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灏:鉴赏的故事
创始人
2025-05-09 01:02:33
0

鉴定文物,千头万绪,尤以鉴定绘画为难,学者必先科学其头脑,认识古人,深于画学,且必见多识广,感情冷静,庶几可以。 在这一篇小文中我想讲几个有趣的故事。

毛祥麟《对山书屋墨余录》(清同治庚午刊本)

清毛祥麟的《墨余录》卷二,《赝画涉讼》写道:

「荆州王华宇,善摹古画,尝作《湘中八景图》求售,称石田翁真笔,写衡湘山水,幽奇浩远,洞庭以南,潇湘以北,南岳九嶷,遥相对峙;烟云万状,尺幅千里,诚大观也。有朱章者,以银二百两质之,宝若珍珉。继有吴江张清之,一见而指为赝,朱大悔恨,迫王取赎,王不能应,遂讼之县。时徐公余宰其地,谓朱曰:『收藏书画,雅事也。因之涉讼,俗甚矣!汝不知前人笔墨伪者居多?古今赏鉴家受人欺者过半。然必多方掩饰,自矜目力胜人,彼以为假,我独识其真。盖自愚即可愚人,此千古收藏家之秘诀也。汝欲效颦,而未得其法,岂不诒笑大方?况细观此图,不让石田笔意。湘中得此,恰为真山写一好景,又何必论其真伪耶?试以予言作一跋,此画亦足珍重否?』朱欢跃而起,徐公书而归之。余谓作赝本能乱真,亦称奇技,若朱之吝银迫赎,不学甚焉。而徐公以隽语解纷,使骨董行中,又添一段佳话,真贤令,亦雅士也。」

沈石田(周)像

71x52.4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上面记的一个小故事,十分幽默,朱君固没有巨眼而徐公身为县令未必懂得鉴定,以他一县之威名作个跋、胡乱说几句、倒也有人相信以了此公案,大家欢喜,「贤令」实则是一位调皮的县官。不过这种难以审判的案子,是一个大发明啊!下面讲的是现代的故事。

吴大澂

吴大澂殁于清光緖二十八年(一九〇二),十年后便是民国。吴湖帆是他的嗣孙,祖父死时湖帆已十五六岁了,湖帆好书画文艺,祖父平日谈论必然留在心中,他听祖父说过,曾藏有一幅南宋梁楷画的《睡猿图》,这一图究竟画面如何?因吴大澂对其所藏书画向无著录,孙儿听了,记在心中,这一图如是真迹当然十分难得,因梁楷画多是人物,之外是画一些细小减笔的禽鸟。

吴湖帆

张大千自四川内江跑到江南求学,结识不少名公巨卿、美人名士、书画名家,一方面求学扬名,另方面做了一些「新古董」以维持生计。

張大千

一日与湖帆闲谈收藏书画事,大千从湖帆口中得知吴大澂曾有一轴梁楷的《睡猿图》,经乱已散失了。宋纸留存下来虽有,但不易得,他以日本的「鸟之子纸」作宋纸,这一种纸用麻及丝质做成,纸面光滑,露空气中三数个月便变灰黄,颇有古意。

宋梁楷〈泼墨仙人〉纸本水墨

48.7×27.7公分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他以故宫藏的一张泼墨的《地仙》作为范本,运用《地仙》的笔法。摇身一变变了一个两手掩着鼻子伏在一块石头上睡大觉的长臂猿,石的旁边有两丛破笔的竹子。梁楷二字用 延光室 的画照双钩过在这画上,一些元人的藏印用电版制成,或有摹刻的。

梁楷署款

听知湖帆北行到京参与金开藩、周肇祥等人去日展览,将这一幅梁楷《睡猿图》放在湖帆常到琉璃厂的一间古董店里。果然,湖帆高高兴兴到了手,祖父所藏之剧迹失而复得,以四千元白银(张葱玉先生以广州话吿诉我的)买了,小柜面分了一半,大千实得两千元。

《宋梁楷睡猿图神品》

载杭州《东南日报》特种副刊《金石书画》第二十四期

(1935年5月15日)

湖帆旅日展览回来,十分得意,诗酒文会,书画鉴赏,信可乐也,此图当然时时炫耀于人,大千是常来之客,湖帆语大千程霖生以四千五百元求割爱,湖帆富有,且是新得祖物,赚几百元那能动其心,大千看了说:「还是卖了吧」。

