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翰海2025秋季拍卖会| 古董珍玩专场瓷器板块
创始人
2025-11-28 11:31:20
0

北京翰海2025秋季拍卖会将于12月5-7日在北京国际饭店主楼举行,5-6日预展,7日拍卖。秋拍推出近现代书画(一)、(二),古代书画,古董珍玩共四个专场,汇集1396件拍品。

作为本次拍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董珍玩专场推出398件文物艺术品,瓷器、玉器和珍玩杂项类佳品纷呈,为收藏投资者提供丰富选择。

希望对藏友有所帮助或者引起你的一些小兴趣。少走弯路,关于民间藏品的出手想必藏友们都会有疑问和顾虑,但是还是要尊重藏品的客观事实,实事求是,以诚相待!你的一份认可才是最重要的。

讲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求真务实》

国内一线拍行送拍(嘉德,保利,翰海,中贸圣佳,古天一,大羿,明石,华辰,西泠印社,崇正,华艺国际,私下交易:全国国有文物商店交易会,博物馆推荐)香港拍卖:(苏富比,佳士得,香港保利,香港嘉德)藏品征集,(上方图片)详情咨询 叶老师

征集项目:近现代书画、古代书画、当代书画、油画雕塑、古董珍玩、紫砂艺术、铜炉佛像、瓷板画、印章、玉器、钱币、邮票等 (犀角,象牙,青铜器不征集)

收而不研者俗,藏而不鉴者傻,以藏学师者德,以藏悟心者美,以藏缘友者雅,以藏养藏者富!

佳作导览

Lot1616

清乾隆 茶叶末釉浮雕双鱼洗

“大清乾隆年製”篆书款

D 14 cm

估价: 280,000-350,000

来源:北京翰海2017秋拍 LOT2287

出版及展览:《汲古菁华—明清瓷文化与艺术传承展》

双鱼纹饰亦有「年年有余」及「鱼水和谐」等诸多吉祥寓意,象征家庭富足、夫妻和美。双鱼纹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在一些东汉的青铜洗中即可见到双鱼纹的例子。这一装饰主题最早被越窑引入瓷器当中,相关例子可见大维德爵士旧藏的一件西晋越窑青釉双鱼洗,著录于1998年大阪出版《Masterpieces of Chinese Ceramics from the Percival David Collection》,30页,图录编号1。在这些早期的例子中,双鱼往往呈左右对称排布,缺乏生气。至南宋龙泉窑,双鱼的排布被改成首尾相接,凭添了不少动感。清代康雍干三朝仿古之风盛行,本品属乾隆朝仿古出新之典型作品,以宋元之际流行的双鱼纹样入饰,辅之以温润古雅且极具时代特征的鳝鱼黄色茶叶末釉,别具一格。

茶叶末釉为唐英于雍正年间创烧的新品种,所产茶叶末釉,釉色黄闰,带黑色或黑褐色斑点,有茶无末,似鳝鱼皮色,称“鳝鱼黄”,乾隆时则茶末兼有,釉色偏绿者居多,俗称“蟹甲青”、“茶叶末”等,并以乾隆时的烧制最为成功。《陶雅》中赞其色“骄娆而不俗,艳于花、美如玉、范为瓶,最养目……以滋闰鲜明活发三者为贵。”故而就其釉色及款识,此件作品应属乾隆早期,唐英榷陶之时之文房佳器,传世极为少见。

Lot1621

清乾隆 哥釉贯耳瓶

“大清乾隆年製”篆书款

H 47 cm

估价: 1,000,000-2,000,000

来源:巴黎佳士得2018春拍 LOT148

参阅:

1.《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颜色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1999年,页226,图204。

2.《宫廷珍藏中国清代官窑瓷器》,南京博物院,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页185。

3.纽约苏富比,2011年3月23日,Lot0736。(成交价:RMB 5,338,125)

此瓶呈六方形,因不能直接拉坯而成,故工艺复杂,成形不易。器撇口,束颈,折肩,弧腹,台阶式圈足,颈两侧饰贯耳,器底青花书“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书方款。造型方正,外形敦实,线条洗练,尊贵端庄。器身满施官窑釉,精致隽秀,釉色肥润失透,器身光素不事雕饰,富有天然韵致,尤显温婉尔雅,釉色与造型搭配得宜,自然淳厚却不失典雅的文人气质,釉面光洁莹润,釉水于线条起伏处流淌积聚,极富玻璃质感,古意盎然,端凝典雅。

