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届崇恩文化节圆满落幕:千年古建邂逅当代艺术,谱写文化传承新篇章
创始人
2025-05-12 22:31:37
0

2025年5月3日至5日,第十八届崇恩文化节在上海松江西林古建筑群圆满举行。本届文化节以“2025西林Temple Walk·18 共唱《崇恩谣》一起找福气!”为主题,通过艺术展览、创意市集、音乐盛典等多元形式,为市民游客打造了一场融合传统底蕴与现代活力的文化盛宴。

一、艺术展览呈现文化厚度

“会心九人展”以文人精神为内核,汇集上海诸多当代书画名家力作。当代书画名家陈翔先生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展览旨在展现传统书画艺术与东方美学思想的深度对话。”同步开展的“妙心无尽”非遗唐卡展,邀请到青海唐卡艺术家桑吉才让现场展示千年非遗技艺,通过矿物颜料与金箔的流光溢彩,展现中华传统工艺的匠心传承。

二、创新市集、游玩打卡激活文化体验

20余个特色文创摊位沿古建长廊次第铺展,涵盖书画文创、手作雅器、艺术插花等创新体验项目;主办方精心打造的“江南十六景”沉浸式游玩打卡点,巧妙融汇非遗艺术、趣味游戏等互动形式,沉浸式体验亲子互动乐趣,共绘古今对话的人文画卷。

向左更多图片 >>

三、跨界音乐演绎文化新生

最具亮点的“梵音新声”露天音乐会在古建群前震撼上演,青年艺术家们以电子音乐重构编钟古乐,将传统音律融入现代编曲,打造出跨越时空的视听盛宴。

四、学术参与深化美育传承

文化节期间,一群自发来松江写生的小画家们以古建为灵感源泉,在著名画家、艺术理论家邵琦教授的指导下,用中国水墨描绘飞檐斗拱、用年轻视角诠释中华建筑美学,将知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落到了实处。

据主办方介绍,本届文化节特别采用“可游、可赏、可玩”的沉浸式设计,活动期间推出“西林美学”&“梵音新声”两大计划,持续为市民带来丰富多彩的内容。此刻我们能感受到千年的文化遗产,正通过创新的表达方式融入城市肌理,在当代生活中焕发永恒生机。

编辑:杨延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明... 自明朝建立以来,北方一直面临着蒙古各部的军事压力。不同于其他朝代,明成祖朱棣选择将都城迁至北京,这一...
原创 唐... 公元626年,唐朝的皇太子李建成和第四子李元吉骑马来到玄武门,准备前往父亲李渊那儿,揭发秦王李世民的...
原创 霍... 公元前117年的某一天,霍嬗四岁,正跪在父亲霍去病的灵前痛哭。那一天,他哭得撕心裂肺,因自己刚刚才得...
原创 戈... 在俄罗斯与乌克兰的战争进入第六个月时,前苏联的最后一任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悄然去世,享年91岁。作为这场...
原创 俄... 强国的崛起可能看似并非难事,但要真正实现这种崛起,却需具备多重条件,其中战略纵深显得尤其重要。在国际...
让古籍活起来的文化先锋 当"文化若断流,我辈何以见祖先"的警句叩击心灵,一群学者在2019年金秋擎起了传承的火炬。《群书治要...
原创 国... 历来,英雄人物往往具备两大显著特质:一是视野远大,二是深刻关心社会动向。曾国藩在担任京官时,改名为“...
原创 尚... 1649年,尚可喜被封为平南王。同年十二月,他率军成功平定广州,并奉命驻守此地,从此成为清朝初期三藩...
原创 宋... 宋朝时期,有一个名叫蓝乔的男子,原籍循州龙川(今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蓝乔的母亲陈氏在怀孕时遭遇了极...
原创 李... 很多人认为,历史人物罗成的原型就是罗士信,或者说,他们是同一个人。然而,关于罗士信的死,正史与小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