶,才是喝茶的好选择。

《3》

反向喝茶操作二:爱喝隔夜茶。

隔夜茶到底能不能喝?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其实问题根本无需纠结,不论怎么看,隔夜茶都最好别喝。

隔夜放了7、8个小时的茶汤,香气早已随风飘散,风味也发生了改变。

喝隔夜茶,喝不到鲜爽、清甜、润滑的口感,也不如刚泡的茶香。

更何况,非密封存放的茶水,或者盖碗内没泡完的叶底,容易滋生细菌,变质变味的概率很高。

内质丰富的高山白茶,冲泡出来的茶汤富含植物蛋白、天然果胶、茶氨酸等有益物质。

湿润又充满了养分的茶汤,对于细菌来说是绝佳的栖息地。

被细菌占领的茶汤,喝下去大概率要闹肚子。

另外,从早放到晚的茶,虽然没有隔夜,但细菌很可能比隔夜茶还多。

因为白天的气温比夜间更高,尤其在夏天,细菌的繁殖速度更快。

隔了好几个钟头的茶,色、香、味俱失,早就失去的品饮价值,没必要拿身体冒险。

《4》

反向喝茶操作三:茶叶拼配更好喝。

不知何时起,茶圈中就流行起了拼配茶的喝法。

红白茶拼配、新老白茶拼配、煮茶加小料,各种“创新”喝法五花八门,新茶友好奇,老茶友也在尝试。

但这样的拼配,毫无章法,大部分混搭茶叶冲泡出来的滋味都不尽人意。

白茶的滋味以鲜爽为主,红茶则偏甜润,混搭在一起,就像往橙汁中混入牛奶一样怪异。

用优质茶随意混搭,只会削弱茶叶本身的香气和滋味,白白浪费好茶。

而市面上售卖的拼配茶,大多都不是什么好茶。

因为在茶贩子看来,所谓的拼配茶不过是买出自家劣质茶的捷径。

既然两种茶的香气和滋味会相互影响,在其中掺一些烂茶,多数人也喝不出来。

同理,提倡往茶汤中加各种小料,柠檬、枸杞、牛奶之类的做法,大多数也是在为自家的劣质茶打掩护。

这么多年来,若真有茶与茶之间的完美搭配,早就如茉莉花茶那般广泛流通在市场了。

喝一款茶最好的方式就是纯饮。

纯饮,才能喝到一款好茶纯粹的茶香滋味,喝出制茶师的精湛技艺,同时让劣质茶无处遁形。

《5》

反向喝茶操作四:喝茶只喝老茶。

这一点在白茶圈中相当常见。

白茶素有“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美名。

但白茶年份老,不一定代表品质好。

白茶品质的评判标准,通常由多方面组成,总体来说,可以归为原料、工艺、仓储三点。

原料的优劣是决定白茶品质的基础,好的工艺使白茶的香气和滋味锦上添花,而优质的新茶,离开了良好的储存也难陈化出好的物质。

一款优质的白茶,要从新存到老绝非易事。

因此,市面上大多数的老白茶,尤其是年份高的、价格便宜的,基本都是做旧茶、劣质茶。

老茶虽好,但盲目追求老白茶,很容易上当受骗。

没必要为了无谓的虚荣心去喝老茶,老茶也是从新茶慢慢存出来的。

新白茶滋味鲜爽清甜,与老茶各有千秋,并不逊色。

《6》

以上这些喝茶误区,不知各位茶友中招了没有。

喝茶这件事,说简单也简单,说讲究,要讲究的也不少。

关键在于对“度”的把握,过犹不及。

就像我们过日子一样,太节俭了伤身,太奢靡也不好。

喝茶要喝得舒服、喝得享受,就要科学、健康地喝。

泡茶、喝茶,人人都能学会,但如何喝好茶、喝对茶,就是一种生活智慧了。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北京顺义区图书馆仁和分馆创新举... 北京青年报讯(记者 王斌)近日,顺义区图书馆仁和分馆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推进图书资源活化利用,激发群...
华侨华人助力中文书籍飘香海外 中新社北京4月23日电 (记者 徐文欣)从街头书屋到图书漂流站,从传统纸质书籍到数字阅读平台,华侨华...
看了唐嫣的穿搭,我悟了:棕色针... 在娱乐圈中,唐嫣不仅以其精湛的演技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她的时尚品味也同样备受瞩目。尤其是她最近在戛纳红...
第十七届海峡论坛“海峡两岸艺术... 山海同歌,两岸同心。5月17日至19日,以“文化共情、民族共兴、发展共融”为主题的第十七届海峡论坛“...
“我的世界也精彩!”今天,他们... 5月18日是第三十五个全国助残日,今年助残日的主题是“弘扬自强与助残精神,凝聚团结奋进力量”。当天,...
“无界·粤港澳青年艺术作品展”...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李丹 5月22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下称“文博...
别吃!寄生虫多达6000条!南... 最近,在南昌河道边散步时,你有没有见过一串串粉红色的“葡萄”? 这些可不是新奇植物,而是外来入侵物种...
泰国羽毛球公开赛:陈雨菲女单夺... 当日,在曼谷举行的2025年泰国羽毛球公开赛女子单打决赛中,中国选手陈雨菲2比0击败泰国选手李美妙,...
【物理教育】捡到冰雹?拿玛瑙和... 最近,全国多地频发 冰雹和大风天气 前几天 一场“鸭蛋大”的冰雹 让身在北京的小伙伴印象深刻 在众多...
【文化中国行】“山河月境——王... 5月17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省委宣传部、民盟山西省委指导,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局、太原美术馆(太原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