程霖生

半月后,陆丹林请大千吃晚饭,因大千早睡,饭后即吿辞,丹林索画,大千裁了纸,片刻匆匆完成了,丹林欲言,大千不语即吿辞。丹林眼下正是一幅与湖帆所收的《睡猿图》,其幅面大小笔墨写法完全一样,只是上款是「丹林兄法正」,下款是「蜀郡张爰」之不同而已。

陸丹林

翌日丹林一大清早赶去梅景书屋找湖帆,将昨宵大千的画给他看,这恶作剧令湖帆哭笑不得。湖帆一如那位徐县令的手法以极工的小楷在画的左边绫上长题了几行,说明珠骏马也不能换去,文字中极言其宝爱得不得了。

吴湖帆在《睡猿图》左边绫上长题

还请叶恭绰在诗堂上横题道:「天下第一梁风子画」,可怜一时叶遐翁也看不穿,湖帆暂且保存了自己的面子。

叶恭绰

湖帆知是伪物,抗战胜利他以七千港元卖给了一位美国人,听说现还在美国的博物馆中。(这一图在民国年间第二次全国美展图录印了出来)这一种赝品是大千的发明,以梁楷的笔法整幅结构以意做出来,大千制造这一图时年三十一岁。

张大千《睡猿图》(梁楷款)

131.2×45.6cm 美国檀香山艺术学院藏

另有一幅伪张大风的《诸葛亮像》。广州何氏田谿书屋主人以三千元大洋买了。画的右上方题了《出师表》中一句曰:「先帝知臣谨愼」六个大字亦是随手拈来,诸葛亮侧面席地而坐,神态沉静,他运用了张大风的游丝与兰叶相浑的描线,写得生动自然,不过,大风笔下的隽逸带拙的笔性就学不到。(此图印在田谿书屋藏画集中)还有一种全临原作的◦上文开卷叙说的沈周伪笔,《墨余录》中所记的沈石田画亦应是临摹原作的赝品。

张大千《诸葛亮像》(张大风款)

《田谿书屋藏画》(简琴斋旧藏)

大千从二兄善子离开了故鄕,大约在一九一九年,寻师访友,一日在业师曾熙的书斋中见到悬挂在壁间的一幅石涛山水册页。大千喜爱,恳求老师借临一幅,次日退回并将摹本给老师请教,(曾熙山水亦学石涛)天赋高爽的笔墨,又深得石涛的神韵,使其师为之激赏,嘉勉一番后,老师再叫这位小学生拿回家去,将石涛的印章摹拟一过打上临本上,如此大千照办了。老师将真的除下,换上了大千临摹的一本。

曾熙

黄宾虹与曾熙为好友,尝相与赏鉴书画,过从甚密。原来这一幅石涛册页,宾虹因需配成一套杂册,求以一百四十元大洋割爱,而曾熙不愿意。宾虹魂梦为劳,念念不忘。又一日以冬心小立轴为易,曾熙笑说其値太大,不如照旧一百四十大洋算了吧,于是成交。

黄宾虹

宾虹如愿以偿十分高兴。大千因是曾熙的学生故识宾虹,不时到他家求观古画,半月后大千求见,宾虹拿出那一幅大千临摹石涛的给他欣赏,说怎样怎样画得好,「你的笔头气质相近,应该学他(即石涛),将来必有成」。他以老辈姿态,竟会错误地欣赏了大千的伪作,取来教诲大千,大千笑在肚子里,得意在心中。一生认为最乐最为得意的事。

張大千

宾虹之错在先入为主,因早经看过之误。后来——伪本总是不可能永远是真的,只一时骗过,日久便水落石出。曾熙将一百四十元退还给宾虹说:「玩玩而已,是我的小学生张大千画的」。

三十年代印刷术不那么发达,画册印得不多,质量不甚好,每逢买不起的字画,又很心爱,大千必装作看不清(在苏州网师园林木多较阴暗),说拿到楼上看看。原来到楼上不是看看,长期放着一部照相机,将它拍了,既作他时欣赏,也可留为做伪之用的底本。

