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名书法家刘兴坪先生握笔悬停,然后力透纸背让书法游走的线条总洒脱沉静的力量。他的行草书法从不用奇崛的形态博取眼球,反倒是文心作骨的娓娓道来,以学养当气韵,让书法真正回归了本源的清雅路径。
观先生其书法点画,多见衄挫导送的古法真意,提按顿挫从不仓促,笔锋起落自有分寸,线条的质感在疾徐变化里藏着笔墨真功夫,有时像锥画沙笔尖划过宣纸,留下带着韧劲的字迹,笔墨纹路里透着不曾松懈的力道。有时似屋漏痕墨色顺着笔锋劲道晕开,蜿蜒而下自然带着天成意趣。品读他的书法结体也是不拘泥于成法,字与字或欹侧或顾盼暗合中和妙处,疏密聚散间自有章法,萧散简远的气质满眼都是,正是学者的情怀顺着笔锋自然流淌而成,已成“书者,散也”的生动的诠释。文人书法尽都如此,就是把心绪散入笔墨,让笔墨载着心绪,直抵书法本真的核心模样。
作为中华文化根脉的传承者,刘兴坪先生的书法实践扎根于技进乎道的传统,从不在作品里堆砌浮华的形式,笔墨都放在捕捉行草无意于佳乃佳的创作真意上。墨色的枯润浓淡不是刻意安排的,而是跟着情性起伏自然生发。重时为乐章里陡然沉下的低音,淡时又似轻扬的高音,抑扬间便是心绪的节奏。字势的俯仰开合也有巧思,不经意的挥洒都暗合章法,疏能走马给出开阔的呼吸空间,密不透风把张力收在方寸之间,一件书法就是情动形言示范,也是取会风骚之意杰作。
作为书法美学富有影响力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书法修行不止于尺幅之间,躬身投入文化雅集、热心公益教学、引领学术研讨,手里握着翰墨做的津梁,把传统文化的精髓从书斋里引出来,通过书法文化的弘扬让书道妙缔在当代鲜活起来,传递着心正笔正德艺双修书学要旨,示范着练字先练心,心不浮笔不飘的真谛!把书斋里的文人修炼转化成面向公众的文化播撒,拥有沉潜又坚韧的文化担当,以艺术教育家的努力,为文化传承搭起了时空长桥。
学书之要唯取神,毫端漫卷晋唐风。体察文人修养和文化诚心,复看刘兴坪先生的书法作品,便更能觉出不逐时风的定力,笔锋起落间是文人风骨,墨色晕染是传统美学的清新回响。充满书卷气质的行草作品里,深藏着他对书法文化传承的敬畏,也表达着对文化传承的赤忱。执毫端笔墨把书法大道融进文化复兴的长卷,是这位学者型书家、思想家在这个伟大时代里建树的巍巍丰碑,不负时代,堪称不世之功!
著名书画艺术评论家 田继学
2025年8月16日 书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