此式造型清宫旧称为“双管六方瓶”,最早见于雍正御窑,凝聚了雍正帝超乎常人的审美品味,是清宫诸项艺术品步入巅峰时代的见证,榷陶者深谙釉色与造型的搭配之道,针对不同器型配以相应釉色。本品工料精细,手感适中,以仿哥釉淡恬之柔美配饰六方硬朗之造型,实收刚柔相济之妙,独具匠心,有如天作之合,相得益彰,既衬托出造型古朴端庄,又彰显出釉色柔润典雅。品格超群,于穆穆之中透出对宋人雅器之无限钦慕,表现出师古不拟古的艺术追求,诚为乾隆仿官瓷器的翘楚之作,殊为难得,颇值珍藏。

Lot1623

清乾隆 黄地洋彩佛日常明碗

“乾隆年製”楷书款

D 11.4 cm 

估价: 380,000-580,000

来源:佳士得1990年秋拍 LOT524

参阅:1.《清代瓷器赏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页163,图210。

2.北京诚轩,2019年11月16日,Lot836。(成交价:RMB 713,000)

碗撇口,深弧腹,圈足。器内施白釉。外壁黄釉地上四面圆形开光,开光内锦地上“佛”、“日”、“常”、“明”四字,一朵莲相间。圈足内双方框内书“乾隆年製”楷书款。“佛日常明”为佛家吉语,为装饰图案的精品。《清宫档案》中有这样的记载:“乾隆元年十二月......于本月二十二日,七品首领萨木哈将旋得画各样花卉木样四件并原样盘二件持进交太监毛团呈览。奉旨:准造画佛日长明字黄地青番花盘样式做七寸盘,五寸盘,大碗,小碗俱照此花卉样做。钦此。”此式洋彩“佛日常明”碗遂成御用瓷定式,并延续烧制至嘉庆、道光两朝,其后随着清王朝国力日渐衰微,此类洋彩器皿的烧制也逐渐停止。

本碗彩料亮丽厚实,画工极尽精细之风,属于景德镇御窑厂承袭宫廷瓷胎画珐琅而烧制的“洋彩”瓷,档次高贵,非寻常粉彩器可比。本类碗另一特殊之处在于其款识书写,乾隆朝御窑瓷器绝大多数采用六字三行篆书,其外不加双圈的书款方式,本品款识以楷书书写,外加双方框,应是受宫廷画珐琅器影响,是延续雍正御瓷的一种书款习惯,这一特征也与其创烧年代和极高的档次相符合。

Lot1632

清雍正 霁红釉海棠花觚

“大明宣德年製”楷书款

H 22.6 cm

估价: 320,000-400,000

来源:北京翰海2017秋拍 LOT2325

Lot1633

清乾隆 釉里红福庆纹四方瓶

H 34.3 cm

估价: 380,000-580,000

此瓶作四方形,唇口,短颈,直腹,至底渐收,线条平直明晰。通体罩施白釉,其上以釉里红满饰,颈部饰如意云头纹一周,胫部为仰莲纹,腹部主体纹样为吉庆有余纹样,周围环饰缠枝莲纹及四角的夔龙纹,振翅舒尾,口衔花枝,翻飞相聚,簇拥璎珞垂悬卍字纹、蝠纹与磬纹,纹样繁缛华美,共寓“万年福庆”。此尊釉里红发色浓妍,且纹饰清晰,无晕散,极为难得。乾隆时期虽铜红呈色良好,但仍有颜色、花纹不甚分明之情况出现,这一现象直至乾隆中晚期,依然为乾隆所关注,乾隆四十年督陶官全德所缮《奏为遵办釉里红瓷瓶事》奏折中,曾有「……一并发交窑厂协造葆广等敬谨烧造,并谕俱造釉里红颜色,务要花纹清真,釉水肥润,颜色鲜明」等语。整器构图繁缛而不失秩序,笔触细腻而不失精雅,满绘吉庆纹饰,寓意喜庆祥瑞,且釉里红发色鲜艳浓郁,处处彰显乾隆彩瓷之佚丽华贵,殊为难得。

