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玲:用陶瓷艺术谱写人生乐章,带动更多残疾人过上美好生活
创始人
2025-05-16 10:02:27
0

张玲工作照/受访者供图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石文君 北京报道

1989年,张玲出生在江西省景德镇的一个普通家庭。由于先天性耳聋,张玲世界被按下了“静音键”。

然而,张玲的父母却从未放弃过任何能够恢复张玲听力的机会,他们辗转多地知名医院治疗,但效果却远不及预期。一次偶然的机会,张玲进入了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进行康复训练,后续进行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在张玲和家人的不断努力下,她已能够进行简单的语言沟通。

在克服听力语言障碍的过程中,张玲的绘画天赋逐渐显现,于是她开始不断钻研绘画艺术,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小学、中学和大学教育,后师从多位景德镇陶艺大师,不断精进技术,获得了江西省工艺美术称号。

为了帮助更多残疾人获得平等就业的机会,2009年,张玲创办了景德镇博爱陶瓷文化交流中心,于2015年创办北京德馨瓷语文化交流中心,两个机构的大部分学员都是残障人士。2010年,张玲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支持下,举办了一场陶瓷拍卖会,拍卖所得的近30万善款,全部赠予大病救助者、因公致残的公安干警和家庭困难学生。

2019年,张玲获全国自强模范荣誉称号。“获得全国自强模范荣誉称号后,我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很大变化,我比以前更自信了,感恩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让我感受到了他们对残疾人事业一直以来的重视和特别关注,这份荣誉让我开拓了自己的思维和眼界,有勇气到残疾人朋友中间去,讲党和国家如何关心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我有责任帮助更多残疾人朋友。”张玲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说道。

用艺术谱写人生乐章

张玲从出生起,就无法听见任何声音,父母带着她辗转各大知名医院也无法恢复听力。张玲7岁那年,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得以进入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进行康复训练,但由于错过了言语康复黄金期,张玲在康复过程中倍感吃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张玲的听力损失越来越严重,康复训练需要学习的内容也越来越多,即便佩戴助听器也难以顺利进行康复训练,优先改善听力成了当务之急。

2000年,我国已出现植入人工耳蜗的案例,可以有效改善听障问题。然而,年仅11岁的张玲并没有语言基础,植入人工耳蜗后可以听到多少声音,能够康复到何种程度,都是未知。

但张玲的父母仍决定让其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于是,2000年5月8日张玲成功进行了手术,也因此成为了江西省首位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患者。

术后,张玲的听力障碍获得了一定改善,康复训练也开始顺利进行,但训练过程相比以往,变得更加艰难,由于7岁前的听力干预和言语康复缺失,张玲需要更加刻苦地学习发音和分辨声音。

张玲曾表示,学说话和练听力的过程需要很强的毅力和吃苦。每次上课练习说话,老师都要让同学们摸着自己的喉咙,模仿每一个标准的声音,或者把手放在她鼻子下感受鼻音变化,甚至把手放在她的舌头上感受声音的变化。每节课下来,老师和同学们都累得口干舌燥。在不断坚持和努力下,张玲已经可以和常人进行简单的语言沟通交流了。

虽然张玲的人生被按下了“静音键”,但她的艺术天赋让其谱写了一曲曲动听的“人生乐章”。

在克服听力语言障碍的过程中,张玲逐渐显现了自己的绘画天赋。据公开资料,张玲在聋儿幼儿园就读时,便爱上了美术绘画,她的绘画作品经常被老师称赞,也是同学们模仿的范本,在老师和家人的支持下,张玲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小学、中学教育,之后考入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学习。

2012年,张玲大学毕业后,继续在景德镇陶瓷大学学习深造艺术设计,并得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余仰贤张松茂李菊生等多位大师陶瓷绘画传授和指导,取得了优异成绩。张玲不断精进自己的陶瓷绘画技艺,获得了各界人士的认可。

张玲获得各项荣誉的同时,一直在关注残疾人事业发展,为了帮助更多残疾人获得平等就业创业的机会,2009年7月,张玲在父母的支持下,创立了“景德镇博爱陶瓷文化交流中心”和“景德镇市残疾人美术家联谊会”,不仅宣传了家乡景德镇的陶瓷文化,还为更多残障人士创造了就业平台,让其获得更多平等创业就业的机会,为残疾人事业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在工作之外的时间,张玲还热心公益慈善事业,通过慈善拍卖,捐赠等方式,帮助大病救助者、因公致残的公安干警和家庭困难学生,甚至为特殊学校的听障学生捐赠助听器,资助残余听力较好的学生接受正规语言康复训练。

