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的香港与澳门,那个时代真可谓风云变幻,充满了商界巨头和黑帮势力之间的复杂较量。就如同许多黑帮题材的影视作品所描述的那样,地盘、财富和话语权都是通过艰苦卓绝的搏斗拼杀得来的,这种历程往往让一些江湖人物一夜成名,成为响彻一时的传奇人物。
——而在江湖中,每个江湖人物都有他们自己的一套规则和风格。虽然这些规则看似粗暴直接,却常常能迅速而有效地解决棘手的问题。就像澳门赌王何鸿燊与香港船王霍英东之间的一次商业纷争,正因江湖人物马交冯的介入,这件事情变得尤为戏剧化。
要理解两位商业大佬为何会爆发这场纠纷,首先得了解一下他们之间的背景关系。二人其实有着深厚的渊源,早年都曾是皇仁书院的校友,可以说是有着相当亲密的校友情谊。然而,霍英东在中学三年级时因家庭贫困而辍学,这一决定使得他的生活轨迹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霍英东从此开始闯荡社会,直到后来与何鸿燊共同创办了澳门的旅游娱乐公司,才再次正式携手。
尽管他们有着校友的情谊,但何鸿燊与霍英东在文化理念和价值观上却截然不同。二人总是对许多事情有不同的看法,尤其是在赌场发展方面,更是产生了深刻的分歧。随着时间的推移,霍英东与何鸿燊在如何管理澳门的赌场上越来越无法达成一致。眼看着这场冲突已无妥协的余地,1986年,何鸿燊便约霍英东在茶楼展开了谈判,这场谈判也让人想起了历史上的鸿门宴。
在谈判过程中,霍英东提出了自己的立场,指出如果无法达成一致,他将选择退出,并要求退还投资本金。然而,何鸿燊却没有作出回应。正当气氛越来越严肃紧张时,一位身材魁梧、面目凶狠的男子突然站起身来,抓起茶杯猛地摔碎,瓷片四溅,随即大声呵斥道:“这事听何先生的,没什么好谈的!”霍英东定睛一看,立刻认出了这位男子正是马交冯。顿时他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次商业谈判,更是一次鸿门宴。如果继续争执下去,恐怕会有更多人带着武器冲进来,所以他迅速决定收手,留下“只要把投资本金还给我就行”的话语,转身离开。
何鸿燊通过与马交冯的合作,成功地在这场博弈中占了上风,避免了在股价最高时收购霍英东的股份,从而省下了一大笔钱。那么,究竟是什么让霍英东与何鸿燊的关系彻底破裂呢?马交冯究竟是谁,又为何在这场商业纷争中充当了关键角色呢?
回顾霍英东与何鸿燊的合作,二人在创办赌场初期,曾有过一段共同的蜜月期。当时,合伙人中还有一位强势人物叶汉,他在赌场经营上频频干预,而他与何鸿燊和霍英东的经营理念不合,因此在一次董事会中,二人通过增加股份的方式将叶汉挤出,最终由郑裕彤顶替了叶汉的位置。郑裕彤与霍英东一样,平时并不插手赌场管理,实际掌控者仍然是何鸿燊。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何鸿燊逐渐采取了越来越多的手段来获取更多的利益,这让与他拥有同样股份的霍英东感到不满。在一次闭门会议中,霍英东作为全国政协副主席,提出建议,主张回归后的中央政府收回澳门的赌权,并指出澳门娱乐公司垄断赌权的现象导致了治安问题。他建议将赌场的收益用于慈善事业,而不是由少数人垄断。显然,这一提议直接威胁到了何鸿燊的利益,二人之间的嫌隙也由此加深。
当何鸿燊与澳门政府签订协议,将澳娱的博彩经营权延长至2001年时,霍英东开始考虑出售自己手中的股份。由此,马交冯被请来介入,约霍英东前往茶楼进行谈判。
马交冯,原名冯兆明,出生于广东中山。家境贫寒的他年轻时跟随父母移居广州谋生,生活困顿,社会动荡,工作机会寥寥。冯兆明为了不受欺凌,开始自我训练,渐渐练就了一身好武艺。1945年,军统中将葛肇煌在广州宝华路的堂口与洪门帮会发生冲突,冯兆明凭借着过人的身手加入了葛肇煌的阵营。随着葛肇煌转战香港,冯兆明也随之而来,凭借强硬的武力,在香港打响了自己的名声,并最终成为了14K的核心人物。
然而,随着14K的创始人葛肇煌去世,其子葛志雄接任成为新一任大哥,但由于管理能力不足,导致了帮派的分裂。1956年,14K参与了与港英政府的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