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虹——2025雅安上里古镇风景写生修改中
笔墨逐光,与自然共绘初心——雅安上里古镇写生记
七月流火,一群以画笔为知己、以天地为课堂的创作者,怀揣着对艺术最纯粹的赤诚,奔赴雅安上里古镇,赴一场为期七日的写生之约。这段短暂却丰盈的时光,成为我艺术路上珍贵的注脚。
彼时,正为“古镇系列”创作陷入灵感瓶颈的我,能挣脱画室的方寸之地,投身自然的怀抱,与一众优秀画者同窗研学,心中满是难掩的欣喜与期许。我在日记本上郑重落笔:“所有创作的源头,皆扎根于鲜活的现实。当灵感枯竭,便奔赴旷野写生吧——在三维的实景中,触摸线条的韵律,感知块面的层次,捕捉色彩的温度。”字里行间,皆是按捺不住的激动。
然而,习惯了画室可控环境的我,初入自然便遭遇了“滑铁卢”。第一天的写生,于我而言更像是一场煎熬。面对大自然纷繁复杂的景致,就连那片灰蒙蒙的底色,都让我感到茫然无措,手中的画笔重若千斤,竟不知从何下笔。
我默默跟在刘明华老师与其他前辈身后,看他们挥毫泼墨间,起笔、铺色、勾勒一气呵成,景致在画布上渐次鲜活。而我的画布,却始终一片空白。当日烈日灼灼,我们写生的地点恰在一户农家的猪圈后侧,蚊虫叮咬不休,汗水顺着额角滑落,烦躁与郁闷交织,让我愈发焦灼。我由衷敬佩眼前的画者们,尤其是年过七旬的刘明华老师——他笔下始终洋溢着忘我的激情,色彩饱满浓烈,艺术表达敏锐而独特。那份对艺术的执着热爱,那种全然沉浸的投入状态,深深触动了我。可直到夕阳西下,同行者皆已收笔完工,我的作品依旧“惨不忍睹”。一日之内换了三处景致,每一处都觉得不尽人意,每一次调色都与心中所想相去甚远。同行画友的一句“你太急躁了”,如警钟般点醒了我。
当晚,为方便大家交流学习,老师们将当日作品分享至新建的交流群中。我是最后一个上传作品的,尽管收到了刘老师“还可以”的鼓励,内心却依旧被失落笼罩。躺在床上,我反复复盘这幅糟糕的写生处女作:为何会如此急躁?为何难以驾驭实景?是什么阻碍了感知?又如何才能画出独特性?我再次在日记中叩问自己:“写生能否打破常规?如何打破?抽象变形是否可行?怎样与现实保持恰当距离,又能彰显自由意志?是否还敢再大胆夸张几分?”
此后的每日,我都在绘画、反思、学习、总结中循环往复。渐渐地,我对写生终于有了些许感悟,笔下也逐渐有了温度,最终完成了十四幅“雅安上里古镇系列”作品。此前我虽也曾创作过六十幅古镇主题画作,却皆非写生所得,这一次,才是真正与自然零距离对话的创作。
我深知自己的作品仍有诸多不足,但未来,我会继续探寻“写生与创作”的深层联结。我始终相信,只要画笔不辍,便始终走在前进的路上。
在此,衷心感谢刘明华老师的悉心指导,感谢所有给予我鼓励与陪伴的同行画友们。现将此次写生的部分日记分享出来,与大家共勉。
张虹
2025年11月
部分日记











第一天的写生很郁闷

街头构图中

与刘明华老师,在我们所住的客栈前

一天写生结束,共同研讨写生创作细节

与画家们在一起,非常愉快
写生作品

《雅安上里古镇写生之一》

《雅安上里古镇写生之一》实景图

《雅安上里古镇写生之二》

《雅安上里古镇写生之二》实景图

《雅安上里古镇写生之三》


《雅安上里古镇写生之三》实景图

《雅安上里古镇写生之四》

《雅安上里古镇写生之四》实景图

《雅安上里古镇写生之五》

《雅安上里古镇写生之五》实景图

《雅安上里古镇写生之六》

《雅安上里古镇写生之六》实景图

《雅安上里古镇写生之七》

《雅安上里古镇写生之七》实景图

《雅安上里古镇写生之八》

《雅安上里古镇写生之八》实景图

《雅安上里古镇写生之九》

《雅安上里古镇写生之九》实景图

《雅安上里古镇写生之十》

《雅安上里古镇写生之十》实景图
、

《雅安上里古镇写生之十》实景图 其实是我们住的酒店三楼的对面

《雅安上里古镇写生之十一》

《雅安上里古镇写生之十一》实景图

《雅安上里古镇写生之十二》

《雅安上里古镇写生之十二》实景图

《雅安上里古镇写生之十三》

《雅安上里古镇写生之十三》实景图

《雅安上里古镇写生之十四》

《雅安上里古镇写生之十四》实景图

这是写生开始的前一天,
在等待画友们从不同地方赶来时,在酒店走廊里创作的,
不是写生作品,但也属于那些天的产物
最后:这次写生之旅,于我而言,意义深远。它让我学会从自然万物中汲取绘画灵感,以全新视角探寻内心真正偏爱的色彩与肌理,更在创作中完成了一场与自我的深度对话。正因这份收获弥足珍贵,我愿将所思所感沉淀梳理,于是便有了这篇总结。