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有嘉木,黔地出好茶
5月10日
2025太极古茶品牌文化推广季
暨产品发布推介会
在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举行
各界人士齐聚一堂
共同见证毕节茶产业的高光时刻
无独有偶
近年来
毕节茶企选送的茶叶
频频斩获国际大奖
5月7日
纳雍县山外山有机茶业
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
“玉姑翠芽”“彝岭苗山雪芽”
贵州金丽茶业有限公司的
“青山中-龙井(1号)”
这三款产品
获第十届亚太茶茗大奖(绿茶组)金奖
眼下
地处乌蒙山区的毕节
花开遍野、万物向荣
绵延的群山之中
层层叠叠的茶树
从山脚蜿蜒至山顶
在云雾中泛着新绿
宛如阶梯,又似画卷
春夏之交
毕节的茶农们忙着采收茶青
丰收的喜悦荡漾脸庞
就让我们以茶为线索
开启毕节“茶园美景”的尝鲜之旅吧~
毕节茶山(卢麟泉 摄)
毕节产茶制茶历史悠久
“高海拔、低纬度、寡日照、多云雾、无污染”的自然条件,造就了茶树新梢持嫩性强,茶叶有效成分含量高(氨基酸含量约4%、茶多酚含量约25%),所制茶叶“香高馥郁、鲜爽醇厚、汤色明亮、回味悠长”。
结合优势茶产业带、特色小城镇、民族风情村、红色美丽村庄建设,2024年,全市建成了贵州乌撒世界海拔最高茶园、百里杜鹃万亩茶海观光基地、中国最美纳雍骔岭高山有机茶园、七星关拱拢坪茶旅康养基地、织金县乌蒙利民观光茶园等以茶为主的乡村旅游示范点10个。
金沙县
金沙县森林覆盖率61.89%,大部分茶山茶园嵌入海拔1000米至1600多米的森林之间,常年空气湿润,云雾缭绕,滋养出的茶,生态、干净、味纯。
吴艳禹 摄
据史料记载,金沙茶叶曾多次作为朝廷贡品。
在金沙县清池镇与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交界处的古渡口,仍保存有立于清朝同治年间的三块贡茶碑,其中一块记载:“清水塘茶,渡船经古蔺出川,畅销各地,连年税贡,惜产少耳。”
吴艳禹 摄
清池镇至今保有古茶树146棵,其中上千年历史的古茶树有40余株,被评为“贵州十大古茶树之乡”。
在清池镇阳波村,有一棵大茶树测定树龄超过1600年。时至今日,每年还能采摘上百斤茶青。
古茶树(罗大富 摄)
2009年,金沙县荣获“中国贡茶之乡”称号。
自3月2日开采以来,全县35个茶叶基地全面开展春茶采摘和加工,每天有7000多名采茶工采摘茶青。
吴艳禹 摄
织金县
织金县平均海拔1500米,四季分明,全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98.9%,森林覆盖率63.02%。
独特的地理气候给予茶树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也让一批批茶企在此扎根。
周云 摄
近年来,织金县积极推进和鼓励企业、合作社、农户抱团发展,由点及面带动茶产业提质增效。
坐落于双堰街道,海拔1400米的织金乌蒙利民生态茶园,自3月26日开采以来,万亩茶园里,每天都有采茶工人采收春天的嫩芽。
毛远慧 摄
乌蒙利民生态茶园已成为当地最大的生态茶园。2021年,被授予“毕节市最美生态茶园”称号;2021年12月,成功申报为AAA级旅游景区。
茶园管护(韩贤普 摄)
纳雍县
从1972年开始规模化种植以来,纳雍茶园建设规模逐年扩大。近年来,纳雍按照全省茶产业规划布局,茶园建设逐步标准化。
古茶树(杨英 摄)
纳雍高山有机茶历史悠久且著名的产区要数姑箐(姑箐种植的茶叶在明清时期作为贡茶进献朝廷),这里海拔高达1800米,云雾缭绕,是茶树生长的理想之地。
目前,水东镇姑箐村还存有古茶树1000余株,树龄1000年以上的200多株,400至1000年的800多株,最古老的古茶树距今1500多年。
纳雍县骔岭镇高山有机茶园(张晓勇 摄)
纳雍县骔岭镇的高山有机茶园,由贵州雾翠茗香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建设。
茶园常年多云雾、少日照、雨水充沛、气候清凉,先后通过中国、欧盟有机认证。
晒茶(张晓勇 摄)
2010年,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纳雍“中国高山生态有机茶之乡”称号。纳雍县水东乡姑箐村被列为“贵州省十大古茶树之乡”。
七星关区
