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小院:茶山的三产融合之路
记者 袁晓露
在涪陵区李渡街道山仑村,海拔700米的茶山之间,一片油茶林正静默生长,绿意接天。这里曾是荒废多年的油茶种植场,杂草丛生,树势凋敝。2016年8月,吴孟姝扎根这片土地,成立茶山隆市油茶种植基地。近十年来,她与团队将这里打造为涪陵区养护成效显著的油茶示范基地与科普教育高地,走出一条“低产茶山变高产茶山、茶山成花园”的融合振兴之路。

李渡油茶小镇
从荒芜到繁茂
十年坚守 终见茶林成海
“接手时,这里杂草丛生,油茶树长势也不好。”吴孟姝回忆道。她和团队耗费大量时间清理杂草、补植新苗,并系统引进科学种植与养护技术,一步步唤醒这片沉睡的土地。如今,基地已种植成活的油茶树约11万株,树龄最长的达13年,最短的也有6年,形成一片层次丰富、长势喜人的油茶林海。

油茶花盛开
油茶树生长周期长,从种植到丰产往往需要近十年。“这是一个考验耐心与信念的产业。”吴孟姝说。正是这份坚持,让曾经的荒坡蜕变为如今绿意绵延的茶山隆市。
从种植到融合
构建三产联动新格局
基地并不止步于种植。吴孟姝深知,唯有延伸产业链,才能激活土地的生命力。目前,接待中心、餐饮住宿与办公设施已基本建成,下一步将重点推进科普宣传、茶果储存、茶油精加工等基础设施建设,并打造茶马古道、山地越野车等林间旅游项目,增强游客参与感。

李渡油茶小镇
与此同时,基地与长江师范学院等高校展开深度合作,共建科研中心,研发山茶油延伸产品,推动油茶产业从原料输出迈向品牌化、高附加值发展新阶段。
从产业到共富
绿了青山 暖了民心
茶山的崛起,不仅绿了山峦,更富了乡邻。基地常年带动近200名周边村民就业,让他们在“家门口”获得稳定收入。“在这里工作,既能照顾老小,又有不错的收入,心里踏实。”一位村民感慨道。
根据规划,茶山隆市力争在未来3至5年内,建成集种植、加工、销售、科普、观光、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农林示范园区。全部建成后,预计年产值将突破6000万元。

小院与茶山遥遥相望
“我们希望通过茶山的实践,为北纬30°花园城市建设注入更多绿色动能。”吴孟姝表示,基地将持续探索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新模式,打造一张具有涪陵特色的“花园城市”新名片。
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花园城市进程中,茶山隆市油茶种植基地正以其独特的产业模式与生态理念,成为一道融合自然、产业与人文的亮丽风景,见证着荒山蜕变的奇迹,也昭示着乡村振兴的未来。
点亮
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