“我和张玲2009年成立了景德镇博爱陶瓷文化交流中心,帮助了很多残疾人,获得了很多认可,我认为这是一种荣誉,同时我们也有责任帮助更多的残疾人。”张玲的母亲杨英霞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说道。

心愿:带动更多残疾人就业

张玲工作照/受访者供图

张玲和母亲杨英霞表示,目前最大心愿就是带动更多残疾人学会一门手艺,不依靠任何人,也能生存下去。

杨英霞向《华夏时报》记者介绍,近几年,景德镇博爱陶瓷文化交流中心的规模逐渐变大,从原来的60余名学员增长到120多名学员。“他们都是来自全国特校的毕业生,大部分学员的专业跟设计相关,能够跟陶瓷艺术结合起来,他们可以通过学习陶艺获得更多就业机会,让自己活得更自信。”杨英霞说道。

“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发现他们有很大的获得感,每个人都很开心,都会相互帮助,在中心实习的残障学员,所有食宿和培训都免费。”杨英霞表示,当前景德镇博爱陶瓷文化交流中心暂未获得其他资金支持,所有残障学员的食宿费用,以及培训的场地费、水电费等,均由张玲及其家庭承担。

当记者问及,为何如此艰难,也要继续免费培训残障学员学习陶艺时,杨英霞反复表示,这是责任。

“我有时候看着他们,就想到了自己的经历。因为张玲也是听障小孩,我们家通过不断努力,张玲才变得这么自信,有思想。但是在中心的很多残障学员,他们的父母和家庭并不宽裕,或者认为残障小孩就是家庭的负担。张玲获得全国自强模范表彰后,就跟我说了一句话‘我的荣誉有了,肩上的责任更重了,我要去帮助他们’,于是我说,妈妈跟你一起努力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再不容易,我们也要坚持,我们搭建的平台可以帮助很多残疾人家庭减轻负担。”杨英霞感慨道。

张玲向记者表示,景德镇博爱陶瓷文化交流中心当前需要提高陶瓷产品质量和数量,及时售卖出去,打开销路,拓宽市场。“我目前有了自信,也有了很多思路,我会带着自强模范的精神去做,把手艺慢慢传授给特殊学生,让他们变得自信,看到自己的价值,用自己的能力生存下去。另外,我的心愿是能带动一群残疾人,学会一门可以在社会立足的手艺,并且让他们学会感恩生活,感恩社会,感恩国家!”张玲说道。

未来,张玲和母亲杨英霞打算孵化好残障学员,让他们在有能力生存下去的同时,还能够帮助别人。另一方面,张玲和杨英霞打算把商业板块做好,让残障朋友做出来的陶瓷产品能快速售卖,打开销路。

“我跟张玲的共同心愿,就是希望残障朋友可以养活自己,让他们相信自己不是家庭的负担,靠自己的双手就可以获得美好生活。”杨英霞说道。

责任编辑:周南 主编:文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山东工业陶瓷取得硼化锆/石墨烯... 金融界2025年5月1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
张仲景为什么没有传记 张仲景是中医经典名著《伤寒杂病论》的作者,后人尊称他为“医圣”。然而,很多人对于张仲景的历史地位和真...
从主题IP到艺术装置打造感官盛... 央视网消息:城市环境不断更新,很多新的消费形式也在城市中火热起来。快闪店是一种短期经营的店铺,是指商...
惠丰钻石:5月15日融资买入4... 证券之星消息,5月15日,惠丰钻石(839725)融资买入44.12万元,融资偿还73.71万元,融...
外国记者走进乌兰哈达火山 看“... “中国扩大免签政策之后,来旅行的外国游客是否有增加?”“每年淡季旺季的收入如何?”“在发展旅游的同时...
惠丰钻石:5月14日召开业绩说... 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5月15日惠丰钻石(839725)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5月14日召开业...
力量钻石获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认定 财中社5月15日电力量钻石(301071)发布公告,公司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这一认定是...
清三代的官窑瓷器究竟有多美 瓷器是我们国家独特的艺术形式,特别是在古代,瓷器不仅是我们文化的重要代表,也是现代市场中备受青睐的拍...
沈光伟·张宜中国画作品展暨京行... 由北京银行济南分行、潍坊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潍坊市美术家协会、北京银行潍坊分行、京行艺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