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们先聚焦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论述,结合咱们庆阳的文化特色,聊聊如何让非遗‘活起来’、让文脉‘传下去’。”近日,在庆阳市政协文化艺术界委员工作二室,一场以“文化传承与履职为民”为主题的学习研讨活动正在开展,市政协委员李峡的开场白,迅速点燃了现场氛围。
作为联系服务文化艺术界群众的重要纽带,庆阳市政协文化艺术界委员工作二室自运行以来,立足委员专业优势,以文化为媒、以服务为要,将履职足迹印在文化传承一线,把为民初心落在群众需求实处,用艺术力量书写履职答卷。
在文化传播与非遗推广领域,李峡始终以委员职责为引领,全力推动庆阳文化走出甘肃、走向国际。今年以来,她深耕艺术创新,将古筝艺术与陇东民歌《绣金匾》深度融合,把庆阳民俗文化元素融入演奏编排,打造兼具传统韵味与地方特色的艺术形式。在今年戛纳电影节中国之夜活动中,她登台演奏创新曲目,同步展示庆阳非遗作品,让国际友人直观感受庆阳作为中国农耕文化发源地的独特魅力,为庆阳非遗搭建起国际传播桥梁。

对外传播文化的同时,李峡更心系群众文化需求,依托委员工作室践行惠民初心。自去年起,她长期义务辅导一名孤儿学习古筝,还主动资助两名特困学生,用艺术温暖困境群体,让文化关怀直达民心。“工作室为我们搭建了履职为民的平台,既能发挥专业所长,也能切实帮到群众,这是委员的责任,更是初心。”李峡说。
同样以笔墨践行委员使命的,还有市政协委员齐社祥。今年以来,他立足专业特长,深耕庆阳地方历史文化挖掘整理,助力农文旅融合发展,重点参与《庆阳历史文化大观丛书》编撰工作。“编撰这套丛书,既是系统梳理庆阳历史文脉的过程,更希望让更多人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为庆阳文化传承留住‘根’与‘魂’。”齐社祥表示,守护历史文脉,就是守护庆阳发展的精神底蕴。

谈及后续履职规划,李峡表示,将以委员工作室为依托,深化“艺术+非遗+惠民”履职模式,走进乡村、社区和企业,开展古筝演奏、非遗宣讲等活动,拓宽文化惠民覆盖面,让庆阳文化浸润更多群众。齐社祥则计划联合界别委员开展“庆阳历史文化遗址保护”专题调研,聚焦遗址保护现存问题梳理对策、形成提案,为庆阳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建言献策。
据悉,庆阳市政协文化艺术界委员工作二室始终紧扣“传承文化、服务群众”核心,推动委员履职与文化发展同频共振、与群众需求同频同步,既为庆阳文化传承注入新活力,也搭建起政协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的坚实平台,持续书写以艺履职、为民服务的生动篇章。
(作者: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