陈半丁

他骗过了陈半丁的一册石涛是临本。半丁亦学石涛,究竟也看过不少。大千伪石涛画的办法有以两幅真的石涛对临拼凑成一幅,另在一幅上取了款字移过来,石涛有《宋元吟韵册》(现藏香港刘作筹先生虚白斋中),大千就利用这一册的款字和诗题移在他许多的伪作上,我少时前后也见过三件。

石涛《宋元吟韵册》(虚白斋藏)

因宾虹被击败了,大千雄心勃勃,自然再继续努力。他到了北平,听说陈半丁新收来了一册石涛,很想看看,适値半丁高兴地邀请了一些好友设席庆贺,这个时期的大千正热中石涛,不辞冒昧踵门求观,当时大千名不见经传又是极晚辈,半丁对之自然疏慢,但也不拒绝。拖拉了半天才拿出来 大千久候那時火了,還未及啓册,他一見簽題便知是自己所爲,一是大失所望 二是呆了那么久,面子也不好过,被人家奚落,因忿疾说:「不用看了,是我写的」。半丁不信,大千逐页背诵每一页的画面、下款、用印,了如指掌,一一不乱,明白无误。半丁那时十分尴尬了,被这小子弄得威风扫地,无意之中又撃败了一位老将。

谢稚柳

后来他对谢稚柳先生说:「少年气盛,太过分了」,颇有后悔之意。大千胜在神韵,下笔灵动,过去所谓的扬州片,开封和广州货,因看惯看熟,那里知道出了新的「四川货」啊?曩日容庚教授尝言:「大千伪本比石涛更漂亮」,是因为大千运笔灵活柔美是其长;但甚则浮滑过于爽利,或过于整饰,不能糊涂,要表现石涛的离披朴素苍古的笔意便很难,蕴借深沉便觉不足。虽外形很像,细审视之,便有云坭之别。

容庚

况且两人才调不同,身世大别,如要「不差累黍」,岂能容易做到?只因写得漂亮,好像美貌而有风情的女人,一时将她的内在缺点给遮掩了。大千的这些制作,绝非天衣无缝不可思议。当年大千年纪轻,笔墨未老,走笔时要使劲用点力,线条便显得紧了。这个关,大千再聪明也不能克服这年岁上的局限。但因「异军突起」,老辈如此,遑论其他低一等的赏鉴家,大千年少春风得意,持此走遍大江南北,所向无敌。

張大千

初到江南,大千那时大约是十九二十岁的光景,年纪轻,资历少,虽有功夫又被前辈既成的风格压着,他想出了一个办法,开展览时将自藏的古书画一齐附展,可以爱屋及乌,使来看古的也兼看他的展品新作。另方面推出伪作,借以说服前辈,他们都掉了眼镜,那时节不能不承认他的功夫到了家,这是张大千初出茅庐把自己名字推出来的两大手段。大千出售其伪作,他的「攻心计」要比他作伪的绘画技巧更为高明啊!罗振玉属虎,他以古绫一段仿石涛笔意写一小虎,在罗氏的生日前送去,罗以为真便收了。

羅振玉

他尙有一个作伪的新发明,古来将一个手卷,或立幅一分为二。他将一幅石涛的册页,在中间溪水中剪开接上一段旧纸补加几笔水纹使其成了立幅,册页不値钱,立幅就不同了。这个故事在七八年前与业师谢稚柳先生在广州南湖夜话,他说:「我(谢稚柳)才廿来岁,大千住苏州网师园,闲了因往游苏州并探望他,一天早起,天色尙黑沉沉,为欣赏园中早上的景色,随步不觉行至大千的住处,时五点,窗口亮了灯,行近忽见大千以剪刀将一页石涛山水册页剪开,中接入一段旧纸。我恐唐突不觉倒退数步,又随步转了别处去了」。

大家向知大千早睡,早上亦五时起床,大千利用这个时间清静,正好干他制作赝品的工作。上面所说的故事已有几种,还再讲一个古代的故事,亦读书随笔得来,可惜十年乱后书籍尽散,无法检觅,只好靠回忆写在下面。

