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声茂腔响彻会场……11月22日上午9点,青春阅读嘉年华暨第三届济南书市现场,由济南出版社主办的《芝镇说3》新书分享会举办,这也是《芝镇说》三部曲完满收官的一次总结。伴随着《芝镇说》里飘出的酒香,一场关于乡土、文学与故乡记忆的对话徐徐展开。
作者逄春阶与农村大众报总编室常务副主任刘秀平、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刘仲国,和读者分享了这部近百万字乡野小说背后的故事。

三部曲的诞生
分享会开场,学术主持刘仲国教授点出了《芝镇说》独特的创作背景。
《芝镇说》的创作缘起于农村大众报原总编辑赵宗符的提议。刘秀平回忆,2020年,赵宗符与作者逄春阶到景芝酒业参观的过程中,听他讲了很多有关芝镇的酒故事,于是建议作者写成小说。这个提议很快得到认同,回到济南后,他们经过多次碰头,确定了小说题目《芝镇说》,并决定以连载形式在报纸上首发。没想到几年后,这部作品已经完成了三部,近百万字。

刘秀平说:小说在农村大众报连载时,听取了很多读者的意见和建议,包括人物设定、故事走向等等,这是一部作家和读者共同创作的作品。
酒香里的传奇故事
《芝镇说》系列作品以酒文化为底色,继承中国小说“姑妄言之,姑妄听之”的叙事传统。小说中,牵出家、国两条线索,将我国农耕文化优秀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紧密结合。
第三部以“未济”为主题,展示新中国成立后70多年的时代变迁,内容涉及支援大西北、改革开放、乡村振兴等。

逄春阶在分享会上坦言,创作是释放情感、致敬故乡的方式:“感谢农村大众报,它给了我一个由新闻人向文学人转变的机会,给了我一个释放情感、致敬故乡、总结回望的机会。感谢济南出版社让三部曲完满面世。”
刘仲国教授在分享会上指出,《芝镇说》是“一个独特的存在”,是“一首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不同于传统小说明确的目的设定,《芝镇说》融正史、野史、传奇于一体。这种写法有两个源头:一是中国传统小说,特别是唐宋传奇;二是家族小说经典的“树状图”方式。作品中还设置了不死鸟弗尼思这一全息功能角色,跨越时空,解疑释惑。

刘仲国教授在总结时说:“《芝镇说》三部曲是新世纪以来山东文学的重要收获,也丰富了当代文学中乡土小说和家族小说的谱系。作品呈现出的一些新的审美质素和表达方式,值得我们在以后进一步阅读和研究。”

如同开场的茂腔一样,《芝镇说》正是从泥里、土里、火里、酒里生长出来的乡野小说。逄春阶对故乡的深情,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一位读者手捧还散发着墨香的《芝镇说3》感慨道:“仿佛能闻到芝镇酒的醇香,能听到那些逝去岁月的回声。”
著名诗人、《黄河传》作者张中海,《联合日报》专题部主任、山东省散文学会副会长王川,齐鲁师范学院教授魏瑞泉,山东省自然资源作协副主席吴文峰,济南出版社副总编辑张雪丽,济南市市中区作协主席陈忠,济南市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副主任安顺德,《新黄河·济南时报》副刊部主任钱欢青,山东大众阅读研究院院长,藉书园书店·学术酒吧主理人刘国胜等参加了分享会。

分享会结束后,逄春阶为排起长龙的读者们签名留念。“芝镇说”文创包受到大家青睐。
作者简介
逄春阶,山东安丘人,中国作协会员,山东省报告文学学会会长,大众报业集团培训委总监、高级记者。曾被评为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有《国家使命》、《家住黄河滩》(合作)、《一个人的桃花岛》等报告文学出版。报告文学《晃动中的春节》《一念向北》等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新华文摘》等发表或转载。散文《坟上葵花开》获老舍散文奖。长篇小说代表作《芝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