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历史演变中,极大部分的人大都是将中国等同于中原,而对当时的北方匈奴,西域等地不甚了解,于阗作为西域历史上数一数二的一个国家,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却不为世人所知,只是在史书上有所记载。下面,我们将讲述这个丝毫没有存在感的古国悠久历史。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说起一个古国,不得不谈的就是它的地理位置了,于阗阗国位于塔里木盆地的南部,西域的东部,有西域之东之称,同时也是西方最大的市场,在丝绸之路上它作为一个重要据点存在着,商业不可谓不强。所以,在起初的西域诸国中,于阗国借此夺得了西域强国的地位,而且,由于位于丝绸之路上,于阗的部分城郭也受到了汉军的保护。
几经颠覆的于阗历史:
东汉刚成立时,于阗那时还不够强大,在与莎车的战斗中,失利被莎车所吞并,到了汉明帝统治时,广德做为当时的贵族宣布称王,带领于阗子民反抗莎车,最终打退了刹车,宣布复国。
公元73年,班超作为当任汉军的司马,前往于阗国,跟班超共同到达于阗国的还有当时的匈奴,经过一番抉择,广德决定像汉朝投诚,于是杀了当时留在于阗的匈奴使者,班超知意后,立即回报朝廷,以于阗为根据地,像外扩张,于阗作为盟国,也跟着汉军四处讨伐。当时的姑墨,疏勒,莎车都不可避免的成为了攻击对象,经过几年的征讨,于阗终于成为了当时西域最强大的国家。
后来,放前成为新一任的于阗国国王,当时周围的城郭中有一个小国叫扦弥国,国王叫王兴,在129年,放前攻破扦弥,杀了王兴,并且私自立了自己的儿子为王,但是,3年后,当时的敦煌太守徐由调派了2万人进攻于阗,并且同时得到了其他各国的助力,最后,于阗寡不敌众,不得不退出扦弥,逃回本国休整。
经过42年的历史巨变,于阗已经能够独挡一面了,于是,放前决定再次攻打扦弥,杀了扦弥王,这次战争,扦弥死伤惨重,到最后整个扦弥国就只剩下几千人,最后,被于阗并入于阗国下。此后的几年,于阗国又相继的兼并了渠勒,皮山等小国,成为了一个好几万人口的西域强国。
于阗与中原的纷杂交集:
贞观年间,唐与于阗交好,成立安西都护府,同时,再于阗修建城堡,设置军镇,670年,吐蕃发动了针对于阗的战争,于阗战败,吐蕃占领于阗,3年后,新一任的于阗王带领军队反抗,将吐蕃赶出了于阗,并且,亲自入京,希望得到唐的庇护,于是,唐在于阗加设了都督府,由于阗王担任都督。
678年,吐蕃再次进攻于阗,在唐将崔知的带领下,吐蕃最后只能铩羽而归。但是,7年后,由于武则天的休养生息政策,宣布不在护卫于阗,同时撤走了所有的军队。在接下来的两年里,吐蕃很顺利的占领包括于阗在内的安西四镇,武则天退位后,692年,唐将王孝杰重新带领军队返回于阗,赶走了吐蕃,于阗与唐重新交好。
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于阗都被唐军保护,直到安史之乱,唐军被调中原,一时之间,吐蕃蓄积的力量全部释放在了于阗身上,于阗再次被吐蕃攻占。一直等到851年,吐蕃内部瓦解,于阗才找到机会,完全脱离了吐蕃的控制。
于阗的宗教战争:
960年,于阗和邻国发动了一场非常久的战争,这次大战,足足持续了40年之久,而这场大战的起因,既然是因为于阗信奉佛教,而他的邻国信奉伊斯兰教,而这场战争的结局,就是于阗国因为在国力,人力,和财力上的不足,最后,由于无法坚持下去,再加上于阗王在战斗中牺牲,最终,被迫投降。
宋以后仍为于阗国,元、明时犹朝贡,清初属回部,乾隆时纳入版图,民国改县(盛时领地包括今和田、皮山、墨玉、洛浦、策勒、于田、民丰等县)。而于阗也在后来的兼并过程中,人口的语言和宗教信仰,也被慢慢的所同化,直到完全融入,于阗也由一个国家被分割成众多个小县城(都城在西城也就是今天的和田约特干遗址)。
于阗作为一个存在了几百年的国家,他的历史确实不可被忽视,至于,于阗到底是何时灭亡的,是否在宗教大战结束后被灭,还是在后来的兼并中自动瓦解,史书上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是,于阗的几百年历史却是真真正正的在史书留下了笔墨。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