乾隆年间有一位收藏家毕沅,别字秋帆,任河南巡抚。当官之暇,鉴藏古书画为乐。

毕沅

中年后他大病一场,喜能康复,自然高兴,有人又送来了元代高克恭的山水轴求售,原来这一画毕沅在病前十年已见过,因价高未能得,这一图是历见著录的真迹,玉池四周绫上有明代的名人文征明、沈石田等人题咏,故十分名贵,而且二米之后到房山,遗迹极少,更足 可珍 的了。毕氏欣迎双喜,以巨资便收了下来。谁不知画心的「房山」已揭去。只留着旧的裱工和绫上名人的题字是真的,广东行内语是「真棺材,假死佬」。这也不外是攻心计,并非毕氏不懂画。据叙说这一图是四个人合作的赝品,摹画的、摹字的、刻图章的、揭裱的分工合作。这和半真假的做法是一样。即款真画假,或画真款假。

王石谷

容庚教授就有一卷王石谷山水卷绝精,仿黄鹤山樵法,但后一小段是伪的,款亦伪,这些画初不察觉,因被前面精彩笔墨掩了眼。

寒斋展悬所藏,闲观静玩,居尘市中暂且也可脱离了烦嚣,至若推敲真伪,鉴证好坏,也是一门学问,对身心大有益处。大凡任何一位有巨眼的鉴藏家,不可能避免收到一点伪品,俗语说「张天师也会着鬼迷」。不过是极少部分,而绝大多数是真品而已。我少日也收过一幅扬州片的石涛横幅,不久又得到以一元五角买到手人家看假的石涛兰石册页,北人所谓「食仙丹」了。容庚教授在北平以「人弃我取」、「人取则我与」,十倍其利与之。他以这样收藏的「策略」赚了上千件的古书画啊!

吴子玉与容庚

我非藏家,只因自少小即爱好绘画,既长又羡慕人家有名画收藏,如饥似渴,心向往之。我比容老更贫,何能与有钱者争购,故只有求「仙丹」吃,有钱的可少花气力,但当你看画的时候,不要因翻了几个箱子都是要不得的东西而不去看完它,

張葱玉(珩)

张葱玉先生吿诉我,他去看过四个皮箱的字画,看了三个半箱便了,后来隔数日有画商送来了一卷元钱选的《梨花双鸠卷》,当日五百元即可到手,后以三千元才得到。

元 钱选《梨花双鸠卷》

我亦有一次为广州西关一位藏家梁某看了八箱,主人知我倦了,叫我坐着,他夫妻俩展开给我看,终无一帧真迹,最后的一个箱子末了的一幅是二宣对开的齐白石墨蟹图,画的右下角钤了一方巨印曰:「齐大老年哭樊山」,我对主人说终得有真的了,主人尙不敢相信,我言不如作价我收了才信。

齐白石刻「老年流涕哭樊山」

故事尙很多的,暂且讲说到这里吧。鉴赏书画,幽居一室,自觉天地无限宽广,可以怡情,可以遐想,发思古之幽情,进而足可以延年益寿,脱去了现今尘市俗世的冲击,优游终岁。

(本文原载《名家翰墨》月刊第十三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郑州迎来“不眠夜”!河南人弱弱... 今天(7月16日)一早,不少郑州的朋友可能就感觉到了,昨夜格外难熬。没错,近两日,省会郑州的最低气温...
原创 文... 文艺复兴史 一直是中外史学界研究的重点内容。在西方学界,学者们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家庭史的研究最初多...
原创 日... 医生这个职业救死扶伤,因此备受人们尊敬,医生分为中医和西医两种,中医在我国有一套历史悠久且自成体系的...
原创 如... 如果把崇祯换成朱元璋,能拯救大明吗? 那今天我们就来全方面多角度的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明朝灭亡的直...
原创 需... 鲁迅先生在书中写道:“胡适博士不愧为日本帝国主义的军师”。 周总理曾说过:“胡适的骨头是软的”。 蒋...
原创 人... 1218年,由契丹人建立的西辽帝国被蒙古军队所灭。至此,蒙古帝国和中亚强国花喇子模成为邻居。 花剌子...
原创 一... 她的一生经历了大起大落,波澜壮阔,可谓半生荣华半生坎坷,史无前例。 她征服了六位帝王,年过半百还得李...
原创 曹...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经过大浪淘沙式的优胜劣汰后,形成了天下三分的格局,魏蜀吴都在招贤纳士,但选才方向...
原创 以... 最近,日本的冲绳问题又再次成为热点话题。很多人都很纳闷,曾经的“琉球王国”消失了这么多年,为什么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