Lot1634

清雍正 青花缠枝花卉纹折腰碗

“大清雍正年製”楷书款

D 18.3 cm 

估价: 80,000-100,000

来源:北京老户旧藏

本品敞口,折腰,弧腹及底内收,下承圈足。通体施透明釉,釉质细润洁白,碗心绘折枝菊花一朵,颈部青花描绘变形如意云头纹一周,纹饰勾勒细腻,深浅交替,韵律十足,腹部绘缠枝菊花纹,花朵丰硕饱满,枝叶卷曲,穿插有序,繁而不乱。枝叶及花朵边沿留白,阴阳相背,颇具西洋巴洛克装饰艺术效果。底心青花双圈内落“大清雍正年製”六字双行楷书款。本品的纹饰处理上颇有康熙遗风,康熙御窑有别于后代的一个重要特色,即纹饰抽象化,且布局不对称,将主题纹饰集中绘于器身一处,其余处以留白手法进行衬托。细观本品所绘变形如意云头纹,趋于抽象,颇有几分熙朝常见蟠螭纹、兽面纹的韵味。此式绘画缠枝菊花纹折腰碗仅见雍正时期,存世极为珍罕。

Lot1635

清雍正 青花缠枝花卉纹折腰碗

“大清雍正年製”楷书款

D 18.5 cm

估价: 80,000-100,000

来源:北京老户旧藏

本品敞口折腰,器形新颖,碗心绘折枝菊花一朵,外壁上部以双色青花料浓淡相间做底,绘以变形灵芝纹,下半部弧壁绘以青花缠枝菊花纹,发色浓郁清晰,造型之创意与制作之精良令人赞叹。底落“大清雍正年製”楷书款。笔法流畅,青花发色典雅,白釉温润,绘画精细,为雍正官窑青花器之精品。

雍正御窑瓷器上承康熙,下启乾隆,但其风格既有别于前朝之粗犷大气,亦不同于后代之奢华繁缛,单以清新隽秀独步千古,本品即为当朝瓷作之典型代表。此式雍正缠枝菊花纹折腰碗存世极为珍罕,检索公私典藏,目前天津博物馆藏有一对,可资比较。

Lot1636

清雍正 青花淡描团花卧足茶园

“大清雍正年製”楷书款

估价: 300,000-500,000

来源:纽约蔡特艺廊旧藏

本品敞口,浅弧腹,及底内收,下承卧足,造型精巧圆润,秀气婉约,盈盈可握间尽显灵秀之态。外壁青花绘团花五组,花瓣纤柔,枝叶舒展,布局疏朗,俱以青花勾勒,笔触精妙,青花发色柔和,典雅丽质,清新脱俗,颇见成窑风韵。外底心青花双圈内书“大清雍正年製”六字双行楷书款,字体端庄隽秀。

雍正一朝烧制仿成窑青花卧足碗一类,多以外壁缠枝花卉、荷塘鸳鸯或梵文纹饰,如本品以团花为饰者甚少,颇为可贵。胎薄体轻,青花呈色淡雅,纹饰线条细腻纤巧,花纹舒展流畅,气韵优柔隽秀,予以人清新悦目超逸脱俗之感,充分体现了“明看成化,清看雍正”之意。完美诠释了雍正皇帝清雅含蓄、追求极致的审美意趣,堪称清代御窑瓷器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Lot1638

清雍正 白釉模印岁寒三友太白罐

“雍正年製”楷书款

H 14 cm 

估价: 600,000-800,000

展览出版:2025年5月北京保利,致中和——雍正宫廷艺术大展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御窑瓷器》卷一下册,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页408-409,图191。

拍品为雍正御窑稀见佳作,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清雍正白釉三羊开泰纹罐形制、工艺相类,可资参阅。太白罐又称太白坛,传为摹仿诗仙李太白的酒坛,后世造酒器,多托名附会,故有太白罐之名传世。拍品造型丰润饱满,通体施白釉,釉质匀净莹润,颇具永乐甜白釉器之遗韵。外壁以堆白作松、竹、梅岁寒三友图,劲松傲然,幽篁挺立,梅枝遒劲,其上以暗刻加饰细节,更显纹饰之立体,技艺之精巧。整器周正秀美,纹饰文气十足,工艺精湛高超,气韵端庄华贵,存世少见,可堪珍藏。

Lot1639

清雍正 釉里红三鱼纹高足碗

“大清雍正年製”楷书款

D 15.9 cm 

估价: 180,000-280,000

展览出版:2025年5月北京保利,致中和—雍正宫廷艺术大展

参阅:1.“明代宣德官窑菁华特展”,国立故宫博物院,1999年,页219,图82。

2.《宫廷珍藏─中国清代官窑瓷器》,南京博物院、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页163。

