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勒《拾穗者》、高更《塔希提的女人》、梵高《梵高在阿尔勒的卧室》《自画像》等或收录于课本或家喻户晓的艺术经典将来沪,亮相6月19日于浦东美术馆启幕的展览“缔造现代:来自巴黎奥赛博物馆的艺术瑰宝”中。这是法国奥赛博物馆(巴黎)迄今在中国举办的最大规模展览,为全球唯一一站,将独家呈现百余件真迹,汇聚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初具有代表性的西方艺术杰作。
米勒《拾穗者》
坐落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左岸的奥赛博物馆,由原奥赛火车站改建而成,是全球呈现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西方文化与艺术演变最具系统性与影响力的博物馆,尤以印象派与后印象派收藏闻名于世。本次展览将全景式呈现艺术史上由古典通往现代的关键篇章,不仅回应当时的“现代性”议题,更折射出19世纪后半叶和20世纪早期的时代之光。
莫奈《夏末的干草堆》
根据浦东美术馆前期透露的信息,梵高、莫奈、米勒、塞尚、高更、马奈、德加、雷诺阿等多位艺术大师的名作都将亮相,可谓群星闪耀,几乎涵盖奥赛馆藏所有重要流派,包括学院派、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印象派、新印象派、后印象派、纳比派等。
梵高《梵高在阿尔勒的卧室》
以梵高为例,近年来申城的引进艺术大展此起彼伏,来的艺术大师亦不在少数,但他始终是那个令人尤其振奋的名字。即将来沪的他的两幅作品,均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卧室是梵高著名的创作主题之一,同题材油画他总共画过三幅,将抵沪的《梵高在阿尔勒的卧室》是其中之一。艺术家的经典配色于画面尽显,蓝中带紫的墙壁与明黄色的床与桌椅形成鲜明对比。这不仅是梵高生活空间的写照,更是他内心世界的映射,看似鲜艳明亮,暗含封闭与孤独。另一幅《自画像》,亦是梵高的经典主题。梵高一生共绘制了三四十幅自画像,此次亮相的是创作于1887年的一幅,以蓝色作为主调,营造出深沉而内省的氛围。
高更《塔希提的女人》
位于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又名大溪地),成就了高更的艺术“高光”。此次将展出的高更《塔希提的女人》,正是其中的代表作。画中,两位塔希提岛当地女子于海滩憩息,皮肤黝黑,身形健硕,透出一派天然的生命力。
德加《佩列蒂埃街歌剧院的舞蹈教室》
以芭蕾题材闻名艺术史的埃德加·德加,带来的《佩列蒂埃街歌剧院的舞蹈教室》恰为这一题材,定格芭蕾舞蹈教室排练的一瞬。画面总共出现了十多位芭蕾舞女的形象,她们在舞蹈老师的指导下练习,呈现出各不相同的姿态,神情却都颇为专注。
此外,米勒《拾穗者》、库尔贝《受伤的男人》、莫奈《夏末的干草堆》、马奈《埃米尔·左拉》、塞尚《塞尚夫人肖像》、雷诺阿《钢琴前的女孩》、博纳尔《白猫》、西涅克《井边的女人·作品238》、卡巴内尔《维纳斯的诞生》等都引人期待。
雷诺阿《钢琴前的女孩》
除了一众绘画珍品,雕塑亦是此次展览的重要维度,20余件佳作包括了现代雕塑奠基者罗丹的《维克多·雨果》,以及德加“芭蕾舞者”系列青铜像、高更塔希提时期的木雕作品等——后两位的作品展现了艺术大师在绘画之外,以雕塑拓展个人艺术语言的先锋探索,反映出19世纪末跨媒介实验的艺术风潮与变革。
据透露,展览特别邀请法国著名展陈设计师塞西尔·德格斯操刀设计,以奥赛博物馆建筑内景为灵感来源,结合浦东美术馆空间结构,营造沉浸式观展体验。奥赛融合19世纪末传统与折衷装饰风格、兼具改建后现代极简主义之美的空间图景,都将在展厅得以再现。标志性的穹顶弧线、古典钟面、金色纹饰与玻璃结构交相辉映,令观众仿若置身塞纳河畔艺术与建筑美学的流转之中。
为此次展览预热,浦东美术馆前不久将文创快闪店开在前滩公园巷。店门口掩映在巨束向日葵后的卡通人像,正是将高调现身展览的艺术大师梵高。快闪店里,与梵高相关的文创不在少数。据馆方透露,待展览开幕后,围绕展览的精美画册和超两百种文创衍生品将陆续上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