七星关区平均海拔1600米,地貌多高山,土壤偏酸性,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滋养出七星关茶叶的优良品质。
太极村(陈曦 摄)
据《华阳国志》《茶经》等有关史料记载,早在秦汉时期的平夷县(今七星关区一带)就种植、制作、饮用茶叶。
清代还出产了著名的“太极贡茶”,时至今日,亮岩镇仍留存着数万株古茶树,亮岩镇太极村也被列为“贵州省十大古茶树之乡”。
800余岁的古茶树
目前,亮岩镇古茶树开发面积从原来的1200亩增加至5000亩。
周驿茶场(韩贤普 摄)
坐落于杨家湾镇的周驿茶场,平均海拔1700米,年平均气温13℃,森林覆盖率90%以上,毗邻拱拢坪国家森林公园,规划出休闲、康养、体验区,让游客尽情体验采茶的乐趣。
七星关区茶园涉及18个乡镇46个村,主要种植古树茶、安吉白茶、福鼎大白茶等品种。
朱昌镇大坡茶场(韩贤普 摄)
近年来,七星关区把茶产业发展深度融入区域精品旅游景区和线路,增强旅游业对茶产业的带动作用。
威宁自治县
时下,是生态旅游的迎客高峰期。许多来自威宁县城及六盘水市、云南省昭通市等周边城市的游客,驱车前往炉山镇香炉山茶园观光、娱乐。
茶农在香炉山茶园采摘夏茶
香炉山茶园平均海拔2250米,最高海拔2277米,为“世界人工种植最高海拔茶园”。由于茶园海拔高,茶树休眠期长达8个月,病虫害发生率较低。
采摘春茶(马召凤 摄)
如今,炉山镇建设威宁乌撒烤茶生态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区,集种茶选育、茶叶生产加工、茶艺研讨培训、观光示范、旅游开发、休闲度假等于一体,集聚效果、综合效应倍显。
香炉山茶园(孙爱军 摄)
2012年9月,“乌撒烤茶”获第十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2021年7月,“乌撒烤茶”进入贵州省农产品品牌50强。
百里杜鹃管理区
北纬28度、海拔1246至1821米、中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酸性土壤的百里杜鹃,无疑就是好茶的栖居之所。
金坡乡化窝社区茶园(韩贤普 摄)
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百里杜鹃高标准打造了大青山、迎丰、中山、平江4个“茶·花·旅”示范茶园,全面完善茶叶加工厂、茶叶交易中心、茶叶综合检验检测化验中心等配套基础设施。
目前全区2万余亩茶园已经进入采摘期。
金坡乡化窝村云崖天馨茶场(秦清 摄)
大方县
雨冲乡平均海拔1600米,森林覆盖率84.3%,年平均气温19℃。这里除了油杉河、古银杏树、雨冲河,还有长在群山之间的生态茶园。
该乡6000余亩茶园全部进入丰产期后,每年可带动农民人均增收8000元。
雨冲乡仙女峰茶叶种植基地(图源微信公众号“大方发布”)
果瓦茶,原产于慕德长官所八层衙遗址的果瓦乡青龙山周围。海拔1300米左右,境内三面环山,一面通河谷,常年云雾缭绕。
独特的气候,孕育着富硒的高原生态茶,当地俚语说:“果瓦茶,三天不馊,五泡犹甘”。
果瓦乡境内的古茶树
据史料记载,清朝乾隆年间,大方茶产业鼎盛,海马宫茶、果瓦茶被列为贡品。
村民在果瓦乡的古茶树上采茶(罗大富 摄)
黔西市
在黔西市东北部,有一座被云雾温柔环抱的小镇——中坪镇。
茶农在中坪镇黄泥屯茶山采摘明前茶(范晖 摄)
这里山峦连绵,海拔1100米,森林覆盖率高达68%,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独特的自然环境,以及富含锌、硒、镁的马血泥土壤,共同孕育出了品质卓越的中坪茶。目前全镇种植茶叶2000余亩。
谷里镇新金村村民在茶园里采摘明前茶(韩贤普 摄)
由于气候环境的影响,毕节不少地方的春茶采制是晚于清明的,但它们具备的优秀品质,使它们依然拥有春天的“第一口顶级鲜爽”。
而每年5月20日左右,则为毕节春茶夏茶采摘分水岭:第一波春茶采摘完后,要对茶树进行修枝,茶树休眠10多天后继续发芽。因此,毕节夏茶茶叶品质相对于其他地方而言,品质更好。
毕节的茶是如此丰饶。
何不寻个周末,于茶山间看片片茶树碧绿如染,尽享一番毕节山间的生机和诗意;于一杯一盏中,看芽叶鲜活茶汤舒展,尽享一番毕节茶的鲜爽与余韵。
来源:毕节发布
作者:王方雁 徐冰洁 制图:黎西奎 部分图片来源毕节图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