此类品种创烧于元代,称马上杯或靶杯,明代宣德时期烧造成熟,至清代,则称之为“高足靶碗”,拍品即为雍正仿宣窑名品,三鱼纹为其经典纹饰,雍正十三年唐英《陶成纪事碑》中记载:“一仿宣窑宝烧,有三鱼、三果、三芝、五蝠四种。”《各作成做活计清档》又载:雍正十二年六月初二日,内大臣海望奉旨:着赏班产厄尔得尼器皿等件,钦此。于初三日,内大臣海望拟得……红鱼白磁靶碗一对,记此。”红鱼白磁靶碗即为拍品在清宫档案中的名称,可见其为清代官窑之经典样式。

拍品形制规整雅致,胎体细实缜密,通体施白釉,洁白润泽,外壁以釉里红绘三鳜鱼,形体饱满,等距而就,呈同向游弋,釉里红发色鲜亮,色泽浓郁,自然明快,颇具剪影效果,为雍正朝御瓷不可多得之佳品。

Lot1640

清雍正 仿汝釉三孔葫芦瓶

“大清雍正年製”篆书款

H 20.5 cm 

估价: 200,000-400,000

展览出版:2025年5月北京保利,致中和—雍正宫廷艺术大展

此瓶造型、釉色与年款皆甚为罕有,釉面无开片,较典型仿汝或仿官窑釉更显乳白,较天青釉更为厚重乳浊。其篆书写款新颖独特,有别于惯见之雍正年款样式;特别是“雍”“正”二字,笔触倾斜,错落有致。

Lot1641

清雍正 鳝鱼黄釉贯耳方瓶

“大清雍正年製”篆书款

H 44 cm 

估价: 2,000,000-4,000,000

来源:北京翰海2011年春拍 LOT3021

(成交价:RMB2,990,000)

贯耳瓶是自雍正朝开始出现,乾隆朝开始流行的一种瓶式,仿自宋官窑贯耳瓶变化而来,一直流行至晚清。此件雍正鳝鱼黄秞贯耳大方瓶,器形古朴庄重,釉色莹润,其瓶口直方,直颈溜肩,瓶两侧饰两方管状耳,腹外鼓。通体施鳝鱼黄釉,胎体厚重,为茶叶末釉中偏黄之品种,为雍正官窑中极佳之作。瓶底刻“大清雍正年製”六字篆书款。鳝鱼黄为茶叶末釉之一种,起源于唐代黑釉,宋代以后一度失传,时至清代前期才于江西景德镇再度问世,多被用于制作贡品而民间少有,以清代雍正、乾隆制品最好。在唐英《陶成纪事碑》中被称为“厂官窑釉”。此贯耳方瓶造型秀巧,釉色优美,古朴清丽,是雍正创新品种,十分珍贵。

Lot1642

清康熙 青花龙凤纹盘(二件)

“大清康熙年製”楷书款

D 15.9 cm

估价: 320,000-520,000

此盘敞口,浅腹,弧壁,平底,矮直圈足。盘内外壁均绘龙凤纹:内壁口沿处饰一周青花双圈线,盘心双圈线内绘龙凤一对,首尾相随,龙飞凤舞,有“龙凤呈祥”之美好寓意;盘底青花双圈线内书“大清康熙年製”六字二行楷书款,字体端正。此器造型规整,胎质细腻洁白,青花发色浓郁,胎釉结合紧密,纹饰内容丰富,寓意美好,是值得把玩欣赏的佳品。

Lot1673

清雍正 窑变釉灵芝耳尊

H 18.5 cm

估价: 80,000-100,000

出版:中国瓷器.La Porcelaine de Chine.全版插图31幅.By O.Du Sartel.1881年

Lot1678

明万历 五彩龙凤花口折沿盆

“大明万历年製”楷书款

D 34.5 cm 

估价: 400,000-600,000

来源:香港佳士得1992年春拍 LOT485

Lot1679

明万历 青花云龙纹无耳方炉

“大明万历年製”楷书款

L 15 cm

估价: 220,000-320,000

来源:马钱特旧藏,编号M4300

此式四足方炉为万历时期新创器形。炉器呈鼎形,直口,口沿平而微折,折肩,两侧堆塑兽耳,身方,深腹外凸,下置四足。通体青花装饰,肩腹部均绘双龙戏珠纹,二龙张嘴吐舌,体态矫健,中间有焰火珠,相映成趣。青花色浓艳,蓝中泛紫,釉水明亮。器底书青花“大明万历年製” 六字两行双框楷书款。

