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图片:郁郁葱葱的南阳卧龙岗“孔明竹”
2025年11月26日18点04分,南阳大剧院发布消息:2025年4月6日启动的、由南阳市文联组织指导、多家文化单位参与、该院主办的首届躬耕艺术节各项活动,于近日圆满结束。
消息说,其中剧本故事诗词对联等文学作品大赛活动,共收到剧本故事类参赛作品36个、诗词曲赋楹联类作品87首(阙、副)。经过支持单位的认真评选,选出剧本故事类一等奖3个,二等奖7个,三等奖9个;诗词曲赋对联类一等奖2首,二等奖5首,三等奖6首,入围奖38首。该院将在公众号陆续发布参赛作品。
“文化影响力”平台特约撰稿人夏廷献先生向“剧本故事类”大赛投稿三部,均获奖。其中《孔明竹》获3个一等奖的第一名;《南阳月季甲天下》《南召猿人》获7个二等奖的第一名和第三名。现作一简介分享。
一
获3个一等奖第一名的原创五幕古装戏剧脚本《孔明竹》故事,发生在清康熙二(1663)年春夏之交。作者通过描述台湾郑成功、董酉夫妇后裔女青年董双、郑咏千里迢迢到南阳卧龙岗移植“孔明竹”的冒险经过,展现了南阳和台湾官民舍生忘死赓续华夏文明的勇气和智慧。是一部弘扬南阳卧龙岗文化、展现同胞深厚情谊的正气歌。这部剧是南阳文化学者李青友在2019年2月22日于网上发表692字的《台南七弦竹中的南阳情愫》一文后,授权夏廷献创作的。

网络图片
根在南阳:被移植到台南市的南阳卧龙岗“孔明竹”
二
获二等奖第一名的大型幽默戏曲脚本《南阳月季甲天下》,以宣传“南阳月季甲天下”为主旨,“漫画化”南阳著名历史人物代表“一帝一后六圣”——刘秀、阴丽华夫妇,百里奚、范蠡、张释之、张衡、张仲景、诸葛亮,通过“首届世界月季博览会”(2023年4月28日至5月8日)召开之际他们回故里看月季的过程,展现了南阳月季的栽培、特色、寓意及其功能;传播了一些历史文化知识;解答了历史名人身后存在的争议问题;揭示了中西方月季文化的交融史;讴歌了追求美好生活的南阳人。全剧立意高,角度新,史料丰,结构巧,接地气,意境美。是一部具有青春气息、喜剧色彩、荒诞有趣、“应时不过时”的“活报剧”。

网络图片大美南阳
三
获二等奖第三名的原创新编大型脚本《南召猿人》,舞剧故事发生在3万年的南召杏花山,作者通过自然大道的“化身”、华夏始祖盘古繁衍并引领“南召猿人”走下森林、躲避风雨、栖息山洞、使用天火、钻木取火、与熊搏斗、走进平原等情节,展现了猿人和睦相处的生活场景,赞颂了先民在灾难面前的抗争精神,揭示了华夏民族起源于本土。这部舞剧是一部旨在强化人种自信自觉意识、抵制白人至上的种族歧视观念、增强民族凝聚力、启发人们多重思考的半科普性质的“寓意剧”,是一部“神话和人化”交融前行的青春剧。

南召猿人仰望苍穹
夏廷献2018年11月7日上午摄于南召猿人遗址博物馆
四
夏廷献先生是老南阳县青华乡人,毕业于南阳第一高级中学。是海军退休大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他曾发表出版文学作品、书法理论专著多部。他践行“报效桑梓”的南中北京校友会宗旨,先后为家乡南阳撰写戏曲、歌剧、舞剧等各类剧本18个。其中话剧《商圣范蠡》1994年7月北京《新剧本》头题刊登。这是用舞台剧形式宣传范蠡的尝试。该剧从剧名(文字)上第一个把范蠡冠名为“商圣”,为学术界和社会大众所接受。
夏廷献先生创作的18个剧本,题材涉及南阳市所属区、市、县的古代、现代、城市、乡村、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司法、情感等社会生活的众多领域。倾情塑造了“南召猿人”、酒祖仪狄、谋圣百里奚及其妻子杜英玉、楚文王、屈原、老子、范蠡、刘邦、张释之、刘秀、阴丽华、武则天、范仲淹等著名历史人物和“牛郎织女”“桐柏山妮儿”等“小人物”的艺术形象。展现了多姿多彩的古今社会生活;宣传了南阳地域厚重的历史人文知识;揭示了一脉相承的华夏民族精神;歌颂了为国为民的民族精英;鞭挞了丑恶奸佞小人;抨击了社会不文明的现象。内容丰富,观点鲜明,情节跌宕,语言平实,底蕴深刻,雅俗共赏。是用传统的戏剧形式宣传一个南阳地域文化的有益尝试。
夏廷献先生这次获奖的三个剧本是他为南阳创作的18个剧本中的3个。他为能在家乡南阳首届躬耕文化节中获一、二等奖,感到欣慰。他感谢南阳首届躬耕文化节组委会的精心运筹;感谢戏剧故事组的公正评判;感谢家乡父老乡亲的恩惠;感谢南阳高天厚地的赏赐!
文化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