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笔墨金石间,看胡问遂与梅舒适的艺术对话
创始人
2025-05-13 18:31:05
0

胡问遂(1918-1999年)与梅舒适(1914-2008年),前者是沈尹默弟子、中国书法名家,后者是吴昌硕传人、日本篆刻界“执牛耳者”。5月13日,展览“艺坛问梅:胡问遂与梅舒适书篆展”上海胡问遂艺术馆对外展出。展览以“刀笔同辉”、“艺海同楫”、“中日雅韵”三个部分,呈现胡问遂与梅舒适的作品,在笔墨金石间展现中日艺术的对话。

胡问遂(1918-1999年),浙江绍兴人,沈尹默入室弟子,当代中国书法家。他出身书香门第,祖父、兄姐均酷爱书法,伯父胡之光为浙东书法名家。抗日战争初期,投笔从戎,立志报国。抗战胜利后寓居贵阳,解放后携家定居上海。真、草、篆、隶,会古生新,书风正大,对书法艺术在理论和实践上作出特殊贡献。梅舒适(1914-2008年),原名梅舒适郎,号老梅,别署丁斋,斋堂为兰言室。日本大阪人。曾任日展评议员、审查员、日本书艺院理事长、日本篆刻家协会主席、西泠印社名誉副社长、全日本书道联盟常任总务、大阪府日本中国友好协会常任顾问、国际书法家协会名誉顾问等,被誉为日本书坛泰斗。

梅舒适郎喜中国文物、古文字学,尤醉心于篆刻艺术。因仰慕吴昌硕,于上世纪40年代在中国工作、学习书法篆刻八年,受到王个簃指教。其间,他在上海拜会梅兰芳先生,梅先生为其更名梅舒适。他作为日本篆刻界的“执牛耳者”,虽深受吴昌硕影响,却在刀法上另辟蹊径,将日本传统美学与现代性熔于一炉。1948年,梅舒适在日本创立“篆社”,为传播中国书法篆刻艺术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人虽创作风格不同,却在上世纪70年代的重要会面中搭建起跨越国界的艺术桥梁。此次展览标题取“问遂”之“问”与“舒适”之“梅”,既点明主角,亦暗合中国文人“问梅寻志”的精神传统,二者分属书、篆领域,却因对“书印同源”的认同而紧密相连。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

展厅第一板块“刀笔同辉”以对比叙事展开:左侧为胡问遂展区,呈现了展品《观沧海》、黄宾虹“和合乾坤春不老”楷书、临杨凝式《韭花帖》等书法代表作,可见其“以碑立骨、以帖养韵”的书学路径。右侧为梅舒适展区,呈现了包括《人添岁月,春满河山》篆书、白居易《轻肥》挂轴行草书、《清马文灿洗尘法》画作,以及其篆刻印章“随风”“温古知新”“伤友”“焚膏继晷”等。

梅舒适《芍药图》

对于两人的作品,策展人赵斯亮说,“胡先生融北碑雄强与晋帖流美,提出’以碑立骨、以帖养韵’;梅先生则将吴昌硕的金石气与日本美学结合,开创‘以书入印’的新境。”

在这一展区中,胡问遂的《吴琚书蔡襄诗句行书》作品曾参加 1982 年 11 月举办的“纪念中日邦交恢复十周年上海大阪书法篆刻展览”,而梅舒适的作品“造物不我舍”则一同入选。

胡问遂作品

展览第二板块“艺海同楫”以文献呈现胡问遂与梅舒适的私人友谊及对中日书法交流的推动。1974年,梅舒适访问上海,与胡问遂相见。1979年,胡问遂在历经磨难后,作为中日邦交正常化后首次组成的上海市书法家代表团成员访问了日本大阪、横滨等七座城市。胡问遂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赠梅舒适,梅舒适则以“万里长风送客船”回应胡问遂。从此,这两位中日书法篆刻家拉开了一段中日文化交流的序幕。

胡问遂节临《石鼓文》

胡问遂临杨凝式《韭花帖》

在“雅趣同耽”展区,胡问遂的藤笔与梅舒适的刻刀并置,旁边是二人与同时代文人墨客的交往。联合策展人蔡卿怡说,“希望观众能感受到他们的交往不仅是艺术对话,更是一场跨越国界的文人相惜。”

展览并非回溯历史,在第三板块“中日雅韵”中,则以“一衣带水”“曲水流觞“为纽带,将视野投向传承与未来,呈现胡问遂弟子的碑帖书法与梅舒适门生的“和式书印”。同时,这里也将胡问遂与梅舒适的前辈名家,如沙孟海、钱君匋、王公助的作品穿插其间,展现了三代艺术家的书艺传承。

梅舒适篆刻章“随风”由梅舒适家人提供

梅舒适篆刻章“温古知新”由梅舒适家人提供

梅舒适书白居易《立碑》

梅舒适《断桥残雪》

注:展览由上海市人民对外协会指导,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特别支持,胡问遂艺术馆、上海中外文化交流协会主办,上海市吴昌硕艺术研究协会与上海市黄浦区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共同协办。

2025年7月20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美美与共 中乌对话激活古老文明... “土地沃壤,稼穑备植,林树蓊郁,花果滋茂,多出善马。”1300多年前,中国唐代玄奘法师这样描绘撒马尔...
原创 太... 开元元年,秋,七月,《资治通鉴》载:“太平公主逃入山寺,三日乃出,赐死于家,公主诸子及党与死者数十人...
原创 因... 在中国的历史演变中,极大部分的人大都是将中国等同于中原,而对当时的北方匈奴,西域等地不甚了解,于阗作...
原创 刘... ‌刘先银经典点说人生三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刘先银经典点说:苦行探道见心悟一,记...
原创 清... 中国经历了大概两千年的封建王朝,其中有一个朝代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中华大地开疆拓土,,将中国的版图扩...
原创 活... 前言 鲁智深活捉方腊后曾经暗示众好汉离开宋江,但可惜的是只有6个人深谙其道,明而他们最后也得以善终。...
原创 她... 万琉哈氏的出生很低微,是按照宫女选秀的方式到皇宫里面当宫女的,并不是来当秀女的。而当时万琉哈氏的年纪...
原创 李... 唐王朝的繁荣是中华历史上一段绚丽的篇章,无论是经济的腾飞还是整个国家力量的充盈,都成为许多人向往穿越...
原创 历... 历史上曾有一位嫁得最远的女性,在抵达目的地时,丈夫却已过世。这位女性是一位蒙古人,而她的故事与成吉思...
原创 他... 左宗棠:一个晚清名臣的一生 前言 左宗棠,一个名字,很多人都不会感到陌生。他是晚清时期的一位重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