万历时期,宗教祭祀活动十分活跃,万历皇帝生母李太后崇信佛教,宫人称其为菩萨化身,尊为“九莲菩萨”。故万历官窑瓷器中,与祭祀相关的香炉多有烧造,且外形变化多端,而此式器型即典型明万历御窑窑制式,极其稀少,弥足珍贵。

Lot1684

民国 粉彩婴戏图长颈瓶

“大清嘉庆年製”篆书款

H 23.5 cm 

估价: 60,000-80,000

来源:天津文物2004秋拍 LOT142

本品造型周正饱满。外壁以粉彩为饰,腹部通景绘婴戏图,庭院之中山石层叠,花树摇曳,孩童追逐嬉闹,姿态各异,形容活泼,活灵活现,取“早生贵子”、“五子登科”、“吉庆有余”之美意,上下加绘锦地花卉纹、蕉叶纹、缠枝莲寿字纹、回纹、卷草纹等。整器纹饰描绘精湛,人物栩栩如生,设色丰富亮丽,底部以矾红书写“大清嘉庆年製”六字篆书款,为典型的民国时期彩瓷佳作。

Lot1685

民国 粉彩九桃纹瓶

“静远堂製”篆书款

H 29.8 cm 

估价: 180,000-250,000

来源:北京翰海2006仲夏 LOT2649

此瓶撇口,细长颈,溜肩,腹渐收,圈足外撇。整器粉彩绘制九桃纹。绘画细腻,设色淡雅秀美,意境清新怡人,可见文人之雅韵,彰显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意蕴。民国粉彩在传统的基础上,把书、画、诗、文发挥到了极致,与传统粉彩相比,在造型、线条、色彩、光彩、意境等方面,吸收了近代画的技法,实现了“瓷”与“画”的完美结合。瓶底施金釉,以红彩书民国初期重要的堂名款“静远堂製”四行二字篆书款。

“静远堂製”是民国初年北洋政府总统徐世昌命烧的自用瓷器堂款,由景德镇匠人采用仿官窑工艺制作。该款瓷器以瓶类器型为主,兼有碗、杯、壶等日用器,常见青花粉彩与仿雍正粉彩工艺,纹饰多呈现桃树蝙蝠、岁寒三友等吉祥图案,器底均落篆书或楷书“静远堂製”款识。其制瓷品质介于清代官窑与民窑之间,因采用权贵定制模式,成为民国景德镇仿古瓷高潮中的重要品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第24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落幕 昨晚,意大利圣切契利亚管弦乐团为第24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奏响闭幕乐章。 蔡晴 摄 昨晚,威尔第《西...
他是神童也是明朝最能忍的首辅,... 有句话说:忍辱才能负重,也有另一句说法:男儿膝下有黄金。许多踏上仕途的男子往往选择了后者,当面临耻辱...
街头艺术点亮音乐梦想,第十六批... 近日,第十六批成都街头艺人招募工作报名截止,吸引了260余组选手踊跃报名,再现成都街头艺术的蓬勃生命...
江苏苏州:“吴门雅集,艺聚有美... (记者 王建康 摄影报道) 2025年11月27日,一场汇聚吴门名家的艺术盛宴——“吴门雅集,艺聚有...
“凤凰文库·艺术及设计理论研究... 11月27日,“2025出版品牌影响力大会”在广西桂林举行。本次大会发布了《2024/2025出版品...
戏曲艺术与中国电影,一场跨越百... □ 本报记者 顾星欣 一百多年前,中国电影初试啼声,便与戏曲结下不解之缘。从舞台走向银幕,从唱念做打...
2025年江苏省文化艺术政府奖... 本报讯 (记者 王慧) 11月27日晚,2025年江苏省文化艺术政府奖颁奖仪式暨优秀作品惠民展演在江...
记忆:记忆的科学与遗忘的艺术 记忆 作者: [美]莉萨·吉诺瓦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副标题:记忆的科学与遗忘的艺术 原作名:Rem...
获奖艺术片何以冰火两重天? 北京日报记者 袁云儿 截至11月27日,由毕赣执导,易烊千玺、舒淇主演的《狂野时代》上映6天,拿下1...
探秘图书馆:书籍背后的故事与智... 书籍是人类文明的沉淀,是联结古今、沟通心灵的神秘纽带。它跨越时空的界限,将无数先贤的思想与情感汇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